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生习得现代汉语运动事件句的偏误分析

2014-02-05 22:06
关键词:偏误韩语水塘

刘 岩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一、引 言

运动事件句是指用来表达一个运动主体如何位移的句子,如“他走进了教室”、“瓶子被扔出去了”等等。一个运动事件,包括“主体(Figure)”、“背景(Ground)”、“运动(Move)”和“路径(Path)”这四个最基本的概念要素。简言之,“主体”就是运动的事物或人;“背景”就是运动的参照体,如“起点”和“终点”等信息;“运动”是指运动本身,是一个事件的活动过程,一般都融合在动词中来表达;“路径”是指主体相对背景而经由的轨迹或方向,如英文中的“out of”或动词“enter(进入)”、汉语中的趋向动词“出,进,上,下”等。运动事件还常常和外部的“副事件(Co-event)”相关联,最常见的是“方式(Manner)”和“原因(Cause)”。

Talmy从动词和卫星(即satellite,如英语中的in、out等小品词,德语中的动词词缀,汉语中的补语等)这两个角度对运动事件各个概念成分的词汇化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考察。根据运动事件最核心的成分“路径(Path)”在不同语言中的典型表达形式的不同,Talmy将世界上的语言区分为“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和“卫星框架语言(Vatellite-framed language)”两种类型。动词框架语言是通过主要动词来表达路径的,如法语的entrer(进入)和西班牙语的 entrar(走入);而卫星框架语言是通过小品词或词缀来表达路径的,如英语的go into(进入)和德语的hineingehen(进入)。Talmy认为,也许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可以按照动词框架和卫星框架来分类。“动词框架语言”包括了所有的罗曼语、闪米特语(如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日语、韩语以及其他一些语言;“卫星框架语言”包括除罗曼语以外的所有印欧语、芬兰—乌戈尔语、汉语、北美的奥吉布瓦语(Ojibwa)和澳洲的 Warlbiri语。[1]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使二语习得研究的视野更为开阔,对二语习得研究中发现的现象及规律也更有解释力。Talmy的理论,尤其是他对运动事件的研究影响非常大。他的理论也被引入到了二语习得研究中。如Cadierno在研究母语是荷兰语和英语(属于卫星框架语言)的学习者在习得西班牙语(属于动词框架语言)的过程中,发现母语的认知模式的确会迁移到目的语中,造成系统的偏误。[2]Cadierno和Ruiz又对母语属于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做了实验,看他们在习得西班牙语时的差异,同样也发现了很多由于母语语言类型造成的系统差异。[3]虽然 Slobin 曾提出“思维要适应语言”,[4]但二语学习者从开始学习二语一直到学习的中级阶段,有的甚至高级阶段都不能摆脱母语组织概念的模式。

对运动事件表达的习得研究,国内都只局限在对趋向补语的习得方面,如钱旭菁、[5]杨德峰、[6-8]黄玉花[9]等。他们对不同母语的学习者习得汉语趋向补语的顺序进行考察,同时也对偏误作了不同的分析。但这些研究仅仅局限在趋向补语上。语料中,被他们认为是正确的句子其实很多都是错误的,有的句子虽然语法没问题,但却并不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这些问题都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例如:

a.所以觉得回去国家以前,应该学习。(初级澳大利亚)

b.我让她进来房间里。(中级日本)

c.但我的坏姐姐连一句话也不说,直接进去自己的房间里。(高级俄罗斯)

肖奚强、周文华认为这些句子为错序类偏误:句a的“国家”应放在趋向动词“去”之前;句b、c跟句a一样,都应该把后面的名词性成分放到趋向动词之前。这种错序是趋向补语的典型偏误,是各个国别的学生都容易犯的普遍性错误,而且具有“化石化”的趋向。原因可能是学生把“回去、进去”等当作一个词来使用,就跟使用离合词一样,学生往往简单地把它们加上宾语来使用,却不知道它们是可以拆开来使用的。[10]

把以上三句话分析成是错序类偏误当然可以,尤其是对于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留学生,他们可能存在“化石化”的现象;但对于韩国和日本的学生,产生这种偏误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另外,即使我们把以上三句的语序调整正确后,也会发现每个句子都不是很自然。因此,我们认为比较合适的表达应该是:

a.所以我觉得回国以前,应该学习。(把“去”去掉)

b.我让她进来。(去掉“房间里”)

c.但我的坏姐姐连一句话也不说,直接走进自己的房间里。(“进去”改成“走进”,应该给句子加上方式动词)

本文将把运动事件句看作一个整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语义学的视角,以Talmy的词汇化类型学为基础,结合现代汉语和韩语的类型差异及各自的特点,对韩国留学生习得现代汉语运动事件的表达偏误进行分析,并从新的角度对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现代汉语与韩语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

现代汉语基本属于卫星框架语言,[11-12]路径主要由补语来表达,动词表达的主要是方式(如“走”、“跑”等)或原因(如“扔”、“拿”等)。韩语是动词框架语言,路径主要由动词来表达,而方式和原因不是必要的。在韩语中,自主运动事件(如“他走进来”)和致使运动事件(如“我把他推出去”)的表达方式截然不同。自主运动事件常常是用路径动词加“来(OTA)”或“去(KATA)”来表达,其中“OTA”或“KATA”是句子的核心动词。在表达只是运动事件时,韩语中有专门的具有致使意义的路径动词,运动、路径、原因甚至背景都可以直接词汇化到这样的动词上。[13]那么,母语是动词框架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卫星框架语言时,母语的概念认知模式是否会迁移到目的语中,从而造成系统的偏误呢?

本文将从运动事件的表达入手,以诱导实验收集来的中国学生的语料为参照数据来源,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收集母语为韩语的韩国留学生的中介语语料,中国学生和韩国学生分别都是15人。韩国留学生多为高级水平,即一般已通过新HSK5级或新HSK6级的考试,因为如果留学生的水平过低,他们会采用回避的策略,这样就很难收集到我们所需要的语料。我们收集运动事件的句子的方式主要是看图写句子。受Slobin的启示,我们也使用无字漫画书《青蛙,你在哪里?》。[14]该书共有28个场景,具有大量的运动事件,可以很容易地收集到我们所需要的语料。使用这个无字漫画书,也便于我们同其他研究者的成果进行比较。语料收集到以后,我们将留学生的中介语同中国学生的语料进行多维度的比较,从而分析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

三、韩国留学生在表达运动事件方面与中国学生的类型差异

通过看图说话实验,我们从中国学生的被试(简称“中国组”)那里收集到255个表达运动事件的句子,从韩国留学生的被试(简称“韩国组”)那里收集到168个表达运动事件的句子。中国组平均每人约使用17个表达运动事件的句子,而韩国组平均每人约使用11个表达运动事件的句子。从韩国组收集的表达运动事件的句子不但少,而且偏误率也很高,168个句子当中就有63句是有偏误的,偏误率达38%。①

另外,中国组的255个句子里只有17句使用了路径动词作核心动词,占7%;韩国组的168个句子里却有54句使用了路径动词作核心动词,占32%。可见,韩国组更倾向于使用路径动词作核心动词。我们一共收集到了14种不同类型的谓语部分,②具体情况如下:

1.*只用方式动词。③例:*他走教室。(0 ∶6)④

2.方式动词+路径+指示。例:他走出去了。(60∶54)

3.方式动词+路径。例:他走进教室。(108∶35)

4.方式动词 +指示。例:他走来了。(3∶3)

5.方式动词+方向。例:他跑向教室。(4∶0)

6.方向+方式+指示。例:他向教室走去。(5∶1)

7.原因动词+路径+指示。例:他把男孩扔下去了。(14∶5)

8.原因动词+路径。例:他把男孩扔下悬崖。(42∶9)

9.原因动词+指示。例:他把书拿来了。(2∶0)

10.*原因+方式。例:*他把男孩子扔掉了水塘里。(0∶1)

11.路径动词 +指示。例:他出去了。(6∶38)

12.路径动词。例:他进教室了。(3∶8)13.来到。例:他们来到森林。(8∶1)14.去。例:?男孩去森林了。⑤(0∶7)

方式动词和原因动词都属于副事件动词。在中国组的语料中,被试一共使用了28个方式动词,25个原因动词;在韩国组的语料中,被试一共使用了17个方式动词,6个原因动词。韩国留学生常常出现用方式动词表达致使运动事件的偏误。这一现象表明,留学生在习得运动事件的表达时还没有掌握副事件动词恰当的使用方法。两个组所使用的副事件动词如下:

中国组使用的方式动词:爬、掉、跑、跳、飞、摔、钻、走、游、逃、扑、冒、冲、跌、坐、翻、漂、飞奔、奔跑、退、落、跌落、跌倒、滑、溜、找、蹦、追,共28个。

韩国组使用的方式动词:跑、溜、逃、走、爬、跳、掉、落、落掉、降落、避、游、飞、追、跨、冒、站,共17个。

中国组使用的原因动词:顶、抱、伸、带、甩、扔、摇、探、拿、追、托、赶、捧、掀、踢、叉、夹、晃、扑、放、搂、撵、震、抬、弄,共 25 个。

韩国组使用的原因动词:扔、抱、赶、塞、抬、托、*落、*掉,共6个。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韩国留学生的语料有着明显的动词框架语言的特点:路径动词作核心动词的情况比较多,而副事件动词作核心动词的情况相对较少,并且发生的偏误也较多。另外,韩国留学生所使用的方式动词及原因动词的数量也都比较少。

下面我们对韩国留学生使用运动事件句时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四、偏误分析

通过对韩国留学生语料的分析,我们共发现了8种比较典型常见的偏误。我们对这些偏误从“运动事件”这个框架内进行分析,并尝试从语言类型差异上来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

(一)表达致使运动事件时无原因动词

现代汉语中在表达致使运动事件时,路径成分一定要以“卫星”(即趋向补语)的形式出现,核心动词由原因动词充当。但是,留学生却常常会出现几个方面的偏误:

1.用方式动词来表达致使运动事件

(1)*鹿把他们掉下山崖。

(2)*男孩和小狗被那只鹿落下水塘了。(3)*鹿把男孩儿和狗掉进水塘。

(4)*鹿把孩子掉下山下面,他们掉的是水里。

(5)*鹿把孩子落到水塘。

2.把路径动词当作核心动词来表达致使运动事件(6)*他的狗把它的头进在罐子里看。(7)*那只鹿突然站起来,把他到悬崖,然后把他和狗落到悬崖下面。

(8)*把自己的头进了那个罐子里去了。

3.用分析手段来表示致使运动事件

(9)?他的狗让那个蜂窝落下了。

4.句中无动词

(10)*生气的鹿在头上着孩子跑去崖壁。

在韩语中,表达主动运动事件和致使运动事件的句子结构不同。在表达致使运动事件的句子中,有专门表示致使运动事件的路径动词,如OLLITA(使……向上运动)和NAYLITA(使……向下运动);并且在这些动词上还常常词汇化上方式、背景等信息,例如KKAKTA的意思是“用刀去掉某物的表层”,如“把苹果的皮削掉”、“削铅笔”等。[13]而在现代汉语中,表达致使运动事件一定要用原因动词作核心动词,路径信息要以卫星的形式出现。“升”、“降”等词虽然也可作及物动词,但这些词在表达致使运动事件时还是要加上另外的路径动词,如“把旗升上去”、“把旗降下来”。所以,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会发现现代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致使动词,他们会因此而“过度概括”,用方式动词或路径动词来直接表达致使运动事件,甚至把“在头上”这样的介词短语当作动词来用;当然也有人会采取“迂回”策略,于是就出现了诸如“他的狗让那个蜂窝落下了”这样的句子。

(二)指示路径动词“来”、“去”的添加偏误先看下面留学生的句子:

(11)*他们决定了进去森林找青蛙。

(12)*他爬上去那上面。

(13)*男孩子上去了树上。

(14)*他们爬上去木桶。

(15)*小狗把它的嘴巴塞进去玻璃里面。

(16)*他爬上去了树枝。

(17)?他上石头顶去。

上文已经提到,以上这些句子,以往的研究往往认为是错序偏误。但我们知道,在韩语中表达自主的运动事件时,相当于“来”、“去”的指示路径动词是句子的主要动词,它包含着“运动”这一概念成分,是必须有的;而路径动词本身只表示路径,放在“来”、“去”前。所以韩国留学生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用汉语表达运动事件时也常常要加上“来”或“去”。母语是英语的学习者也会出现这样的偏误,但产生的原因不同。这种偏误不是语序的问题,而是应该把“来”、“去”去掉。

虽然现代汉语中可以有“非指示路径动词+背景+指示路径动词”(如“他走进教室去”)这样的结构,但背景宾语后加“来”、“去”的结构并不是很常用。如果在背景信息后还要加上指示路径动词“来”或“去”,那么这种句子往往表达的是特殊的语用含义。留学生的这一偏误现象有时也是受了教学的影响所致。在传统教学中,讲授趋向补语时,老师往往过分强调了“非指示路径动词+背景+指示路径动词”这一结构。其实,背景宾语后不用指示路径动词的结构才是更自然更常用的结构,而像“他上石头顶去”这样的句子都是很不自然的。

(三)路径动词与背景成分搭配不当

现代汉语中路径动词和背景信息搭配有一定的倾向,如“上”、“进”、“回”、“到”、“去”这些路径动词常和“终点”信息同现,而“下”、“出”、“起”、“来”等路径动词常和“起点”信息同现。如果不遵守这样的规则,就会出现下面的偏误:

(18)*小狗掉下到地上。

(19)*他发现了一个石头,上去了看看青蛙在哪里。

(20)*他游出来了地上。

(21)*突然小狗从窗跑下去外面。

(22)*小男孩儿爬上去树上。

(23)*男孩出来外边。

(24)*男孩子和狗从山崖向水塘掉下来了。

(25)*男孩子和狗幸亏从水塘到地上安全地上来了。

这些句子都存在路径动词和相应的背景信息搭配不当的问题。例(18)“*小狗掉下到地上”这句话,可以改成“小狗掉到地上”,也可以改成“小狗掉下来”,路径动词“下”不能跟终点信息“地上”搭配。再来看例(25)。现代汉语里一个句子一般只有一个背景信息,路径动词“上”表示的是从低处到高处的纵向运动模式,并且常与终点搭配,而不能和方位短语“……上”搭配。这个句子应该说成“男孩从水塘里出来了,安全地来到岸上”,或者“男孩从水塘里爬出来,安全地爬上岸”。

(四)和“背景”有关的偏误

现代汉语运动事件的背景信息有时由处所名词充当,有时由方位短语充当,“上”、“进”后面还可以用非处所名词来表达背景信息。因为留学生往往很难分清处所名词和非处所名词,所以常常会出现以下偏误:

1.用非处所名词误代方位短语

(26)*小狗从窗户掉下来。

(27)*这时从树挂着的蜂窝掉下来了。

(28)*可是,从洞出来的不是青蛙

(29)*狗从窗户掉下来了。

(30)*突然小狗从窗跑下去外面。

(31)*从森林出来了一只鹿。

(32)*孩子吃惊从树枝落掉了。

(33)*鹿把男孩扔到水塘。

(34)*他们走到森林了。

(35)*(男孩)开始往森林找青蛙。

(36)*许多的蜜蜂往小狗飞着过来。

介词“从”、“往”及动词“到”后面一般都要接方位短语作宾语。“窗户”、“树”、“洞”、“小狗”等都是非处所名词,后面一定要接方位词才能构成方所成分;“森林”、“水塘”是“可选处所名词”,[15]即其表达方所意义时后面既可接方位词,也可不接方位词,但作介词“从”、“往”的宾语时,一般都要用方位短语。所以,上面句子中表示处所意义的名词要变成方位短语“窗户上”、“树上”、“洞里”、“小狗那里”、“森林里”以及“水塘里”。

2.用方位短语误代名词:

(37)*(男孩)又爬上小岩上。

(38)*男孩子上去了树上。

(39)*小男孩儿爬上去树上。

(40)*(男孩)爬上石头顶上。

现代汉语中路径动词“上”后面不能接由方位词“上”构成的方位短语。以上句子要把“小岩上”、“树上”、“石头顶上”中的“上”去掉。当然,这些句子还存在另外的偏误,应该把“去”字去掉。

(五)介词“在”介引背景信息时的误用

现代汉语中常常用介词“从”介引起点,用路径动词“到”引出终点。介词“在”也可以介引运动的终点,但使用情形很受限制,一般核心动词应该为瞬时动词,如“苹果掉在地上”;如果核心动词是持续动词,句子就会有歧义,如“他爬在一根枯木上”。留学生常常用“在”既介引起点,又介引终点。

1.用“在”介引起点

(41)*青蛙在罐子里出来。

(42)*青蛙偷偷地在罐子里出来了。

(43)*在土洞里突然冒出来一只田鼠

(44)*在洞口出来了一只田鼠。

以上各句中的“在”都要改成“从”。

2.用“在”介引终点:

(45)*男孩爬在大树上找青蛙。

(46)*他的狗把它的头进在罐子里看。

例(45)中的“在”要改成“到”。例(46)中的“在”应该删掉,因为路径动词“进”后面要直接接背景信息;此外,该句还缺少原因动词。

韩国留学生之所以会出现用“在”既介引起点又介引终点这种偏误,主要原因是受其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因为在韩语中,不论是起点信息还是终点信息,都是置于核心动词前的。另外,韩语中相当于“从”的“EYSE”和相当于“到”的“EY”很相似,这也是留学生造成偏误的原因。

(六)句中没有路径信息

在运动事件中,“路径”是最核心的概念成分。在现代汉语中,核心动词常常是“方式动词”或“原因动词”,“路径”信息常以“补语”的形式出现。留学生的句子中往往没有路径信息,从而造成了偏误。先看下面的句子:

(47)*男孩过一会爬很大的树上找到一个树洞了。

(48)*突然,(鹿)把男孩子扔掉了水塘里。

(49)*男孩爬石头上。

(50)*孩子吃惊从树枝落掉了。

以上句子中都没有路径动词,“爬”、“落”、“掉”都是方式动词,“扔”是原因动词,所以,各句都要加上一个路径动词:“男孩过一会爬上大树”、“突然,(鹿)把男孩扔到水塘里”、“男孩爬上石头”、“孩子吃惊地从树枝上掉下来”,这样,句子才能成立。

(七)重复使用路径动词或副事件动词

路径信息是运动事件最核心的概念成分,但在一个运动事件中只能有一个路径信息,不能出现多个路径动词或多个表达路径信息的成分。当然,副事件动词也只能出现一个,不能出现多个。

1.重复使用路径动词

(51)*孩子跟在壁上碰到了狗一起掉下来到水塘。(“下来”和“到”)⑥

(52)*他上去到岩石上抓了一个树枝。(“上去”和“到”)

(53)*他们跳走中落下到水塘了。(“下”和“到”)

(54)*男孩子和狗下去进了水塘。(“下去”和“进”)

2.重复使用副事件动词

(55)*蜂窝终于落下掉了。(“落”和“掉”)

(56)*鹿跑一跑把他们扔掉了在水塘里。(“扔”和“掉”)

(57)*孩子吃惊从树枝落掉了。(“落”和“掉”)

韩语中除了路径动词之外,还有表示起点的介词(或后置词)“EYSE”和表示终点的介词“EY”,它们常常和路径动词搭配使用;但现代汉语中路径动词一般不能和“到”搭配。另外在现代汉语中,“掉”虽然包含有“路径”的概念成分,但它仍然只是方式动词,不能把“掉”放在其他方式动词或原因动词后面表示路径。以上偏误也是受韩语表达运动事件的方式的影响而造成的。

(八)背景信息位置的偏误

先看下面留学生的句子:

(58)*男孩就在土地掉下去。

(59)*他们无可奈何在水塘落下来了。

(60)*忽然从草丛里好几只青蛙出来了。

(61)*孩子在鹿角被挂了。

(62)*从那个树洞猫头鹰出来了。上文已经提到,韩语中无论是起点信息还是终点信息,都要放在核心动词前,并且用相应的后置词介引;但汉语中终点信息一般都要放在核心动词后面。

五、其他偏误

除了上面的偏误而外,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以下一些偏误:

(一)背景成分作定语

(63)*头上挂着青蛙的罐子的狗突然

落下地面。

现代汉语中背景信息或者作状语,或者作宾语,一般不以定语形式出现。

(二)主体宾语应该是无定成分

(64)?蜂窝里飞出来蜂群。当主体作宾语表示出现时,主体前一般要加上数量成分表示无定,说明主体是新信息。

(三)路径动词不准确

(65)?男孩子去森林了。

(66)*男孩子和狗下去进了水塘。

“来”、“去”作核心动词时,常常表示跟说话双方位置有关联的运动事件。而在叙述性的语体中,用“来”、“去”作核心动词不太合适。

现代汉语中路径动词可以作核心动词,但在致使运动事件和非自主的运动事件中,路径信息只能以卫星的形式(即补语)出现。例如“他从山上下去了”是自主的运动事件,是“他”自主地到山下去;而“他从山上掉下去了”是非自主的运动事件,只能用“下”作补语。例(66)中“男孩和狗”是被鹿扔进水塘的,所以不能用路径动词作核心动词,应该改成“男孩和狗掉进了水塘”。

(四)方式动词不准确。

(67)*孩子和狗淹到了水塘。

(68)*那只小狗落下去了。

(69)*狗也不知道从哪里来,跟男孩子一起落下了。

现代汉语是卫星框架语言,存在大量的方式动词,但有的方式动词不能用来表示运动事件,如例(67)中的“淹”,应该改成“掉”。另外,留学生还需要掌握不同方式动词之间细微的语义差异。例如“落”和“掉”都表示从高处到低处的运动,但“掉”是非自主的运动,而“落”常常表示自主的运动模式:“飞机落下来了”表示飞机正常的降落,而“飞机掉下来了”说明飞机失事了。上面例(68)、(69)两句都是非自主的运动事件,应该把“落”改成“掉”。

六、结 语

通过对韩国留学生中介语语料跟中国学生的语料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韩国留学生在用现代汉语表达运动事件时会出现比较系统的偏误。下面是留学生的偏误情况:⑦

1.表达致使运动事件时无原因动词:10句,16%。

2.指示路径动词“来”、“去”的添加偏误:7句,11%。

3.路径动词与背景成分搭配不当:8句,13%。

4.和“背景”有关的偏误:15句,24%。5.介词“在”介引背景信息时的误用:6句,10%。

6.句中没有路径信息:4句,6%。

7.重复使用路径动词或副事件动词:7句,11%。

8.背景信息位置的偏误:5句,8%。9.其他偏误:7句,11%。

韩语属于动词框架语言,现代汉语属于卫星框架语言。韩国留学生在习得现代汉语运动事件句时,会把韩语表达运动事件的模式迁移进来。不同类型的语言因组织框架事件中各个概念要素的模式不同,概念成分词汇化的模式也就不同。另外,不同类型语言的使用者对概念的认知模式也不同,比如动词框架语言的使用者对“方式”就不敏感。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发现,人们在习得第二语言时不但存在句法等方面的负迁移,在概念认知上也会存在一定的负迁移。

注释:

①在计算百分比时,我们只保留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四舍五入。

②方式动词如“走”、“跑”等;原因动词如“扔”、“拿”、“带”等;路径动词如“上”、“下”、“进”、“出”等;指示路径动词指“来”或“去”;方向如介词“向”等。

③句首的“*”表示这是不成立的句子。

④括号里“∶”之前是中国组的句子数,“∶”之后是韩国组的句子数。

⑤“?”表示这是存疑的句子。

⑥括号中是重复的路径动词。

⑦我们一共收集到63个有偏误的句子,因为有的句子不止一种偏误,所以最后的比例之和大于100%。

[1]Talmy 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ume II: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i-viii.[M].Cambridge:MIT Press,2000:1-495.

[2]Cadierno T.Expressing Motion Events in a Second Language:A Cognitive Typological Perspective[C]//Achard M,Niemeier S.Cognitive Linguistic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4:13-49.

[3]Cadierno T,Ruiz L.Motion Events in Spanish L2 Acquistion[J].Annual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2006(4):183-216.

[4]Slobin D.From“Thought and Language”to“Thinking for Speaking”[C]//Gumperz J J,Levinson S C.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70-96.

[5]钱旭菁.日本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J].世界汉语教学,1997(1):94-101.

[6]杨德峰.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3(2):52-65.

[7]杨德峰.朝鲜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4):20-31.

[8]杨德峰.日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3):23-35.

[9]黄玉花.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特点及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7(4):72-78.

[10]肖奚强,周文华.外国学生汉语趋向补语句习得研究[J].汉语学习,2009(1):70-81.

[11]沈家煊.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03(3):17-23.

[12]刘岩.汉语更接近“卫星框架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5(A-07).

[13]Choi S,Melissa B.Learning to Express Motion Events in English and Korean: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Specific Lexicalization Patterns[J].Cognition,41:83-121.

[14]Slobin D.The Many Ways to Search for a Frog:Linguistic Typology and the Expression of Motion Events[C]//Stromqvist S,Verhoeven L.Relating Events in Narrative:Vol2.Typological and Contextual Perspectives.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4:219-257.

[15]方经民.地点域/方位域对立和汉语句法分析[J].语言科学,2004(6):27-41.

猜你喜欢
偏误韩语水塘
水塘
韩语称赞及应答言语行为的语用学研究
新媒体学习软件在韩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初级对外汉语读写教学过程中偏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偏误分析内涵探究及应用
醉在水塘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荒漠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