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红
(黔南州水利局,贵州 都匀558000)
(责任编辑 张培虎)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南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属于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地带。全州总面积26 193 km2,山地丘陵占91%,岩溶地貌比例达81.3%,生态地位十分重要。2010—2012年通过水土保持普查建立了黔南州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全州耕地48.03 万hm2,坡耕地20.02 万hm2。由于坡耕地土质疏松,土层浅薄,保水保肥能力差,加之耕作粗放,因此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黔南州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之一。本文根据水土保持专项普查中对已建梯田及坡耕地利用的调查资料,对黔南州坡耕地的利用和治理进行讨论。
黔南喀斯特山区坡耕地的特点是石多土少、土地贫瘠、入渗强烈。由于地表和地下构成的二元水土流失以及长期的溶蚀作用,地下孔、裂隙发育,地下相对流失量一般在60% ~90%之间,不纯碳酸岩区多低于70%,喀斯特地区地下水系相当发育,降水、岩溶水、地下水之间转化迅速,地表水大量漏失。坡耕地土层薄,土壤储水能力低,持水抗旱能力差,工程性缺水严重。
不同坡度造成的侵蚀程度不一样,为了更好地了解坡耕地状况,以便对其进行合理治理和利用,一般按坡度进行分类,其划分结果见表1。
土壤质地直接影响土壤蓄水性、透气性和保肥性。砂页岩发育的坡耕地约占耕地面积的30%,该类岩石上形成的土壤通透性强,保水保土能力适中或较差,土壤颗粒聚集力弱,在降水强度大、覆盖差时极易产生水土流失。
泥质岩类发育的坡耕地土壤都为黏土,约占坡耕地的20%。其上形成的土壤比较黏重,蓄水保水性能好,但通透性差,易产生地表径流,冲刷土壤,导致水土流失。
表1 黔南州坡耕地按坡度分类情况
碳酸盐类发育的坡耕地约占耕地的50%,该类母岩上发育的土壤质地黏重,易产生地表径流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有的地方遭冲刷后基岩逐渐裸露,甚至出现石漠化。目前全州石漠化面积已占总土地面积的29.4%左右,严重影响生态建设。
黔南地区多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低山丘陵,坡上为石质坡地,多为次生的林、灌木及裸岩;坡腰为土石质坡地;坡底平地较少,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41.68%。
随着经济发展,开发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平地及坡度较缓的肥沃土地不断被占用。为保证基本农田,近年来国土部门实施了“占补平衡”政策,不断将坡度较大的坡耕地划为基本农田或将未利用地如荒草地等开发为耕地,提高了坡耕地的使用率,但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致使坡耕地石漠化现象凸显。
全地区坡耕地耕作管理比较粗放,还处于传统耕作习惯的顺坡耕作阶段。普查发现,近20年来通过“以粮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石漠化治理”、“坡改梯试点工程”等实施的坡改梯约4.72 万hm2,仅占应治理面积的25%,平均每年治理0.23 万hm2,治理速度缓慢。
野外水蚀调查发现,坡耕地有石埂和土埂之分,多配套建设有截排水沟、蓄水池、作业便道、田间沟渠等,但由于来水不足,这些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利用效率不高,不能解决灌溉问题,以致梯田的增产效益不太明显。
坡耕地是山区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支撑和保障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的重要功能,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因此,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对加强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粮食产量,加快山区小康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须采取行政、技术、经济等综合措施才行。
要搞好坡耕地治理,首先要做好治理的规划和分类,并以此确定坡耕地的退和留。坡耕地治理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的工程,既需要国家及上级部门的政策倾斜和资金的投入,同时也需要地方上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投资积极参与,并明确坡耕地的整治权、使用权等,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民治理的积极性。
黔南州在坡改梯工程实施中,多以工程措施为主,今后要加强生物措施的实施,以弥补工程措施的一些不足。在坡改梯后再配合农业耕作技术的应用,如平衡施肥、培肥改土、旱地绿肥聚垄免耕、轮耕等可提高土壤防蚀保墒能力、增加作物产量。只有多种措施合理布设、合理搭配才能从技术上为坡改梯提供有力的支撑,增加综合治理的效果。
在有了良好的行政服务和技术支撑的情况下,要想加快坡耕地的治理速度,就需要增加投资,而黔南州经济落后,靠地方财政投入很难提高治理速度。因此,各地要在国家及上级部门的政策倾斜、资金投入扶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坡改梯工程的实施,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老百姓能够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