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

2014-02-05 06:02冯莉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思想

冯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手机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

冯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手机媒体时代,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的性、教学现实性和“社会本位”与“主体本位”的矛盾。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手机媒体时代对教师的自身魅力、教师教学水平、课程网站内容、大学生新媒体批判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课程组老师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进行了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将手机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和开发微型教学资源的新探索。

手机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2012年,新媒体前沿报告披露,在全球数字媒体用户中,手机媒体用户占第一,其次为互联网、数字电视、数字报纸用户,而学生绝对是手机媒体的支持者。手机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上网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手机媒体正在日益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挑战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一、手机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矛盾的新变化

手机媒体因其交互性、便携性、快捷性等特征迅速、广泛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手机使用状况调查”中,笔者发现,在课堂上,超过70%的学生会使用手机上网浏览网页、上微博、阅读电子小说、看电影、发短信、玩游戏等,50%左右的学生会使用手机30分钟左右,更甚者个别学生把政治课变成了玩手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当代大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一直受到中央高度重视。事实上,在手机媒体的冲击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

1.手机媒体加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的与学生认知的冲突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是用科学的理论分析社会热点、难点,引导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主动感知世界、思考世界、探索世界,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想,学会读写,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90后大学生在摆脱高考指挥棒限制之后,渴望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面对教材内容有许多似曾相识的政治课,他们难免会产生疑问:“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在学德育课,到大学还有必要学习吗”?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中流传着“考试论”、“无用论”、“做官论”等观点[1],这难免使大学生对政治课产生了抵触排斥的心理,甚至拒绝记忆,拒绝思考。恰好,手机媒体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使他们不用记忆,不用思考,可以瞬间查询到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的答案和要求撰写的论文,用“复制+粘贴”的方式完成了作业。大学生把认知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托付给了手机媒体。

2.手机媒体可能会放大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当代中国在现代化和本土化转型过程中,显现出鲜明的两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即“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包含痛苦相伴”[2]。针对这些社会现实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维客观分析、正面引导,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然而,手机媒体的开放性,各类有关经济主义、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报道充斥主流网站,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传统价值崩塌和普遍物化的“病态社会”,也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应性问题。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心智还不够成熟,他们宁愿相信网络内容,而不愿意相信老师的解读。

3.手机媒体凸显“社会本位”与“主体本位”的矛盾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秉承了“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反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其目的是为社会服务。“社会本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观要求学生追求崇高目标,塑造理想人格,思考人生价值、民族命运,对社会的发展是重要和有益的,但忽视了人的个性、个人的社会地位,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这样的疑惑:老师讲的大道理我都懂,可与我有何关系呢?手机媒体提供的通俗的、浅显的、易懂的大众文化,恰好代表了学生的个性,表现了他们的个性爱好。面对海量的形象、直观、浅层次的东西和现实生活中的肤浅而平庸的生活模式,大学生更愿意将个体的价值追求定位于轻松舒适、娱乐消遣的感官文化,拒绝思考深刻的人生价值、理想信念,因而继续在手机信息中寻找他们的精神慰藉。

二、手机媒体时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新要求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很多学校开展了课堂禁手机,挑战零流量的“脱网活动”。刚开始同学们积极性很高,事实上,在执行的过程中很难坚持,并且出现了无手机的并发症,如学生睡觉、看课外书、闲聊等情况,同样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课堂文化的传播者和手机作为媒介文化的传播者存在着博弈,在这场博弈中谁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谁就是赢家。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手机媒体时代对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能力、教学环境、学生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自身魅力,吸引学生从网络回归课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3]大学生之所以对思想政治课教育较为抵制、甚至反感,究其原因是过于直白的说教。手机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会使用网络语言,学会用学生的语言与学生沟通;也要学会使用微博、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与学生交流沟通,用生活化的语言解决学生思想上的疑难点,消除学生理论上的困惑;教师还要用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优雅的举止,言传身教地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转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上。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维提升,提高教学水平

目前,高校教师已经普遍采用音乐、视频、电影、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改进传统教学方式,仍很难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如何将教学的重点由“教”向“学”的转化?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充分备课,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做好角色转换,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绩的评定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和参与者;三、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教师能够把手机媒体传播的表现形式、语言风格创造性地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

3.依据大数据分析,创建务实高效的网络资源平台

目前,各地高校都创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课程网站。事实表明,这些课程网站除了老师自己使用外,学生基本不登陆,尽管个别老师强制要求学生登陆,学生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已,并不浏览老师精心准备的内容。寻其原因,在建设课程网站之前,老师预先设定了一个立场,其实并不清楚学生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想知道什么。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了可能。学校根据学生每天手机登陆的人人网、百度贴吧、QQ、飞信、微博等经常登陆的网络平台,利用云计算,进行数据分析,预测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和思想动态;结合数据结果,从而把握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是什么,进而开发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微视频、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上传课程网站,供学生自主学习。

4.积极引导,培养大学生新媒体批判意识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不可能随时处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之内,增强其自身的新媒体素养才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举。[4]被手机媒体正包围着大学生,他们不仅“会用网”,更要懂得“为什么要用网”和“怎样正确用网”。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面对手机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看待问题容易主观片面;面对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以及各种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和消极的思想文化,很容易加入围观、起哄的行列中。手机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需要懂得新媒体技术、技巧,主动把握新媒体言论引导权威,占领新媒体舆论阵地;还要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引导大学生了解事件真相,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加新媒体素养教育内容,培育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让大学生在学会利用新媒体的同时,明了利用新媒体需要遵循的基本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具备理性对待和分析新媒体信息的能力,形成独立的新媒体批判意识。

三、手机媒体时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新探索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通过手机媒体获取更丰富优质的资源提供了可能,也为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可能。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我们采用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把手机媒体引入课堂教学环节、开发微视频教学资源等探索,以提高手机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1.以手机媒体为平台,采用“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老化周期急剧缩短,学生的学习不单单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手机媒体为大学生随时随地获取新知识提供了可能,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和创新能力,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我们采用“教学并重”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学生特征、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评价等六个要素设计教学过程,将教师的活动、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媒体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丰富的网络资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表现手法展现在课堂教学中。在手机媒体背景下,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突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呆板、枯燥的教学形式,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既注重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同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丰富教学手段,把手机媒体引入课堂教学环节

既然利用手机媒体获取资源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教学中笔者大胆把手机媒体文化传播引入课堂教学环节。围绕每个理论课教学专题,教师都会设计2-3个问题,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堂汇报讨论。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专题学习中,我设计了三个片段:1、让学生阅读《令人担忧,不读书的中国人》,结合文后图片,请同学们分析手机和鸦片的危害性,进而分析鸦片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2、让学生阅读《为奴隶的母亲》,请同学们分析造成母亲为奴隶的原因。3、让学生阅读《朱德戎马几十年身上为何没有伤》并分析原因。要求同学们借用手机查找资料,课内讨论汇报。同学们对这一教学主张很惊讶,进而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用“疏而非堵”的教学手段把同学们课内偷偷玩手机转为名正言顺使用手机,实现了手机媒介传播和课堂文化传播的合作和谐。

3.开发微型教学资源,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

时下,手机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主要途径,在此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要抓住学生喜欢上网、乐于上网的特征,开发突出思想性、知识性和符合学生思想特点、学习兴趣的微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碎片化的学习要求。如:根据教学重、难点,教师把每个教学专题设计为若干“微”专题,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时代背景、解决方案,拍成微视频、微型电子教案上传到课程网站,提供给学生在手机上进行阅读,从而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同时,老师在微专题中提供相关信息和背景材料,引导学生通过留言、点评、提问等方式,将讨论和研究引向深入,进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想状态。此外,结合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课程组老师结合每个教学专题和内容延伸设计了2-3个微视频,满足学生手机媒体时代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并以此引导一批热点“微”话题,营造一批“微”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1]孙凤君.理性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11):58.

[2]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J].社会科学研究,2008,(4):2.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84.208.

[4]陈应琴.新媒体:考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N].中国教育报,2011-3-7.

(责任编辑:娄刚)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ory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Era of Cell Phone

FENG Li
(Huai-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Huaian 223003,China)

The era of cell phone intensifies the purposivess of educati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the actuality of teaching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social standard”and“subject standard”.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such course,various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such as teaching’s charm,teaching ability,teaching content,etc.;futhermore,the teacher group innovates the teaching idea,devices informational teaching and introduces cell phone media 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cell phone media;theory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effectiveness

G711

A

1009-3583(2014)-0095-03

2014-08-16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3JSJG303)阶段性成果

冯 莉,女,江苏沛县人,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思想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