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锋
(吉林省白城市中医院内二科,白城 137000)
黄疸一病,为我国历代医家所重视,论述尤为丰富,从 《内经》至明清以来,随着对黄疸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提出了一整套的理法方药,形成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著名的肝病专家关幼波教授提出的治疗黄疸病三法,即 “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笔者近年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活血、解毒、化痰三法,治疗多例黄疸病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但每多兼湿为患,早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就提到 “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胕肿”。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 “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后世遂有 “无湿不成疸”之说,可见湿邪是产生黄疸病之关键。对于黄疸的分类,宋代以前分类过于繁杂,不易掌握,元代罗天益和明代张景岳将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两大类,切合临床实际,便于掌握。一般而言,病于湿热疫毒、酒食失节者,多发生于肝胆素有伏火之人,湿热困遏中焦,熏蒸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发黄疸,其色从阳之性,鲜明如橘皮;病于寒湿者,多发生于素体脾胃虚寒,或劳伤久病脾阳虚衰,或阳黄迁延失治误治,阳气受损之人,寒湿郁滞,胆汁外溢而发黄疸,寒湿为阴邪,其色从阴寒之性,晦暗如烟熏。阳黄、阴黄可随着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而互相转化。从黄疸的病变脏腑看,则主要责之脾胃肝胆的功能失调,且病变在肝胆,但往往由脾胃而涉及肝胆,故前人尝谓 “脾胃不病则无湿,肝胆不病则不黄”。
黄疸的产生,与病人的体质有密切关系,致病因素有湿热、寒湿之不同,人体脏腑阴阳也有偏盛偏衰之别。黄疸一证,阳黄居多,阴黄较少,故关氏认为“阳黄为主证,阴黄为变证”。同时关氏指出: “内蕴湿热与外界湿热、疫毒相搏,并非全部都出现黄疸,若湿热仅停留在气分,甚至弥漫上、中、下焦,虽有恶心、纳呆、脘胀、身重胁痛、乏力,甚至发热等症,但一般多不会出现黄疸,而湿热瘀阻血脉,才会出现黄疸”。此即是关氏提出的 “治黄必治血”的理论依据。在阳黄的辨证论治过程中,首先从病因上分辨湿热的轻重,是湿重于热,还是热重于湿,或是湿热并重,掌握要点,才能取得良好疗效。然后根据临床症状及病邪的轻重分辨湿热侵犯的部位,以确定清热利湿退黄的主要途径。对于阴黄论治的要点,应以阴寒湿邪为主证,无明确热象,或见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等,正如 《景岳全书·杂证谟》所谓:“凡病黄疸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应慎用大热之剂,在虚实夹杂,寒热交错,正虚邪实的阶段,立法用药更要慎重。关氏强调: “不论湿热或寒湿病位偏于中上焦,或中下焦,或弥漫三焦,而中焦首先受累,所以治疗中州脾胃,是治疗黄疸重要的环节”。黄疸为湿邪为患,故治疗大法为化湿邪,利小便,使邪有出路。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云: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但这仅是退黄的途径之一,临床上必须正确应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根据寒热虚实及病位之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祛湿之法,宣上、畅中、渗下、通利三焦,使弥漫的湿邪迅速退却。
对于阳黄的治疗,热重于湿者,以茵陈蒿汤为主方,湿重于热者选用茵陈五苓散为主方;阴黄者,以温阳散寒,利湿退黄为法,以茵陈术附汤加减化裁。在清热祛湿或温化寒湿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药物,要求凉血而不滞邪,养血而不助热,常用药物如: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白茅根、小蓟、丹参、白芍、当归、益母草、泽兰、郁金等。关氏擅用泽兰,认为“泽兰有通肝脾之血的特点,横行肝脾之间,活血而不伤血,补血而不滞血,同时又能利水,因此可用于各阶段、各种类型的黄疸”,此确为经验之谈。阴黄者,则需使用温阳通脉的药物,常用附子、桂枝。湿热久羁蕴毒或兼夹疫毒外感时,需加用解毒药物,若不加用解毒药物,则湿热难以化散,黄疸不易消退,所以应当根据病情的需要,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加用解毒药物,常用解毒药物如:大黄、黄芩、黄连、黄柏、虎杖、金钱草、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苦参、土茯苓等。痰阻血络,湿热瘀阻,则黄疸胶固难化,不易消退,所谓 “治痰”,即是化痰散结,祛除胶结凝滞之湿热。脾为生痰之源,治痰实为治脾,脾主运化,易被湿所困,所以治痰之法实为治本之妙,此亦关氏在实践中的独特体会。常用药物如:杏仁、橘红、瓜蒌、莱菔子、天竺黄、海浮石等。
患者侯某,男性,55岁。2013年12月28日就诊。症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心烦,口干,口苦,恶心,脘闷,纳呆,倦怠乏力,腹胀,便秘,尿黄赤,舌质紫、舌下脉络紫暗、苔黄腻,脉弦滑数。肝胆超声:肝大,酒精肝;肝胆CT:弥漫性肝损害,肝肿大; 肝功ALT 52IU/L,AST 203IU/L,CHE 3022IU/L,TBIL 144.4μmol/L,DBIL 124.3μmol/L,IBIL 20.1μmol/L,LAP 1655IU/L,TBA 192.7μmol/L, GGT 3762IU/L,ALP 217IU/L。患者既往长期大量饮酒史,否认肝炎病史。西医诊断:酒精性肝炎,弥漫性肝损害。中医诊断:黄疸,阳黄,热重于湿。治则:清热利湿,活血解毒退黄。方药:茵陈50g,栀子10g,大黄10g,丹参15g,泽兰 20g,郁金 15g,柴胡5g,白芍15g,黄芩10g,虎杖15g,杏仁10g,橘红10g,白术15g,茯苓15g,车前子10g,炙甘草5g。
治疗经过:以上方加减化裁,连服40剂,黄疸完全消退,诸症均减轻或消失,2014年2月8日复查肝 功 ALT 19IU/L,AST 50IU/L,CHE 3075IU/L,TBIL
16.7 μmol/L,DBIL 6.2μmol/LIBIL 4.6μmol/L,LAP 353IU/L,TBA 106.1μmol/L,GGT 308IU/L,ALP 112IU/L;胆红素指标降至正常,肝功明显改善,停用汤剂,改服丸剂以养血补肝肾,清肝利胆解余毒。2014年3月4日再次复查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按语:患者长期饮酒,酿湿生热,湿热蕴毒,肝胆失于疏泄,湿热弥漫三焦,瘀阻血脉,发为阳黄。治疗时重用茵陈蒿配合栀子、大黄、黄芩、虎杖、车前子清热利湿解毒,丹参、泽兰、白芍、郁金、柴胡养血柔肝,活血疏郁;杏仁、橘红、白术、茯苓化痰湿,和脾胃。清热、利湿、活血、解毒、化痰、理气疏郁,顾护脾胃,多法联用,标本兼顾,黄疸消退较快。
临床验证,茵陈蒿汤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黄疸,一般用量为30~50g,重者可用60~120g,茵陈应后下,煎煮时间过长影响疗效。对于阳黄,以茵陈蒿汤原方辨证,配合活血、解毒、化痰三法,可使黄疸尽早消退;活血、解毒、化痰应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使用。在黄疸消退后,及时应用益气养血,健脾之品,以求扶正培本,巩固疗效。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用于治疗黄疸的药物不宜过于偏颇,如:清热不可太寒,祛湿不可太燥,疏泄不可太过,祛瘀不可太破,补脾不可太壅,养阴不可太腻。临床还应结合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区分溶血性、阻塞性、肝细胞性等不同病因,明确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某些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