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筱琳
(苏州市吴中区图书馆馆长室,江苏苏州 215128)
公共图书馆与流动儿童成长服务
陈筱琳
(苏州市吴中区图书馆馆长室,江苏苏州 215128)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日益加剧,大量随迁流动儿童的成长问题引发更多关注。社会生活的融入问题、学校教育的实现问题、家庭教育的引导问题等直接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流动儿童存在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成长需求,公共图书馆可以发挥自身作用,搭建平台,提高流动家庭的教育能力,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能力、知识获取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流动儿童;公共图书馆;成长;服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日益加剧。从单身外出到举家迁徙,新时期人口流动“流”而不“动”的特征更加鲜明,随迁流动儿童的成长问题引发更多的关注。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 581万人,5 a增加了41.37%。其中,户口性质为农业的占80.35%,据此,全国的农村流动儿童达2 877万[1]。身处异地他乡,流动儿童大多面临教育、健康、安全等问题,作为承担教育职能和文化传承职能的公共图书馆在服务流动儿童成长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环境是儿童形成优秀人格的基础,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越深刻。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今有高价买房择校而居,都是强调良好环境对孩子成长影响的特殊案例。然而,对于身处成长重要阶段的流动儿童来说,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挫折远比其他儿童多。了解分析流动儿童成长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公共图书馆提供针对性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1.1 社会环境:当地社会生活融入困难
从自乡到他乡,从乡村到城市,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无论是宏观社会结构,还是微观交往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流动儿童进入新生活领域遇到的第一个变化。首先,城乡文化差异带来适应困难。其次,城乡二元结构带来身份排斥。因为没有城市户口,流动儿童很难拥有与户籍紧密联系的各种福利待遇与资源,城市居民常常把流动人口包括流动儿童拒斥在社区居民的身份群体之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傲慢与偏见。“外地人”的身份标签成为流动儿童感受不公甚或歧视的主要因素。再次,边缘地位固化带来自我封闭。对于自己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更多的流动儿童处于“模糊”状态,他们既不属于传统乡村,也没有融入现代城市,同时具备了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特征。由于经济匮乏、环境差异、身份排斥等造成的压力,流动儿童及其父母往往戒备心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较强。他们更多的是与同乡、朋友或其他打工者聚集成一个同质群体,彼此认同,传递信息,共同应对外部环境来适应生存,获取安全感。这样一种对城市的“局部适应”,阻碍了孩子与流入地社会的真正融合。
1.2 学校环境:教育平等难以完全实现
流动儿童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已越来越成为各地共识和执政举措。各人口流入地教育部门也都采取积极措施,切实解决流动儿童的入学问题。由于城乡户籍壁垒客观存在、人口过于集中、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流动人口家庭经济因素等多重原因,流动儿童往往难以享受与城市儿童同样的受教育权利。由于学校建设的长期性与人口流入的快速性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学位不足,大部分流动儿童只能选择收费低廉、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流动频繁的民工子弟学校就读,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根本保证。即便进入其他公立学校,部分教师也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因材施教的力度、同等赏识与展示机会的给予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往往不够,导致流动儿童自尊受挫,易产生“被忽视”“被边缘”感。《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13年5月)指出,低年龄的流动儿童,少数存在入学晚的问题;高年龄的流动儿童,存在完成义务教育前终止学业的情况;学前流动儿童有入园难的问题,接受完义务教育选择继续在居住地读高中和考大学的流动儿童也面临着许多困难[1]。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是儿童成长的助推器和润滑剂,人生起点的不公平,必将对流动儿童身心造成诸多负面影响,阻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不能体现基础教育的义务性、公平性和完整性。
1.3 家庭环境:家庭教育职能渐次弱化
美国学者珀文说:“家庭是塑造儿童人格的第一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2]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流动儿童家庭能为其子女提供的资源比较有限。首先,流动儿童父母受教育的水平相对不高,从事的职业呈现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长、收入低等特点,加上工作地点和居住场所频繁变动,无序化的家庭生活屡屡中断流动儿童稳定群体关系的形成,影响其社会支持网络的维系,弱势因子代际传递不可避免。其次,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看,流动儿童父母饱受“低学历”之苦,常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转移到孩子身上,过高的学业期望与低效的教育方式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对孩子学业成绩的高度期望,家庭成员间互动不畅等形成的“心理高压”,使流动儿童内心充满不安。同时,流动儿童父母因自身文化素质限制,往往缺乏帮助指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很少关注他们的习惯养成、价值观念培养和心理品质形成,多以原始粗暴的惩罚方式表达“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愿望,影响其健康行为习惯的形成。再次,从家庭氛围看,流动儿童家庭往往缺乏民主氛围,共处时间不足,亲子关系疏离,父母之间以及父母与子女间在沟通交流和情感表达上常出现种种障碍,导致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程度较低。如何坚持自己对孩子的合理要求,既不放任、忽视,又不过分宠溺,营造亲密和谐的成员关系和家庭氛围,给予孩子自信和正向成长的力量,需要流动儿童父母主动学习和改变。
从农村来到城市,流动儿童经历了生存环境的巨大变更,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的变动都为流动儿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工业现代化发展、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成长过程中,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需求都亟需得到关怀和满足。
2.1 身份认同、城市融合的需求
稳定的社会身份感可以保护和提升流动儿童的自尊,降低其在社会中的无常感,提高认知安全,满足归属感和个性需求,流动儿童在内隐观念上存在融入城市群体的需求。在与城市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流动儿童最初会对城市中不同于老家的事物充满兴奋与好奇,当发现想象与现实存在差距,在人际关系、语言、学习及卫生习惯、穿着打扮等一些外显行为上出现不适应后,他们会不断在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上做出种种探索与调节,与城市社会成员双向互动,在影响渗透中以期缩短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但身份认同、城市融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目标。部分流动儿童认为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考取大学,将自己的身份转变为“城里人”;但更多的流动儿童则将成为“城里人”视作一种梦想,他们通过凸显农村及农村的优势,例如农村具有“优美的景色”“清新的空气”,农村人“勤劳、朴实、善良”等来增强自身的社会地位,进行自我保护。
2.2 情感滋养、健康心理的需求
流动儿童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伴随很多成长的烦恼,特别在社会融合的过程中容易遭遇种种困扰和挫折。除了和普通青少年群体相似的心理需求外,流动儿童还有一些特殊的心理需求,包括孝敬父母需求、认同需求和安全稳定需求[3]。流动儿童觉得父母将挣来的血汗钱供给自己读书,自己承载了父母的殷切希望,特别渴望报答父母。在身份认同方面,他们的需求更突出,希望得到肯定,避免否定。此外,还有安全需求、认知需求、亲子交往需求、同伴交往需求、娱乐休闲需求、生活适应需求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流动儿童亟需倾诉交流的渠道及教育者的引导,感受关爱、理解与尊重,但因外在环境的排斥、家庭教育职能的弱化、亲子情感互动的欠缺等因素,使其情绪、情感的变化往往无人顾及。情感滋养的匮乏导致流动儿童心理呈现强抑郁焦虑、强孤独感、戒备心理较重、保护意识过强等特点,心理充满抚慰期待。
2.3 学习辅导、知识存储的需求
“知识就是力量”,对于流动儿童来说,知识技能的储备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中赢得竞争力,从而争取高收入的就业岗位,获取优良的社会资源,改变父辈的贫困境遇,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同时,涉及生活各个层面的知识内容还将有助于流动儿童对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心理创伤进行自我修复,储备内在积极能量,获得持续学习和改进的动力,去开创幸福人生。城市为流动儿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和环境,但原先薄弱的教育基础,资源贫乏的民工子弟学校,嘈杂简陋的学习环境,对家务的分担、对弟妹的照顾,及受自身文化程度限制无法提供学习指导的父母,都给流动儿童学习带来压力和困难,因此,他们对作业辅导、答疑解惑、知识利用、信息咨询、良好学习环境的搭建等有着强烈的需求。
2.4 培养兴趣、休闲娱乐的需求
流动儿童虽然身处城市,但其精神需求却很难得到满足。语言和行为方式还带有家乡的痕迹,不被社会大众认可,面对工作繁忙的父母,除了围绕学习展开的有限交流外,其他方面较少涉及,消极悲观、孤独迷茫的情绪将他们与城市及城市里的人隔离开来,流动儿童迫切需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迫切需要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迫切需要在增进人际交往中燃起对生活的热情,敞开心扉、放飞心灵。轻松的互动、充满人文气息和人文关怀的群体氛围,有助于他们卸下警惕与防备,建立信任,释放压力,感受愉悦,同时,其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会在“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中得到优化。
公共图书馆是全民的、平等的、敞开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资源有能力根据流动儿童成长的需求特点,给予他们更多富有特色和人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其成长提供帮助。
3.1 搭建平台,提高社会融入能力
“流动儿童要实现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必须建立在与城市社会频繁互动并充分认知和参与城市公共生活的基础之上。”[4]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依赖于流动儿童的主观建构与社会搭建的客观平台。公共图书馆可以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提供机会和条件,通过阅读、听取报告、讨论和演讲,让流动儿童与当地儿童进行文化交流,在对话中碰撞思想,在活动中增进互信,缩短距离。在为流动儿童服务的过程中,要将他们视为独立自尊的文化主体。具体做法上可以因人而异、各具特色。如为流动儿童及父母设置无障碍通道,为其免费办理借书证,简化办证程序,提供免费上网等,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提供场地、创设条件,鼓励流动儿童及父母宣传展示其家乡的多彩文化,让他们感受尊重,体验自身价值,提升责任感和自信心;组织参加社区活动、游戏等,帮助他们熟悉认识周边环境、了解交通状况,尽快适应城市生活环境;主动与他们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交流,招募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家提供志愿服务,给予流动儿童及父母心理支持;提供普通话学习训练,帮助其领会、内化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在少儿区域开辟宁静阅读区、媒体视听中心、学习园地、游戏广场、玩具天地等不以培训为目的、完全开放互动的空间,鼓励流动儿童多与同伴群体玩耍交流;评选“阅读之星”“家务小帮手”,进行阅读激励,赠阅图书;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网站上播放、展现流动儿童的才艺和作品;对于个体的微小进步,及时以表扬信、读者券等方式给予奖励,帮助他们建立、恢复自信。公共图书馆也要着力发挥流动儿童自我能动的力量,让其在与同伴、家长、馆员及志愿者的互动中,扮演受益者和贡献者双重角色,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增加心理正能量。
3.2 引导阅读,提高知识获取能力
公共图书馆为流动儿童提供的知识服务,不仅是当前简单的识字和互动阅读,更是长远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图书馆不仅要有适合流动儿童阅读的各类纸质图书,还要有教育游戏光盘、电子读物等视听资料。还可开发特色少儿数据库,设计风格尽可能活泼可爱、图文并茂、简明易懂,通过小测试和小游戏,让流动儿童感受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以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的馆藏资源,吸引流动儿童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同时,可将流动车开进辖区内的民工子弟学校,上门提供服务,定期交换少儿图书。在儿童阅读指导上,公共图书馆要坚持互动性、娱乐性、个性化的原则,通过最生活化、最自然的方式引导其亲近图书馆,热爱阅读。图书馆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流动儿童提供展示自己读书成果的舞台,如阅读笔记展评,读书小报比赛,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作品展览等。组织各类游戏活动,提供玩具图书馆服务,培养阅读兴趣。设置图书漂流区,营造书香氛围。收集流动儿童的借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流动儿童整体阅读倾向和需求,精心选择适合流动儿童阅读的推荐书目等[5]。图书馆可以聘请育儿专家、知名教师、社会知名人士举办讲座,向流动儿童家长宣传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传授指导少儿阅读的方式方法,提高家长对阅读的重视程度。开设亲子阅览室,让流动儿童在与父母共同参与的游戏过程中掌握知识,通过双方的合作参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阅读兴趣和能力。
3.3 作业指导,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供终身受用。”自我学习能力是流动儿童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发布的《青少年图书馆服务指南》,将“个人教育与发展方面的参考咨询服务、利用书本和电子资源指导青少年提升查找信息的能力”等列为青少年服务内容的重要部分[6]。公共图书馆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无法替代学校的作用,但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开辟“作业角”,准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配备电脑,将馆内数据库和有关网络资源集中在一起,供流动儿童使用。可以外聘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加强对流动儿童的作业辅导。如美国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就聘请了一些获得教师资格认证的人员,为放学后来图书馆学习的孩子提供帮助,指导孩子查找完成作业所需的资源,帮助孩子学会在写作业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掌握学习策略。这些教师还为家长提供帮助,指导他们如何帮助孩子完成作业,为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支持。图书馆也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置作业辅导热线,提供校外学习支持。流动儿童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即时通讯工具向馆员、外聘教师求助,辅导教师在固定的时间段提供在线答疑。可以在网站上开辟作业热点问题板块,发布各种考试的在线模拟,供孩子自学使用。
3.4 关注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公共图书馆在关注流动儿童成长的同时,也要关注流动儿童身后的家长。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鼓励流动儿童父母增加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和感情投入,并在行动上成为孩子的榜样。图书馆可以开设一个面向区域内所有父母开放的“父母中心”,举办家长培训研讨班,打破流动儿童父母自我保护的疆界,让家长现身说法,传授育儿经验,以互相教育、自我教育的方式,交流探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强化自身的教育责任,提高与子女的交流沟通能力。鼓励家庭间联谊,通过组织家庭联盟聚会的方式,推动流动儿童及父母平稳融入当地文化。还可以开发专题数据库,定制技能培训信息,开展电脑培训、家政服务培训、法律知识、求职就业、卫生保健、美容美发培训及讲座,与周边企业一起搭建平台,为流动儿童父母提供最新、最准确的就业信息。可以组建网络专用聊天群,以网络为平台,搭建“温馨小屋”,帮助流动儿童父母排解心理压力,感受真情和力量,树立积极长远的人生目标,汲取更多的精神养料,以保证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1]刘维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超6000万[N].人民日报,2013-05-11(4).
[2]袁振国,吴霓,田慧生,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11.
[3]刘杨.流动儿童社会处境、发展状况及影响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90.
[4]王毅杰,高燕.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1.
[5]崔苏,温凌云.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多元合作模式探讨[J].图书馆研究,2014(4):61-64.
[6]卢家利.国际图联青少年图书馆服务指南及对我国的启示:有关国际图联的研究之九[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34):22-24.
〔责任编辑:卢 蕊〕
Public libraries and services for the grow th ofm igrant children
CHEN Xiao-lin
(The Curator's Office,Public Library ofWuzhong,Suzhou 215128,China)
Along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and migration movement,the issue of trailing children has drawn a lot of attention.The aspects of integration into social life,the realiz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guiding of family education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healthy growth ofmigrant children.Migrant children have a growing demand for learning,living,psychological issues,etc.Public libraries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building a platform for the improvement ofmigrant family in educating children,and of their children's social integration,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and to strengthen the self-learning ability.
migrant children;public libraries;growth;services
G258.2
C
1008-8148(2014)04-0051-04
2014-05-28
陈筱琳(1977—),女,江苏南通人,馆员,主要从事图书情报学、图书馆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