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建设”是客观需要与时势所迫

2014-02-05 20:51唐永泽
职教论坛 2014年36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技术型大众化

□唐永泽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1]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笔者认为,转型建设一大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是客观需要,时势所迫。

一、对“转型建设”的现实观照

“应用技术型本科”的对应面是“学科知识型本科”,即我们原有的本科(目前通常称之为“普通本科”,其实这种表述并不准确,因为,“普通”是对应“特殊”而言的。 详见拙作《论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分类》[2])。 两者的区别,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是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产品)定位的差异。学科知识型本科(传统本科,原有本科)的培养目标是某一专业领域的高级人才,是搞研究、设计的,是要搞源头创新、集成创新的,是“白领”,是“上殿堂”的。 应用技术型本科培养的人才,则是要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去工作的,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去解决应用技术问题的。也就是说这些学生毕业之初,是要到基层一线、是要“下厨房”而不是“上殿堂”的。至于若干年后,十年、二十年后,“下厨房”的人有一部分“上殿堂”了,那完全有可能,在此不展开讨论。 在此只是要明确: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毕业之初是要“下厨房”,到“第一线”去就业的。应用技术型本科就是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 将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还会有硕士层次、博士层次。

为什么要转型建设一大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培养“下得了厨房”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呢?对这个问题需有清醒的认识,方能自觉地、积极地贯彻“转型建设”的方针和部署。

教育不能是封闭的,应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中去考察,要放到社会人才市场中去考察。 教育(学校)是人才供给方,社会是人才需求方,供给必须适应需求,满足需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永远是金字塔式的,搞研究、发明、设计的是塔上方一小部分,大量的是在塔的中间一部分,乃至底端部分。我国 “2003 年至20011 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70%上下浮动”[3]。 2013 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1.9%。 从学历层次比较来看, 其中专科生为79.7%, 本科生为67.4%, 硕士生与博士生均为86.2%;从学校类型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最低,为44.3%[4]。目前我国每年有约700 万的高校毕业生,也就是有210 万毕业生未就业,五年就是一千多万! 这就是重大民生问题(花了很大成本读大学,结果“饭碗”都没有),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稳定问题)。 所以,从中央到地方每年出台许多具体政策措施,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然而,相对于整体就业而言,这些政策措施还只是微观的、具体的,用了这些政策措施的结果还只能是初次就业率70%左右。根本的问题在哪里呢?我认为在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是我国教育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不能适合(适切、契合)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一方面每年有200 万高校毕业生未能就业(一般本科院就业率最低,其次是“985”、“211”本科高校,它们都低于大专层次的高职院校),另一方面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级技工、现场工程师严重短缺,能将新科技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短缺。那么,“第一线”、“厨房里”需不需要本科层次的人才呢?需要!因为,由信息技术引发的新科技革命使得现今的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岗位的知识技能含量大幅“高移”,并与日俱增。我国正在发生的产业转型升级, 其实质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迫切需要应用技术型人才。应该说,受新科技革命的影响,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抑或是正在快速发展的公共服务业,都需要大量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充实到它们的第一线。

由上可见,将原先都定位于培养“上殿堂”人才的本科高校,拿出一大部分(1/2 至2/3 左右)转为培养“下厨房”人才,这是客观需要。 15-10 年前认识到这种需要并实施相关举措,便称之为“自觉”遵循客观规律。 现在再来认识这种需要,实施相应举措,虽说亡羊补牢尤为未晚,但已是“被迫”遵循客观规律。 我们现在正在学习中宣部新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 知道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和抗拒的, 差异只在于自觉按规律办还是被迫按规律办,早按规律办还是迟按规律办。

二、对“转型建设”的历史回顾

我在十年前发过一篇文章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就业向导,持续健康发展高职教育》[5]谈及到这个问题。 该文撰写的背景是我国超常规发展本科院校, 也超常规新建了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之后,老百姓(考生和家长)都希望上本科,不愿意上专科高职(仅作为“无奈的选择”)。 当时,科学发展观提出不久,一些舆论都强调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按老百姓的需求(意愿)办学。我分析,老百姓“上本科大学”的需求背后隐藏、蕴含的是“上殿堂”的工作需求、就业需求,如果像原先那样办学科知识型本科并进一步发展这样的本科而削减高职高专, 那么老百姓的这种就业需求是满足不了的, 因为人才市场的就业供给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殿堂岗位”。

然而,我的“微言”不可能改变全国高校发展定位的大方向、大趋势。于是十年过去了,没有遵循客观规律的负面后果日益严重地暴露出来了,今天我们不得不作调整——把一大部分学科知识型本科培养“上殿堂”人才调整为应用技术型本科培养毕业时“下厨房”的人才。应该说,“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是一个“迟来的”正确抉择。

我说15 年、10 年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在培养人才的定位方面没有遵循客观规律是否过重或偏激了呢? 不防回顾一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也看看别国的这一进程。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超常规的。 “超常规”就有利有弊,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超常规的成因是这一大众化的进程受到了两个力量的推进、拉动,而并非只是受常规力量的推进、拉动。这两个推进、 拉动力量是: 一是扩大内需, 保证GDP 增速的需要。 当时教育部原来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是“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是缓慢、低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 1999 年上半年国务院短时间内下决心“扩招”。 “扩招”来势迅猛得让许多省份不适应,江苏由于早三年(于1996 年)就开始 “扩招”,1999 年还用了一些外省用不了的调剂招生计划指标。 二是老百姓“望子成龙”的需求。1999 年已经是我国改革开放20 年出头了,百姓的收入较以往有了增长。中国百姓有了钱就想让孩子去读书、多读书,这是由悠久的传统文化所使然。在这两个力量推、拉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超常规实现了。 功不可没! 但另一方面,由此也可见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是主要受常规力量的推进、拉动而自然而然形成的。这个常规力量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的推进、拉动。如果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出发去“扩招”,那就不会导致新升本科高校都向老本科高校看齐着办。

德国、瑞士在上世纪70 年代前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就把新办本科院校都定位于应用技术学院,并且校名都不称XXX 大学,而称为XXX 应用技术学院, 以标明两类本科教育的区别。 在实际运作中,原有的学科知识型大学主要(并非全部)招收普通高中生源,新办本科院校即应用技术学院主要(并非全部)招收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生源。由此,他们从上到下构建了完整互通的两类教育体系[6]。正如陈锋指出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 本科阶段高等教育的增量主要用于培养应用技术人才, 这个结论可以在工业化国家的实践中得到印证。 ”[7]

回顾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研究借鉴德国、 瑞士等先行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的经验,想说明的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的类型、层次以及由此决定的高等学校的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必须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相契合、相对接),后者归根结底决定着前者,前者或早或迟要适应后者。 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三、对“转型建设”的应有态度

以上是从全国这个大局、从高等教育发展这个整体出发做出的观察与思考。 如果站在某一类学校、某一个学校的角度观察与思考,会怎样呢?这里涉及到这些年热议的高职院校升格问题。如果某一个或一部分高职升了本,在我国当下的社会大背景下,它(它们)的招生就业优势会改变现有排序,会往前提升,提升到其它专科层次高职之前;并且,如果照搬现有本科办学定位和模式,那么这些新升本科院校招生就业优势会排在现有本科之后,如果定位于办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并真正探索创新,办出特色,就有可能排到有些现有本科之前去。然而,如果所有或大多数高职都宽松地升本了, 会怎样呢?生源、就业优势的排序就不会有改变。所以,如果站在某一所学校的角度看,想升本、争升本、能升本、升成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能改变它的命运,对它来说确实是件大好事。 但是,站在全国的大局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来看,中央政府作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决策是明智的、正确的、必须的,而且已经是迟来的、被迫的;并且,《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 也是完全正确、十分必要的。

所以, 对于现有的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来说,如有机会(社会条件、政策空间)升本,抓住它,升成了,并正确定位,走出新路,是好事;如没有机会升本,则心态要平和,不要愤愤不平,要理解政府这样决策是客观需要,时势所迫,迫不得已,而把心思用到办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如何办出特色亮点上来。对原有的新建本科(1999 年后升格)院校来说,更要充分认识和理解“转型建设”是客观需要,时势所迫,进而防止和克服心态上的迟疑彷徨和行动上的消极被动,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贯彻《决定》中提出的“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方针和部署,从本校实际出发,探索转型,建设特色,走出新路。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 2014-06-23 (001).

[2]唐永泽.论职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分类[J].教育与职业,2012(12):5-8.

[3]任友群.“慕课”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6.

[4]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5.

[5]唐永泽.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就业向导,持续健康发展高职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4(19):39-40.

[6]唐永泽.瑞士完整互通的两类教育体系考察[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75-76.

[7]陈锋.关于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17.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技术型大众化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211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以四川、广东和广西三所高校为例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独立学院在城乡规划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分析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建本科高校”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