曾春燕,朱奕孜
(1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zcy@wzmc.edu.cn;2温州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关于大学生器官捐献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以温州茶山高教园区为例*
曾春燕1,朱奕孜2
(1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zcy@wzmc.edu.cn;2温州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目的了解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在校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偶遇抽样方法,对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279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器官捐献认知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器官捐献有所了解,但对具体知识、流程、用途及相关法规等知晓程度较低;有22.9%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捐献器官的意愿,且仍有66.9%的人还未做决定;大学生整体器官捐献态度呈正向态度,但不同年级、性别、科系类别、风俗习惯及献血习惯者的器官捐献认知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政府、高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器官捐献知识和价值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器官捐献的知识水平,促进器官捐献态度的改善和器官捐献意愿的提升。
器官捐献;认知状况;大学生;国家倡导
在校大学生对人体器官捐献这一新兴社会救助行为的态度与认知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整个社会对器官移植事业的态度与认知,对于提高公民器官捐献认知度、增强器官捐献积极性和促进器官捐献工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状况,加强对大学生器官捐献科普常识的针对性教育,笔者对温州茶山高教园部分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器官捐献的问卷调查。
1.1 对象
随机选取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的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包括理工类、文史类、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共300名。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向每所高校各发放调查问卷100份,一共回收问卷282份,其中有效问卷279份,有效率为98.94%。
1.2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承诺为被调查者保密,由被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完成。
1.2.1 调查问卷。
基本资料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年级、科系类别、性别、献血习惯、对器官捐献的了解程度以及获取器官捐献知识的来源途径等。
参考我国台湾学者史丽珠等建立的《器官捐赠量表》制作相关量表,[1]该量表包括器官捐献知识、器官捐献态度和器官捐献意愿三方面。其中器官捐献知识方面为10道判断题,总分10分,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得0分,得分越高表示对器官捐献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器官捐献态度方面是由19道题组成的态度量表,包括正向题(1-9题)和反向题(7-22题),分为认同器官捐献的价值、不认同器官捐献的价值、阻碍器官捐献的原因三个维度,采用李克特Likert五分法,非常同意为1分,非常不同意为5分,得分越低表示对器官捐献的态度趋向越正向;器官捐献意愿方面由4道单选题和3道多选题组成,包括个人捐献意愿和对家人捐献器官的态度以及愿意捐献器官的种类等,个人捐献意愿得分越高表示个人器官捐献的意愿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alpha(克隆巴赫系数)为0.93,重测信度为0.85,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2]
1.2.2 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并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x± S表示,并采用t检验。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从性别上看,男女性别比为1∶1.61,女性居多;从年级上看,人群分布较平均,三年级最多,占样本总量的26.9%;从科系类别来看,以文史类为最多(37.3%),医学类次之(33.3%),理工类最少(29.4%);在献血习惯方面,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从未参与过义务献血(63.1%),有36.9%的大学生曾经参与过,经常性参与(每半年一次)的占1.8%。
2.2 大学生对人体器官捐献认知状况
2.2.1 对人体器官捐献知识的知晓情况。
调查发现,所有的大学生都听说过人体器官捐献,但对器官捐献的流程、用途以及相关法规十分了解的仅占2.2%,一般了解占30.5%,了解甚少的占有51.9%,甚至有15.4%的大学生从未关注过器官捐献。大学生在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方面10道题的平均得分为6.2分。大学生获取器官捐献知识的途径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微博、人人网等网络新兴媒体”为主,分别占75.3%、46.2%,较少来自学校教育(38.5%)、医院宣传(19.3%)和献血活动(7.6%)等其他渠道。
通过进一步分析得知,大学生人体器官捐献知识的得分均值在不同科系类别的调查对象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工类与文史类学生的得分相当,平均分在5.3~5.5分之间;而医学类学生的得分明显较高,平均分为6.9分,且数据分布集中,显示出医学生的器官捐献知识知晓率较理工类和文史类要高。
2.2.2 对人体器官捐献的态度。
根据统计,被调查对象认同器官捐献价值维度的单题平均分为1.77,态度介于1~2分之间;而对器官捐献存在疑虑的,即不认同和阻碍器官捐献维度的单题平均分为2.65,态度介于2~3分之间;整体量表最低分为21,最高分为84,平均得分43.4,标准差为5.48,整体量表单题平均分为2.17。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器官捐献态度量表中的得分情况较为乐观,态度介于2~3分之间,由此可知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呈正向。
我们发现,器官捐献量表的得分均值在不同性别、年级、科系类别和献血习惯之间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特征大学生的人体器官捐献态度量表得分情况(平均数越低越正向)
如表1和表2所示,性别方面,女性比男性的器官捐献态度更为正向,可能与女性感性的心理特点有关,在器官捐献的同理心、同情心方面表现得更强。年级上,总体层面一年级优于二、三、四年级,疑虑层面二年级又优于四年级,由此看出低年级学生的器官捐献态度优于高年级学生,可能是低年级学生较单纯,奉献热情度较高,对生死的考虑较少或受到个人差异的影响。科系类别方面,医学生的器官捐献态度较理工类和文史类学生更为正向,应与医学生接受的专业知识教育有关。献血习惯方面,经常参加献血活动的大学生器官捐献态度最为正向,曾经参与过的次之,从未参与过的最末,此结果与可能是因为有献血习惯者在参加献血活动时接受了器官捐献的宣传教育,对器官捐献的认可度更高。
表2 不同特征大学生在人体器官捐献态度上的差异情况
2.2.3 对人体器官捐献的意愿。
通过统计得知,大学生中22.9%的人从未有捐献意愿,10.8%的人有意愿但未办理任何手续,有0.36%的人已签署器官捐献同意书,有20.1%的大学生和家人讨论过器官移植或捐献的想法,有66.9%的学生处于犹豫阶段。对家人器官捐献的意愿情形较为乐观,有84.2%的大学生表示赞成家人捐献器官,并有44.2%的人愿意帮家人签署器官捐献同意书,45.9%的人表示尊重家人意愿。在愿意捐献的器官中,以肾脏(55.%)和角膜(55.8%)为最多,肝脏(45.6%)、心脏(43.3%)次之,骨骼(14.9%)和皮肤(12.1%)最少;捐献对象以家人(87.4%)居多,朋友(75.3%)和陌生人(60%)次之;签署器官捐献同意书时考虑最多的是家人(78.6%)和专业人士(77.7%)的意见。
据分析,如表3,器官捐献的态度与器官捐献意愿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认同器官捐献价值的态度越正向,其愿意捐献器官并办理公证手续的意愿也越高,反之不认同器官捐献价值和阻碍器官捐献的态度越反向,其捐献器官的意愿也越低。
表3 大学生人体器官捐献态度与器官捐献意愿相关性分析(n=279)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在器官捐献知识、态度和意愿上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在器官捐献知识的知晓情况、器官捐献态度和器官捐献意愿上均优于理工类和文史类学生。
表4 不同学科背景大学生的器官捐献知识、态度、意愿相关性分析(n=279)
3.1 讨论及分析
3.1.1 大学生获取器官捐献知识途径较为单一。
调查发现,本次调查的大学生有关器官捐献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宣传,而通过学校教育和医护人员介绍、献血活动宣传等途径获取相关知识的比例较小。这意味着,有必要对高校大学生加强关于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的教育。
3.1.2 大学生器官捐献知识知晓率不高。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流程、用途及相关法规十分了解的仅有2.2%;了解一般为30.5%,了解甚少的为51.9%,甚至有15.4%的大学生从未关注过器官捐献。大学生人体器官捐献知识的平均分只有6.2分,且医学生的器官捐献知识知晓率较理工类和文史类要高。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重要建设者,若在校期间能掌握器官捐赠的相关知识,将有可能成为器官捐献的宣传者,甚至成为潜在器官捐赠者。
3.1.3 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态度不明确、意愿不强烈。
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器官捐献的潜在供体比例较大。大部分学生对器官捐献持犹豫的态度,可能与器官捐献知识的认知程度低有关,这可通过科学教育或宣传使其更加了解器官捐献知识,进而明确态度。
3.2 对策及建议
3.2.1 国家主导,扩大宣传影响力度。
我国应综合考察国际经验和地方立法的成功案例,完善器官分配体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捐献者的器官;建立中国器官捐献公益基金,对捐献者进行人道抚恤,特别是对贫困捐献者的家庭予以人道救助。[3]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坚持不懈地采取媒体宣传、公益广告等各种方式来向社会公开器官捐献工作的性质及程序,热忱为自愿捐献者服务,并在各大型门户网站发布器官捐献模范事迹,宣传器官移植、遗体捐献的意义,增强大学生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度。此外,可通过发放自愿捐献卡;在驾驶执照或身份证、工作证上增加“是否愿意死后捐献器官”选项;设定全国人体器官捐献日,在该法定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面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破除迷信,宣传生命互助,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和奉献精神。[3]
3.2.2 学校教育,加强生命教育深度。
医学生对医学知识、伦理学、社会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比其他专业学生更能深刻理解器官捐献的价值和意义。珍惜生命,才可能培养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才可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为社会创造幸福,这也是生命教育的真谛所在。因此,建议高等院校加强唯物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在校期间参观人体科学馆,近距离感受生命的神奇。在大学生中普及器官捐献知识,开展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的讲座,如器官捐献背景知识、捐献条件以及相关法律等,丰富大学生的器官捐献知识。[4]
3.2.3 社会引导,拓展主流认知广度。
“虽然您不曾知生命之旅何时结束,但当那一刻来临,您却留下了鲜花一簇,那是您身体绽放的玫瑰,那是您献出的珍贵礼物。盲人将重见光明,心脏将再次跳舞……”这是在中国红十字会印制的器官捐献宣传册扉页上的一首诗——《生命的礼物》。[5]只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符合器官捐献合理认知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公民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度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不同的形式,探索行之有效的器官捐献知识普及方式。红十字会定期到各大院校开展器官捐献知识讲座、放映宣传片、发放宣传手册、开辟器官捐献知识专栏,向学生大力宣传器官捐献行为的价值和意义;医疗机构可在献血活动中积极向大学生宣讲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社区将学校的器官捐献相关宣传活动扩展到家人,进入家庭和社区,有助于学生获得家庭的支持,提高器官捐献的意愿,[6]最终形成一种良性的器官捐献氛围。
总之,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器官捐献认知度和积极性,需通过政府宣传、学校教育、社会提倡,有针对性地采取引导和鼓励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器官捐献工作提供支持。
[1] 史丽珠,曾明月,陈琼瑶,等.器官捐赠量表信效度之建立[J].长庚护理,1998,9(4):11-19.
[2] 周金莉,张颖杰,刘智华,等.本科护生对器官捐赠知识、态度及意愿的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1,25(23):2088-2089.
[3] 黄焱,董圆圆.借鉴国际器官捐献经验探索我国器官捐献模式[J].中国市场,2011,(9):129-132.
[4] 刘佳琪,邓三杀,冷冰,等.大学生器官捐赠知识、态度及意愿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5):61-63.
[5] 佟明.加强舆论宣传促进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健康发展[J].新闻传播,2011,(7):81.
[6] 刘喜文,郭振霞,张京平.影响器官捐献的伦理因素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6):677-679.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rgan Donation Cogni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 in W enzhou Chashan District
ZENG Chunyan1,ZHU Yizi2
(1 School of Optometry&Ophthalmology,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Wenzhou 325000,China,E-mail:zcy@wzmc.edu.cn;2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Wenzhou 325000,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cognitive situation of organ dona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of Chashan District in Wenzhou,to analyze the affecting factors an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improvement.Methods:Using encounter sampling,a total of279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ashan Districtwere investigated.Results:Most students had heard about the organ donation,with a low degree of specific knowledge,processes,use and related regulations on organ donation. 22.9%of the studentswere notwilling to donate organs,and 66.9%are still not decided.The general organ donation attitud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positive,but cognition was different among the grade,gender,major,religion and blood donation habbit.Conclusion:The government,university and society should strengthen education on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organ donation,take inmanyways in various forms to promote the improved attitude organ donation and organ donation wishes enhance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level of knowledge of organ donation.
Organ Donation;Cognition;University Students;National Advocacy
R195
A
1001-8565(2014)06-0869-04
2014-05-19〕
2014-10-18
〔编 辑 李恩昌〕
2013年温州医科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重点课题(编号:13DJSZZD8);2014年浙江省学生联合会研究课题(序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