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研究综述

2014-02-05 21:01刘慧琼
职教通讯 2014年28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中等职业中职

刘慧琼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仅有认知、情感、意志等各种心理过程,还会表现出每个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这便是人的心理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是指中职生心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特性。目前,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肩负的任务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可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直接决定着未来一线劳动者的素质。因此,研究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进而提高未来社会劳动者整体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以“学生心理”为关键词,并含“中职”、“职业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等词进行搜索,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中共搜索到文章418篇,在中国硕博士论文中共搜索到文章16篇。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进行所有字段搜索发现,袁荣亲[1]、唐群[2]、谭家德[3]、伍芳辉[4]、冯戈和梁圣然[5]、劳泰伟和任志楠[6]等学者都在其专著里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本研究综述主要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特点的形成归因等方面对中职学校学生心理进行分析。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指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中等职业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多数在15-18岁之间,正处于思想叛逆的青春期,是青少年向成人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的中职学校学生,一方面,渴望独立,希望家长和社会把他们当成大人平等对待;另一方面,他们情绪多变,感情易冲动,社会免疫功能差,但同时他们的可塑性又很强,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对他们个性的形成起着重大作用。总体而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呈现出这个群体独有的特点。

(一)个性方面的心理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兴趣爱好广泛、个性张扬。但是,多数研究者认为,缺乏积极的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能力弱,以及脆弱、不愿意担当等特点也普遍存在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当中。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秦生发[7]指出,在前期阶段成长历程中,由于对书本知识兴趣不足,投入的精力有限,故许多同学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课外活动中,因此,兴趣爱好相对广泛,个性也比较鲜明。同时,也有很多学者们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殊的社会角色及年龄段,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如沈璧君、王秀芬、张秀英[8]等认为,一些中职学校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不求进步,学习不思进取,生活自由散漫。部分中职学校学生抱着“混日子”的心态打发时光,对学习和生活感到迷茫,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二)自我方面的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强,缺乏集体主义价值观。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环境以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个人总是在与现实环境、与他人的相处关系中、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的。研究者们指出,中职学校学生普遍自我意识强,集体主义意识淡薄。如宋玉淑[9]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往往只考虑个人利益,毫不顾忌集体利益,犯错误时只会找客观因素,从不找主观因素、或者过分强调主观理由。肖慧玲[10]也指出,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在初中时得不到认同感,进入中职后,普遍存在自私心理,对同学、学校的关心不足,甚至漠视,面对利益得失的选择时,缺乏奉献意识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2.自我认识不足,自卑心理严重。中职学校学生的自我认识对是其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批评以及自我提升的基础。学者们认为,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如杨宇、隋莎莎[11]认为,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是失败者。马旭霞[12]也指出,由于社会观念的影响,中职学校学生普遍感觉自己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觉得低人一等,有自卑情绪。

(三)学习方面的心理特点

学者们认为,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上普遍比较消极,厌学情绪严重。具体体现在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和学习焦虑现象普遍等方面。如贺文瑾[13]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内驱力不足,学习实用化倾向明显;学习方法不当,习惯不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不会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不会进行学习成败归因;学习心理压力大,焦虑现象严重。

(四)情感方面的心理特点

中职学校学生在情感方面常显得情绪不稳定、情绪控制能力差,且在感情上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较弱,情绪体验消极。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中职学校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贺文瑾[13]、陈松林[14]认为,中职学校学生的情感特点主要表现在:情绪情感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情感严重压抑,情绪体验消极等方面。

(五)人际方面的心理特点

中职学校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与朋友、同学、老师及父母的交往。研究者们认为,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在人际交往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进入中职学校之后,中职学校学生往往会因此而回避一些正常的社会性交往,甚至对老师、家长以及周围的环境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寄情于网络交往。沈璧君、王秀芬、张秀英[8]等学者把中职学校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逆反心理归纳为“五性”:冲动性、盲目性、从众性、执拗性和攻击性。贺文瑾[13]认为,中职学校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是:社会性交往萎缩、异性交往存在行为偏差、代际交往隔阂明显和网络交往失度失范。

(六)性方面的心理特点

目前,中职学校早恋现象普遍存在。研究者们认为,青少年期是一个性生理、性心理迅速发育的时期。青春期的发育,性成熟的来临,必然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这个体验就是性意识。性意识的产生使青少年对性知识的兴趣和渴求加强,但由于性知识的贫乏,获得性知识缺乏正规教育途径,这就造成了青少年性认识的混乱。如贺文瑾[13]认为,正值性生理变化期的中职学校学生存在为性征体相而烦恼和性心理反应过敏的心理特征。肖慧玲[10]也指出,由于社会、环境、文化等因素发展的影响,中职学校学生内心空虚孤寂,道德伦理观念较薄弱,部分学生出现对异性的关心和开始体验恋爱的感觉,早恋现象普遍存在中职学校中。

(七)就业方面的心理特点

中职学校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存在偏差,就业情绪悲观。据威海工业技术学校教师统计,4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历低、能力低、就业难,产生就业焦虑。肖慧玲[10]指出,中职学校学生希望能尽快地掌握技能和完成学业,实现就业的抱负,为自己、家庭改善生活条件和地位,对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充满向往和幻想。同时,又因对中职学校的性质、地位的顾虑,认为毕业后的就业主要还是打工,未来工作的地位无法提升,前景发展渺茫,进而对就业产生了悲观情绪。

二、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归因分析

影响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心理特点的形成不仅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自身身体条件、生活经历、学习压力和思想观念等主体因素的多重影响

(一)主体因素对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的影响

1.生理因素对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的影响。学者们认为,青春期性发育是影响青少年心理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如朱继贤、刘芳[15]两位学者认为,性发育给青少年带来最初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冲突,如女子的月经和男子的遗精,往往使一些缺乏性知识的青少年产生羞耻感、罪恶感、焦虑、烦恼以及恐慌。青少年的体格发育,如过高、过矮、过胖、过瘦,发育的过早、过迟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种种反应,对心理特点的形成产生影响。

2.心理因素对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的影响。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对其心理特征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者们认为,学生自身的心理成熟度、生活经历、学习压力以及思想观念等都影响着自身心理特点的形成。如孙丽君、林冬梅[16]两位学者把中职学校的学生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中考落榜,来到了中职学校,另一类是没有参加中考进入中职学校。他们认为,第一类学生在中考的角逐中败下阵来,心理受到挫折,普遍处于不平衡状态。在迈入中职学校之后,对挫折采取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表现之一是自卑,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和以前的老师和同学接触;表现之二是行为举止倒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荣誉感,没有自尊心。樊丽颖[17]认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是影响心理特点形成的重要原因。如青少年由于辨证思维相对薄弱,看问题容易片面化、绝对化,情绪易起伏,自我评价不稳定,自我调节能力不强,这一切使青少年都易于产生紧张、焦虑、挫败感等负面情绪。

(二)客观因素对中职学生心理的影响

1.家庭因素对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的影响。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的性格,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孩子形成开朗的性格。中职学校学生很多的性格特点的形成都能在家庭教育中找到依据。另外,学者们还认为家庭的稳定程度也是影响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樊丽颖[17]认为,家庭不稳定,一方面,是指离婚率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也是指一些家庭父母因工作的关系经常在外造成亲情不足,而亲情不足一向被视为青少年问题或人格偏离的重要因素。

沈璧君、王秀芬、张秀英[8]等学者指出,家庭环境影响学生爱与尊重能力的学习,也影响着学生心智的发展。他们认为,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数来自乡镇和农村,而且来自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的比例也不低,而心理学研究认为,幼时没有被爱的经验,个体的爱心就无法滋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得到过被尊重的经验,那么他也不会尊重别人,当然也不会尊重自己。爱与尊重的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的。并且,现在电视、网络占据了学生家庭生活的重要位置,改变了青少年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电视、网络了解了很多他们这个年龄本不应该知道的事情,心智发展不平衡、早熟,稚真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2.社会因素对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的影响。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如风俗习惯、社会观念等,从出生之日起就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中职学校学生,使他们逐渐形成理想、信念、世界观、需要、动机、兴趣和态度等心理品质。曹靖宇[18]指出,在传统观念中,普通劳动者是倍受歧视的,即使那些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也被视作雕虫小技,这种陈腐观念至今仍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也影响着我国中职学校学生的素质。王月花[19]也认为,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偏见和歧视,一定程度上导致中职学校学生产生许多的逆反心理及行为。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初中的优等生进入职业学校的可说是寥若晨星,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低于普通高中学生。这也是我国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形成的最基本的原因。

3.学校因素对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的影响。中职学校的教育及管理方式等也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樊丽颖[17]认为,由于中职学校过于重视记忆性的知识,缺少变化的教学方式,再加上来自学生本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压力,学校也无法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因材施教。标准化的、死板的教学方式使心智正在发展,富有冲动和活力并且具有反抗心理的学生,对现有的学校体系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适应能力,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发生。王月花[19]也认为,目前的中职学校的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部分教师不顾学生的身心特点,体罚心罚学生,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部分学生在受到打击后自暴自弃,失去上进心。

总之,学者们普遍认为,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外部环境对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形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余金聪、韦威全、王增珍[20]等学者通过调查得出“中职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均较高”的结论。他们认为,中职学校学生在目前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各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更容易发生强迫、焦虑、抑郁、恐怖、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

三、总结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形成是自身的主体因素与外界的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主体因素方面,首先,由于正值青春期,中职学校学生有着所有青春期学生应有的共同特点,他们青春,个性,同时也敏感、叛逆。其次,中职学校学生往往长期经历失败而又找不到扭转局面的策略,一部分学生总是把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低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即便是偶尔成功也会被他们归因为运气好、任务容易等不稳定的外部因素,最终导致他们产生很强的习得性无助感;而另一部分学生却恰恰相反,他们总是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影响,从来不从自身找原因,自视过高,最终一事无成。

在客观的外部环境方面,消极评价是导致学生自我认知不足的主要原因,也是习得性无助产生的重要原因。学生发现自己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又常常受到老师、同学甚至是家长的批评、嘲讽和责骂,便会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甚至产生自己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的心理暗示,不愿再为学业付出努力,最终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泥潭”不能自拔。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学生的学习类型就由普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学习目标由毕业升学转变成毕业就业。因此,中职学校学生要从主观出发,正确认识自己,取长补短,帮助自己完成华丽的变身。同时,社会、中职学校应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做好学生心理保健工作,创造更好的环境,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袁荣亲.成功从心理开始[M].上海: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唐群.心的放飞[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3]谭家德.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4]伍芳辉.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5]冯戈,梁圣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6]劳泰伟,任志楠.这样疏导学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秦生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行为特征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9).

[8]沈璧君,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9]宋玉淑.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建议[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7).

[10]肖慧玲.基于当代中职学生心理特点探讨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2(7).

[11]杨宇,隋莎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12).

[12]马晓旭.中职学生心理特点与班主任工作对策分析[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5).

[13]贺文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3(24).

[14]陈松林.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15]朱继贤,刘芳.浅谈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6.

[16]孙丽君,林冬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及行为训练模式[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6).

[17]樊丽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8).

[18]曹靖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19]王月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及行为管理[J].大学教育,2013(2).

[20]余金聪,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中等职业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