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荣
(乐山市沙湾区人民政府 四川 乐山 614900)
2013年,乐山市沙湾区被四川省科协确定为全省第五批科普示范区创建单位。一年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扎实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实施,加强科普组织、队伍和阵地建设,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科普工作格局,全区科普工作成效良好,顺利通过省科协核查验收。
沙湾区位于乐山市西南部,辖区面积610.89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辖8镇5乡1办事处,127个村、21个社区。
2006年,沙湾区独立建制了区科协,为区属正科级单位,在职人员3人,设委员11人、常委7人。全区13个乡镇和沫江办事处建立了科协组织,127个村和21个社区建立了科普工作站,分别落实了分管领导和专 (兼)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区、乡镇、社区均建立相对稳定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全区127个村都有科技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和科普员,以科技致富能手为主体的农民科普队伍1支。各级科普组织定期开展科普服务活动,受益群众达4.5万多户。此外,建立了畜牧兽医协会、老科协、林业等学会10个,会员人数1500多人。其中,老科协60多人,有30名科技人员和乡土拔尖人才长期扎根基层,常年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受益群众达1.5万多户。全区每年举办基层科普专兼职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培训2期,有效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水平。
区政府每年将科普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逐年递增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2012年,全区科普工作经费由人均0.25元提高到0.50元,达到9万元;2013年人均科普经费再次提高到0.80元,达到16万元。此外,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万元用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重大科普活动均单独安排活动经费。科普经费做到专款专用,重点用于解决科普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2011年,建成了沙湾区电子图书馆,收录图书20万册;2012年,建成了郭沫若纪念馆,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史料2000余份,并以场景雕塑、漆画、多媒体、动漫等表现形式丰富展陈方式;2013年,在城区锦兴步行街建设了16个高2.8米、长2.6米的版面组成的“城市科普画廊”;建成农村科普宣传栏12个;建成沫若文化苑、德胜钒钛科技馆、金冈茶科普示范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等科普教育基地;新建村级综合科普活动室20个,127个村和21个社区科普图书室、活动室和宣传栏实现全覆盖。
在沙湾电视台开设了“科普大蓬车”专栏,每周播出2次,每次播出30分钟;“生活周刊”专栏每周1期,每期播8次,每次10分钟。开设了《科学素质纲要》专题节目,面向公众宣传科普知识,报道大型主题科普活动以及科普先进典型和事迹。在沙湾新闻网等政府网站开辟了“科普之窗”栏目,每周1次更新科普宣传。同时,在区政务公开栏及时发布沙湾区经济、科技、培训、商品、劳务、招商引资等信息和科普事业发展情况。
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以提高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青少年创新教育,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1.大力加强青少年科技示范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全区各学校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意识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形成精细化管理;每班每周开设一节《科学》课,在校学生参与科普活动率95%以上。同时,配齐配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科技辅导员等科普工作队伍,每年组织科技培训2次、外出参观学习1次,通过提高科技辅导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提升全区中小学科普教育水平。目前,太平小学等5所学校先后创建为“市级科普教育特色示范学校”,沙湾小学等2所学校创建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葫芦中学等3所学校创建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其中,太平小学收集整理完成了《动物分类知识》、《植物分类基础》等读本10本、约500万字。全区中小学共有各类小制作、小发明作品300余件被省科协推广。建立了沫若中学航模队。
2.强化农村科普工作。围绕《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区委组织部、区畜牧局、区农业局、区林业局等部门结合实际和群众需求,拟定了农民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实现了全区80%以上的村干部和农民党员接受科技培训。注重典型培育,积极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促进了全区农技协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发展壮大,培育了一批农村科技致富领头人,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聘请各类农业技术专家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防治病虫害培训,发放各类宣传品1万多份,农民生产生活的一批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3.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全区21个社区都成立了文化娱乐队伍,拥有科普志愿者15—20名,常年开展科普工作。如沙湾镇沫水社区邀请乐山师院教授弓加文开展《中老年营养与健康》知识讲座,100余名居民参加听课,接受义诊咨询30人次,发放健康资料120余套;沙湾镇绥山社区开展消防知识讲座,听课群众80多人次,现场演示消防安全防范知识。
4.注重企业科普工作。充分发挥企业人才技术资源优势,深入企业开展“讲比”活动5次,西南不锈钢公司建成“四川省不锈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德胜集团钒钛公司建成“乐山市钒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区人社局每年分批次对全区城镇劳动人口开展以科普展览、科技培训、科普讲座、文化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且不少于40学时的科普培训和科普教育,每年培训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464人,培训被征地农民351人,实现转移就业265人;开展劳动技能提升培训847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847人,实现劳务输出695人;开设免费电脑、电器维修、汽车维修、农副产品加工等多个专业职业培训班4期,受训300人次。目前,已有500余名经过培训的城镇失业人员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6.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试行)》,制定了《2010—2015年沙湾区干部培训规划》。2013年,以“科技之春”、“科普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十月科普大行动”、“创建省级科普示范区”等为契机,举办了副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现代农业高端人才专题研修班学员调训、县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轮训、党员调训、美丽乡村与特色村镇建设专题培训。全年共举办科技知识培训班2期、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普报告会2次。
目前,沙湾区有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1个、省级1个、市级2个,区级科普示范乡镇3个、社区5个,成功创建市级科普示范基地2个,科普示范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另有2个国家级协会 (沙湾区蛋鸡协会和范店中药材协会)、1个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 (沫水社区)受到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表彰,获“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单位奖补资金20万元;2个科普示范基地 (兴农牧业、金冈茶)受到省科协、省财政厅表彰,获“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单位奖补资金20万元。同时,注重典型引领,2013年对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奖励,充分调动群众的创新积极性。组织踏水镇“安吉白茶科普示范基地”、“范店中药材种植协会”和“沙湾区畜牧兽医协会”等为会员提供技术、资金、信息,带动农户一起致富,人均纯收入增长25%以上。
2013年,沙湾区被省科协评为科普工作先进集体、“金桥工程”优秀组织单位;被市政府评为“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优秀组织单位;被市科协评为第十二届乐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乐山市第十届优秀科技学术论文优秀组织单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沫若故居被评为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金冈茶科普示范基地被中国茶叶协会评为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获国家级奖2件,省一等奖2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4件,市级奖励57件,太平小学《沫溪河流域退耕还林的调查》获省科协科普资源项目资金3万元。区科协各学会推荐28篇论文参加乐山市评奖,获市政府一等奖3篇,分别是《设备状态监测及MAXLMO维修信息化项目在轧钢厂的实施应用》、《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导轴瓦间隙计算研究》、《龚嘴水电站110MW发电机改造设计化》,市科协二等奖6篇、三等奖14篇。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咨询,组织申报、实施“金桥工程”项目,全区每年申报市立项3—4项、省立项1—2项,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乐山市三峨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金冈茶系列纯天然有机茶的研发”2013年获四川省“金桥工程领导小组”优秀项目三等奖,沙湾天源环保科技公司的“天源环保A—3型垃圾焚烧炉研究与推广”获市政府优秀项目一等奖。
创建工作两年来,省、市科协不仅给予了物力、财力支持,而且还深入沙湾区精心指导,使全区科普工作方向得以进一步明确,工作方法得到进一步改进,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区政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创建工作给予人、财、物的大力支持;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推进了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创建活动中,沙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职责,主动参与、密切配合、协同创建;同时,社会各界力量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并取得良好成效。
在创建工作开展中,沙湾区注重“三个有机结合”:一是与打造“工业强区、城郊型特色农业区、生态宜居新城区”相结合;二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三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三个结合”切实做到为全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服务,做到了资源的最大限度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