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皓怡
关于中国养老模式的几点思考
郑皓怡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养老体系,天子垂范,从礼仪上、物质上、制度上为居家养老提供保障,奠定了中国古代尊老养老的基础,然而作为封建皇权的产物,其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缺陷如难以保证实施、惠及人口少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结合当前中国养老现状为当前我国养老政策的制订提出几点建议。
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年齿部;养老政策
“中国式养老”是当今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1999年中国进入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短短10年,中国老年人口就增加了5000万,超过江西省的总人口。全国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从现在9个人中有一个发展到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与此同时,“失独”家庭,留守老人,啃老族,养老保险的缺失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不断挑战中国的养老体制。一边是激增的老龄人口,一边是严重不足的养老资源,使得“中国式养老”成了越来越多人的一块心病。这其中不止是老年人,还有赡养老人的年轻人,更有关注社会民生问题的专家学者,在这种情况下,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政策制度,使老年人口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妥善照顾成为当务之急。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中国人就推举德高望重的人作为部落首领,而各种劳动技能和生产生活的经验又正是通过在老幼之间的一代代口头相传得以延续下来。因此,年长者在部落中的地位也就极其重要。应该说,尊老的传统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形成。这应该是中国尊老思想的早期萌芽。《礼记·祭义》:“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年者。年之贵於天下,久矣,次乎事亲也。”[1]p46633可见上古三代养老已成共识,更可见尊老乃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以家庭养老为主,一家之内,晚辈负有不可推脱的养老义务,而国家也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主要是减免老人及其子孙的赋税和徭役。国家甚至还通过授官赐爵、赏赐财物以确保老人安享晚年。
1.统治者以礼的规范和秩序为行为准则的尊老思想
《礼记·王制》篇有:“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2]p187官员到了五十岁,有才德的便能得到大夫爵位;六十岁就不到学校当学生;七十岁即可移交工作退休。曲礼上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1]p46630大夫一级的官员到了七十岁,就要把职务上交而退休。假如国君不许可谢任辞去,就一定要赏赐他凭几和拐杖;出门办事由妇女扶持照料;往四方远地,乘坐安稳小车。又《礼记·祭仪》有:“朝廷同爵则尚齿。七十杖于朝,君问则席,八十不俟朝,君问则就之”[1]p46633朝廷上凡爵位相同的,就以年龄大的为上;七十岁的官员可以扶持手杖上朝,国君有所咨询,就要为之铺设席位;八十岁的官员,不等候早朝,国君有所咨询,便亲至其家就问。“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2]p187朝廷官员到了七十岁,早朝见君后就退下,不等议事完毕;八十岁的退休官员,天子每月派人去问候;九十岁的退休官员,天子每天派人馈送食品。“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1]p46738,人到了八十岁,如果国君派人来馈送慰问,跪下一次磕两头就行了,九十岁的人,无须亲自接待君使,让人代替接受即可。另外,七十岁的退休官员,没有大事不入朝面君。倘有大事而入朝,国君必定要先同他揖让,然后再揖在朝的卿、大夫、士,“七十者,不有大故不入朝。若有大故而入,君必与之揖让,而后及爵者。”中国历代帝王均宣扬以“孝”治天下,统治者以礼的规范和秩序为行为准则的尊老思想,无不是率先垂范的典型。
2.民间敬老养老传统
中国民间的养老敬老传统传袭千年,主要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但是政府也会在民间举行一系列的养老敬老仪式以垂范民众,其中最隆重的要数乡饮酒礼。“乡饮酒礼”亦称“乡饮酒”。周代乡学三年业成大比,考其德行道艺优异者,荐于诸侯。将行之时,由乡大夫设酒宴以宾礼相待,谓之“乡饮酒礼”。根据乡饮酒的礼仪,“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1]p46631养老礼的举行是较为频繁的。“凡大合乐,必遂养老。”据此知,天子视学必大合乐,亦必伴随养老之礼的举行。而天子例行的视学,在《礼记·月令》中有两次:一是仲春之月上旬的丁日,“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二是季春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2]p205可见乡饮酒礼一年至少要举行两次,亲乡饮酒礼的宗旨在于“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虞夏商周之养老礼及周代与养老尊老有密切联系的乡饮酒礼、乡射礼均在学校举行。《礼记·王制》篇有:“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2]p186《礼记乡饮酒礼》“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其中的“东胶”疑即《礼记·文王世子》中“东序”[3]。而序、庠、学皆学校之异名,据此可知乡饮酒礼皆于学校中举行,学校是推行教化的基地,礼仪与此举行,明显带有为民垂范的思想。事实上,上古学校的名称即来源于尊长养老。“庠者,养也。……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序者,序长幼也。”可见“庠”就是养老,“序”就是尊长。学校之设立,本就为了养老,可见国家对于养老工作的重视。自古“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传统时代的“国”即是扩大了的“家”的概念,模拟的也是家庭中父子的伦理,一个在家力行孝悌之道的人必然将君臣父子之道推而广之贯彻于工作之中,能为君死力,为国尽忠。
1.减免徭役:徭役是古代官方规定的平民(主要是农民)成年男子在一定时期内或特殊情况下所承担的无偿社会劳动,一般有力役、军役和杂役,历代以来,繁多而苛严,但对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老年人有所优待。《礼记·王制》记载 “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1]p46725-46727五十岁即可免除兵役,六十岁则可连力役也免除。同时为了让老年人能有人照顾,其家属亦享有免役特权,“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1]p46738即八十岁的老人,可以有一个儿子不应国家征召,免服官役;九十岁的老人,其全家都可以不应征召,照看老人。这有效地提高了人民养老的积极性。
2.减免刑罚:《礼记·王制》篇有:“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1]p46630八十九十岁高龄的老人和七岁以下的孩子即使犯罪也不负刑事责任。这一点与我国现行的宪法亦有相似之处。
《周礼·地官》有:“大司农之职,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1]p46635《礼记·王制》篇有:“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2]p186可见国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老人有不同的物质上的优待。中国古代养老一向以家庭养老为主,在生活中,国家也对年轻人提出要求,要他们尽量保证老年人吃饱穿暖。,“五十异粮,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离寝,膳饮从于游”;[2]p187五十岁的人可以吃细粮,六十岁的人隔一天可以吃一次肉,七十岁的人一餐可以吃两样菜,八十岁就可以经常吃点好东西。九十岁的人饮食都不离开寝室,不能单独出门,这就需要有人全天看护。因为老人身体机能逐渐衰竭,“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2]p187拐杖是老年人的象征,“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2]p187因为人的衰老从五十岁开始,必须依赖拐杖以行走。古代国家给老人颁发手杖以示尊重。《周礼·秋官》有:“伊耆氏共王之齿杖。”已有国家赐予老人手杖的记载。《汉书·礼仪志》则有著名的《王杖诏书》:“岁八月,民年八十赐玉杖,端以鸠为饰,鸠者,不噎之鸟,欲老人不噎。”[1]p46737这不仅希望老人吃好喝好,更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另外,《礼记》也记载了当时在日常生活中有关敬老的行为规范,涉及衣食住行,处处体现敬老的风尚。《礼记·曲礼》篇有:“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同长辈商量事情,一定要操持手杖,凭几去,长辈有所询问,不要自以为是,不谦让就回答是不礼貌的。“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五人同坐,要为年长者单独提供一个座位,注重将孝悌之道推己及人,维护长幼尊卑之序。注重培养儿童的尊老思想:“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1]p46630长辈牵着孩子走路,孩子应双手捧着长辈的手,在长辈身旁或身后,长辈俯身跟孩子说话,孩子用手遮挡住自己的嘴回答。走路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想踰,轻任并,重任分,斑白者不提挈。”[1]p46635行路时,不能同年长者并肩,陪同兄辈的年长者要错肩雁行,陪同父辈的年长者要跟随其后;见老人来了,车和行人就要避让;不让头发花白的老人挑担或负重走在道上,将敬长之道实行于道。古人最重视“礼”,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参加各种仪式,但是对于老人,繁琐的仪式也可以减免。《礼记·王制》有:“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十齐丧之事弗及也”“七十致仕,唯衰麻为丧。”[2]p187老人到了六十以上便可不用陪伴客人,七十岁不用长期服丧,因为丧期的各种禁忌对健康不利,八十岁不用参加丧礼,怕老人过度悲伤。而老人自己的葬礼则需要在其在世时就着手准备:“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唯绞、紟、衾、冒,死而后制。”[2]p187古人养老最重视生养死葬都依礼而行,葬礼是老人最关心的事情之一,总要自己看着才能心安,于是在父母老之将至之时便要时时为其修理葬具,让老人也参与,征求他们的意见,好让他们安心。
1.天子垂范自上而下尊老养老
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历史源远流长,《礼记·祭义》有云:“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年者”。[1]p46633此外,周代有五项体现天下重大政教的典礼:“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食三老、五更于大学,所以教诸侯之弟也。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耕藉,所以教诸侯之养也。朝觐,所以教诸侯之臣也。五者,天下之大教也。”[2]p187将孝悌之道推广到地方,而各地乡镇皆推行养老的乡饮酒礼,又使得孝老爱亲的教化普及与民间。可以说,先秦奠定了中国古代孝道的基础,以后历代莫不以孝治天下,自古忠孝两难全,在异族入侵或是使君篡位建立的王朝中,哪怕前期不能强制推行“忠”也势必强调“孝”,安抚高龄,以此来笼络人心。
2.被统治阶级利用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中,“孝悌”的观点对养老制度发展的影响最大,而“孝悌”一直历来都被统治阶级作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手段。历代帝王谥号多以“孝”字开头,以示推行孝道之决心,从上古的尧、舜、文王、武王均被塑造成为孝子的典范,甚至连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也要在其佛本生故事里加上《父母恩重经》,足见“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从汉代的《王杖诏书》,到唐代表彰的“天下第一家”,再到清代的“圣谕十六条”,“百善孝为先”成为对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正是因为“孝悌”起到了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特殊作用,养老也作为孝悌的重点被推上了前台,成为推行民间教化的工具,染上了强烈的政治色彩。
3.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
真正意义上的敬老尊贤,不但体现在解决老人的温饱问题,更主要的是体现在通过代表人物的工作,给予他们社会上的崇高地位,重点在于“敬”,否则便是孔子所说的“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历史上充分重视老年人的治国经验和政治生活积累,无论是家中的“族长”,还是乡里的“三老”,“里老”都选用年高德劭的老人担任基层的领导,利用其声望来执掌人民教化。老臣出入朝廷,天子都要行礼,悉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还要定时馈赠礼品亲自看望,地方上的长老则可以享有爵位,建言献策,选拔人才,监督官员的特权。
由于深受儒家学派“民本”、“仁爱”观念和大同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养老思想与制度的发展和实践对于逐步树立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由于统治阶级的努力,它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甚至掩盖了尖锐的阶级矛盾,使得封建社会得以长足稳定的发展。但是,受到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中国古代养老思想与制度也暴露出了它的许多缺陷甚至是弊端。
首先,其一直是皇权的恩惠[4],作为巩固江山笼络人心的一项“民心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施舍性,暂时性,表演性,其本质还是出于统治的目的,推行的力度则相差巨大。
其次,这些制度仅见于记载而真正推行的情况则少见于史册,国家对于高龄优待的年龄门槛又定得很高,很多都要等到80、90岁,而古代人均寿命很短,惠及人口少之又少[4]。如果仅靠家庭养老,以当时的物质水平,要想实现诸如“庶人耆老不徒食”[2]“七十者衣帛食肉”实在很困难,普通百姓丰年都不能保证丰衣足食,荒年更不免流离失所,卖妻鬻子,怎能保证老年人特殊待遇。可以说,上诉所引的《礼记》、《管子》等史书对于养老提供了一整套制度上的借鉴,但并不能作为古代养老的真实情况来考察。
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养老思想与制度的这种特有的发展历程,才使得直至今日我们仍然习惯于家庭养老这种传统模式。而且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人均资源严重不足,在社会福利方面长期分配不均,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还将主要实行家庭养老的模式。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养老模式和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传统养老方式的存在,但同时也必须探悉出它的利与弊,取其精华,结合现代西方先进的养老制度,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真正造福于全体国民的养老制度。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特点是低生育率和高社会福利,其养老政策相应的是老年人相对独立,对家庭养老依赖小,养老产业专业化程度高,相关法律法规相对完善,同时高社会福利决定了公民经济负担小,可以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护理等。特色是多用互助模式,老人有较大的自由空间,保持较大的尊严,设施更人性化。诸如香港的“社区养老”模式、法国的“互助养老”模式、美国的“以房养老”模式、丹麦的“自助养老”模式、北欧的“异地养老”模式、日本、新加坡的“老年公寓”模式等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比之下,今天的中国养老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高龄少子化的日益严重,社会养老制度不健全,养老院资源不足。一边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边是养老体制的缺失,随着“常回家看看”立法的争论,老人蜗居异乡井下的遭遇,还有各地层出不穷的老人死在家中许久没人发现,儿女分家纠纷遗弃老人,养老院虐待老人等事件,更多的是子女远在外地,将老人丢给保姆,或者只给钱,不回家探望,孤独成了中国老人的常态。老年人的生活急需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在当今的中国,以“拥有健康身体”为首要保证,与“有充足的金钱储备”、“有适合自己的地方养老”、“有家人陪伴”、“生病了有人照顾”,构成了养老必备的五大条件。老了以后,“没有足够的金钱看病”、“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生病或不能自理时,没人照顾”,是国人最担心的三大问题。这都说明了现代养老不能只局限于老人衣食无忧,更要重视老人的身心健康。
据国务院制订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报告: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
然而,我国当前的养老体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家庭养老的功能日益弱化。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失独”、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加之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和生活节奏加快,中青年一代正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照护老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力不从心。
其次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
我国尚未形成覆盖全民的社会福利体系且养老资源分配城乡,区域间严重不平衡。公民退休前所从事的职业与其所处地区发达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所能享有的退休待遇。而我国长期实行的“双轨制”养老金体系则将养老金分成四部分[5],即包括“体制外”的“新农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职工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三类以及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等“体制内”的不同体制,四类之间,特别是体制内外差别巨大,形成了巨大的养老鸿沟,可以说前三种老人领取的都只是基本养老金而只有第四种才可以享受真正“退休金”。难怪很多人感慨道:“同样是为社会贡献了一辈子,到老生生被分为四等人。”
其三是我国现行的养老金制度不合理,历史欠账多,城乡一体化改革困难重重。
目前我国长期实行养老金制度,现在大批领取养老金的人恰恰是之前没有缴纳的人,实际上是靠着在职人员的缴费养老,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已造成了巨大的养老金缺口,加之人口严重老龄化,能否保障养老金继续实行增量改革,将来会不会出现“年轻人养不起老年人”的现象,还不得而知。今年开始实施的“小并轨”即逐步实现“新农保”与“城居保”合并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和“职工保”实现“十连涨”,逐步向事业单位靠拢已经迈出了一大步,然而由“兜底”到“公平”的“大并轨”,则必须克服强大的既得利益者压力,困难可想而知。
当前的形势下,应付中国式养老困境,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其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筹城乡资源分配,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同时发挥市场作用,开放社会养老市场,逐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网络,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等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兼顾全体老年人的养老体系。加快统筹城乡的“大并轨”模式力度,让公务员缴纳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享受同样的养老金待遇,这样既可以弥补缺口,又可以兼顾公平。[6]
其二是推行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向配合的模式,开创社区养老与互助养老等新模式。建造中国特色的养老社区上应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方面,社区必须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设施与硬件配套,社区乃至老人居住的空间必须是特别为老年人设计、符合老年设计规范的居住设施和服务;另一方面,提供适合老人养老的健康环境以及为老年人配套的软性服务。当前还是应该以家庭养老为主,在养老院等公共养老机构也可以模拟家庭环境以适应中国老人的传统思想。
此外还要在全社会营造敬老孝老的氛围,每个家庭都先把自己的老人照顾好,才能推己及人。另外老人在养老的过程中绝不是被动的,不能只注意到保证其物质生活,更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俗话说:“家有一老,犹有一宝。”老人的价值不能因为其不是壮劳力而削弱,他们是一个国家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维护者与见证者,给老人提供更多发挥余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生活热情,不要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年轻人的负担,不仅养其“身”更要悦其“心”。
目前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尚不发达的经济以及延续千年的传统生活方式与家庭伦理决定了我们还不能实现发达国家的无差别养老,但是同样不用像古代一样完全依赖于家庭养老模式,只有继承古代敬老爱亲的优良传统,兼采西方保持老人独立性,人性化的措施,借鉴古今中外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同时结合当前国情,才能制订出真正适合中国人的养老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1] 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年齿部[M]. 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 王文锦译解. 礼记译解[M]. 北京:中华书局, 2003.
[3] 周斌. <礼记>、<周礼>所载尊长养老礼仪与制度[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56.
[4] 陶慧慧. 浅析中国古代养老思想与制度[J]. 科技信息, 2008(9):422-423.
[5] 王德民, 田亮, 张忆耕, 等. 民生问题考验五大部长[J]. 环球人物, 2014(6):42-43.
[6] 邓璟. 日本:靠什么来养老[J]. 中国社会工作, 2014(1):53-55.
Reflections on China's pension model
ZHENG Hao-yi
(N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Even in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there were a set of providing policies in China, the emperors set a good example and provided formal material and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for the providing at home. It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tradition of providing. However as the product of old institution, it inevitably had limitations, such as it was difficult to put and poor coverage. This paper intends to treat Chinese ancient providing policies with developed eye, introduce other foreign providing models and give some advice for today’s providing policies.
Collec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Books;providing policies
D669.6
A
1673-1417(2014)03-0030-06
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4.03.0007
2014-04-03
郑皓怡(1990—),女,福建漳州人,南开大学在读研究生。
(责任编辑:马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