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下专业化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思考
——以《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为例

2014-02-04 12:00:49杨红芸张丽玲李秀普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稿源遗传学科技期刊

■刘 华 杨红芸 张丽玲 张 谦 李 岭 李秀普

1)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辑部,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校区, E-mail:54liuhua@163.com2) 《华西药学杂志》编辑部,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四川大学华西校区

2012年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这引起许多科技期刊工作者的热议[1],也有不少期刊编辑部联系自身条件对改制提出应对策略[2-5]。尽管编辑部改制与否、如何改制尚无最终定论[6-7],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体制改革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要解决现行科技期刊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现状。专业化科技期刊要在市场化环境中做大做强,除了政策的扶持与引导,期刊自身应做哪些方面的努力?笔者以所在的《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为例做一探讨。

1 期刊基本情况

医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生、流行、诊断、预防、治疗和遗传咨询等中的作用机制及其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专业小且精。《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专业化科技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医学遗传学和人类遗传学以及有关领域中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技术方法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从事医学遗传学工作的各科医师,计划生育工作者、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有关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杂志从1984年创刊至今,已逐渐成长为国内医学、卫生核心期刊之一,被美国《医学索引》(IM)、《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及荷兰《医学文摘》(EM)收录,是目前代表我国医学遗传学水平的权威杂志之一。杂志目前为双月刊,全国期刊发行量约2000册。编辑部隶属于四川大学,有编辑人员6人。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有着专业化科技期刊固有的局限性。

2 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经济因素

长期以来,科技期刊编辑部都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编专业书”的简单生活。我刊编辑部隶属于学校,由其补贴办刊经费,保障人员的工资福利,编辑部收入只需能够支付印刷费用即可,这种状况使得编辑人员更专注学术质量,而对期刊经营一片茫然。另一方面由于我刊自身专业性强、读者面窄、发行量少,广告客户也少,收入主要靠收取版面费[8],因此笔者把经济因素排在影响我刊生存与发展的首位。转企改制后以何生存?能否自力更生?而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否兼得社会效益?解决这些难题需要编辑人员理念的彻底转变及积极性的调动。

2.2 期刊质量

科技期刊的质量问题是老生常谈了。科技期刊的质量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而学术质量又是期刊的核心质量,因此吸引高质量稿源弥为重要。到2009年年底,中国科研人员数量及发表的论文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其质量却差强人意。《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创刊近30年,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已有较强的影响力,学术质量应该是较好的,编辑部也很重视编辑质量,但近年来好的稿源也流失严重。究其原因,最主要与国内Sci、Ei文章的政策导向有关,这种现实情况编辑部是无法改变,只能尽量寻找其他突破口。笔者经常浏览国内著名的丁香园医学论坛,关注作者投稿心理,了解到作者投稿最关心的除了杂志本身的影响力,就是出版时滞。《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目前仍然是双月刊。虽然从2009年起,我们已经采用中华医学会自主研发的基于集群化期刊的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大大缩短了稿件处理时间,但待用稿件积压严重,已经录用的稿件等到刊出需要慢慢排队,许多稿件的出版时滞仍然可能超过一年,作者诸多不满,这已经严重制约期刊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虽然采用中华医学会的采编系统,但排版及校对后稿件的修改均交由印刷厂完成,周期长、出错率高,对于一些绿色通道文章难以最快时间刊出,降低了对一些优质稿件的吸引力。

3 发展策略

3.1 转换办刊理念,重视期刊经营

旧有的寄生体制使得编辑部缺乏生存危机意识,办刊模式自闭而被动,编辑部坐等稿源,与读者、作者缺乏交流互动。期刊要走向市场化,首先应树立服务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了解读者、作者的需求。同时更需拓宽眼光,从编辑出版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办刊不仅是按时出版,更是一种品牌经营,编辑人员应积极投入到期刊经营策划和市场销售中去[9]。

3.2 缩短刊期吸引优质稿源

积压的稿源,优化的出版流程和作者的诉求已经为我刊从双月刊改为月刊提供了成熟的时机。缩短刊期能缩短出版时滞,直接激发作者的投稿热情,扩大稿源,形成正反馈。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缩短刊期会大大增加编辑的工作量,我们正通过规范作者投稿、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及一些其他手段来避免缩短刊期可能会造成的编校质量的下降。

3.3 积极开展学术会议及培训班

举办学术会议能将本学科领域专家集聚在一起,探讨学科领域的最新热点难点,促进学术交流的同时给编辑部也提供机会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对期刊的选题策划大有裨益。会议论文也为杂志扩充了潜在稿源,同时在编委专家、编辑人员、作者、读者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这是期刊成长壮大的基石。编辑部虽然规模小,但与之紧密联系的学科背景是强大的,依托其强大的学科背景,期刊何愁生存与发展?作为开展会议迈出的第一步,我刊于2013 年6 月21 日至23 日在广州举行“首届中国遗传与疾病论坛——常见与罕见遗传性疾病规范化诊治学术交流会”,借此积累了一定经验,以便以后开展更多、规模更大的学术会议及培训,同时也为杂志增加收入、补充办刊经费。

3.4 适应社会环境,尽快转型

应该看到,随着数字化平台和网络信息环境的改善,科技期刊正在面临转型的需求。虽然从2009年起,我们已经采用中华医学会自主研发的基于集群化期刊的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提高了采编效率及处理流程。但编辑部没有自己的网站,发布消息和对外联系诸多不便。借鉴其他中华医学系列杂志编辑部的做法,我们将采用自建网站、发布本学科学术动态及编辑部消息、采编系统与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处理系统链接的方式,既节约了成本,也同时兼顾了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另外,我们将通过博客、QQ群、虚拟社区等方式建设编辑部的网络核心圈,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3.5 优化编辑队伍结构

杂志创刊初期进行了编辑队伍组建,而随着期刊发展,不同时期对人才的需要不尽相同,编辑人员结构也需要不断优化。目前关于编辑人员的能力建设,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编辑学者化,认为编辑应该开展学术研究,走编研结合道路;二是针对当前编辑出版方式和手段的变化,认为需要更多熟悉编辑业务并掌握数字出版及网络技术的复合性人才;三是为应对市场化的环境,需要增加懂得市场营销及现代管理素质的人才。

我们希望能集中各种能力素质的人员,建成阶梯式发展结构的编辑队伍,但队伍人员不能一味增加,而每个人时间及精力有限,顾此难免失彼。所以,首先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努力取长补短,控制人员增加造成的成本增长,不管是怎样的能力素质,当其需求成为发展瓶颈的时候才是必需。医学遗传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学术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再兼顾编辑业务的话更加困难,所以,编辑学者化对于我刊目前状况可能并不太适合,但编辑人员可以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及培训

以便捕捉学科动态。随着我刊缩短刊期和网站的建设,需要编辑人员熟悉编辑业务并掌握数字出版及网络技术,同时也需要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排版技术,减少对印刷厂排版的依赖。而如果真的转企改制,经营性人才甚至财务人员都是必需。作为医学领域中发展很快的带头学科之一,医学遗传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报道需要突破语种限制,而我国人类疾病资源丰富,所以笔者认为将来办代表中国医学遗传学最高学术质量的英文期刊最终会是必然,其时会需要大量的编辑学者化,甚或学者编辑化。但于目前状态难度很大,需要徐而图之。

“life will find their ways”。同样,专业化科技期刊最终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但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希望转企改制不要一刀切,急于赶旱鸭子下水,给科技期刊编辑部更多的时间审时度势,联系自身特点思考寻找出路,让转企改制水到渠成。

1 崔金贵,陈燕. 对高校学报体制改革办法的困惑与诉求.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 24(2): 257-260

2 肖宁. 医学小专科学术期刊的生存及发展之路 ——以《中华手外科杂志》为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 24(3): 577-579

3 栾嘉,冷怀明,徐迪雄. 军队院校科技期刊如何应对“体制改革”之势.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 24(3): 444-447

4 张洪成,史韶惠. 文化体制改革助力科技期刊发展 ——《中华纸业》创新发展的做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6): 958-960

5 靳颖. 转企改制下航天科技期刊的应对思考.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2): 195-197

6 隅人. 不同侧面看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 24(3): 417-420

7 隅人. 期刊品牌建设与编辑部改革.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 24(1): 45-47

8 朱晓东,宋培元,曾建勋. 科技期刊应属公益性文化事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5): 705-709

9 袁桂清. 我国科技期刊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6): 938-943

猜你喜欢
稿源遗传学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科技期刊的分类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记者摇篮(2018年9期)2018-12-17 07:57:18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浅议科技期刊稿源的可持续经营
传播与版权(2016年4期)2016-03-28 09:29:48
创办中文学术期刊《新能源进展》的几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