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物质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4-02-05 11:54:40宋长满史宝娜周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白头翁拮抗剂溃疡性

宋长满 史宝娜 周丽

1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2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P物质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宋长满1史宝娜2周丽1

1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2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目的对P物质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经DNCB涂腹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P物质注入到大鼠脊髓。结果P物质可诱发结肠炎,经P物质拮抗剂与白头翁汤处理后可以使P物质致结肠炎的作用得以减轻。结论P物质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具有显著作用。

P物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大鼠;免疫荧光双染

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UC)为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目前对UC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临床表现以炎症或溃疡为主,会对直肠、远端结肠造成累及,可向近端扩展,直至遍及整个结肠。近几年诸多研究显示[1],神经源性炎症参与了UC的病理生理过程。P物质(SP)为前速激肽原A(PPT-A)基因的一种产物,通过对神经激肽1型受体(NK-1R)予以激活而发挥作用,为神经纤维与炎症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介质,会引起血浆外渗。本次研究中出于对P物质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展开了以下动物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SD大鼠96只,雌雄不拘,体重200~280 g。

1.2 实验药品

2,4-二硝基氯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P物质(sigma公司)。荧光素TRITC(罗丹明)NK-1R拮抗剂spantide(北京中杉金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定义为UC模型组,假模型组,拮抗剂组,白头翁汤治疗组,每组24只。UC模型组:2,4-二硝基氯苯法建立UC模型;拮抗剂组:制模成功后经尾静脉注射NK-1R拮抗剂spantide(0.00125%)0.5 ml,其他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白头翁汤组:在制模后以白头翁汤每日灌胃二次(1 ml/100 g),其他组灌等量生理盐水。一周后剖杀取材。采用双抗夹心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大鼠结肠组织中TNF-a水平及P物质含量;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K-1R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组织定位;按试剂盒说明进行结肠组织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含量测定;大体及镜下观察结肠病理学改变。

2 结果

在UC的病理过程中,P物质发挥作用是因其与NK-1R结合,阻断P物质路径,从而达到对UC的治疗效果;白头翁汤可以通过特殊路径,将病变结肠中的NK-1R的表达下调或减少P物质的含量,达到对UC的治疗效果;通过将TNF-α与P物质进行相关性检验,证实两者间具有正相关性,从而推测两种物质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产生,促进了UC炎症程度的正相关性放大。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又被称作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为原因不明的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一种[2]。病变主要发生在直肠、结肠黏膜、黏膜下层,表现出现在连续性非节段性分布,其中直肠、乙状结肠受累比较多见,偶尔会累及到回肠末段。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为主,里急后重。UC的发病可缓渐,也可突然发生,大部分患者会反复发作,病程呈现为慢性经过,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3]。当患者发生溃疡性结肠炎时多数存在自身免疫、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等免疫机制异常现象,目前临床中普遍认为免疫机制异常为发生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但对免疫反应的促发以及免疫机制异常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4]。近几年关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药物治疗的研究不断增多。

本次研究中对P物质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中以P物质为主要指标,通过设定SP受体拮抗剂组和白头翁汤治疗组来观测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SP和TNF-α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来探讨UC的发病机制。目前已知白头翁汤能降低UC大鼠病变结肠组织中TNF-α水平,对UC起到治疗作用,而未知的是,SP受体拮抗剂是否直接或间接降低UC大鼠病变结肠组织中TNF-α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白头翁汤对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SP水平是否有影响。通过对P物质与TNF-α的相关性检验,来探讨二者的关系是本实验的创新点。

综上所述,P物质可诱发大鼠溃疡性结肠炎,P物质拮抗剂以及白头翁汤均可实现减轻UC大鼠P物质致结肠炎的作用,UC大鼠病变结肠组织中的TNF-α对UC起到治疗作用,但对于SP受体拮抗剂是否直接或间接降低UC大鼠病变结肠组织中TNF-α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白头翁汤对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SP水平是否有影响还不可知,需展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1]苗新普, 欧阳钦, 韦红. 5-LOX和NF-κB P65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1, 13(3): 443-444.

[2]陈晓敏, 张燕华, 吴跃龙. 肠易激综合征结肠黏膜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变化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 13(3): 91-93.

[3]陈晓敏, 张燕华, 毛峻岭, 等.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和肥大细胞的变化[J]. 胃肠病学, 2008, 12(4): 133-135.

[4]王倩, 范文涛, 周永学. 硝菔通结颗粒对老年便秘大鼠肠组织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含量的影响[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21(3): 675-676.

R574.62

B

1674-9308(2014)04-008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4.053

猜你喜欢
白头翁拮抗剂溃疡性
白头翁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对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意义
IVF-ET拮抗剂方案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扳机后的黄体支持
想改名的白头翁
科学启蒙(2014年4期)2015-01-19 06:02:59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7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