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波
(常熟理工学院 江苏 常熟 215500)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一思想指导下的生态教育对于指引人们走出生态困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这三部著作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对异化劳动的研究中,发现了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根源,“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因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被夺走了”,“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人相异化,同样也使在人之外的自然界同人相异化,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马克思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对这种异化的扬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这表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个人存在的基础,而这种交流是在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展开的。另外,马克思在指出其以前唯物论者偏失的同时,指出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化自然,就是被人的劳动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意志和目的的印记的自然。人的实践活动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可以按照“人类本性”,把人的内在尺度运用到物质对象中去,从而使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在劳动实践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了人类世界。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逐步成熟的标志是《资本论》。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劳动“是为了人类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形式所共有的”。人以劳动为中介,同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在劳动实践过程中,自然界不断获得属人的性质,不断地被改造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现。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分析了物质生产实践即劳动成为“人猿相揖别”的根本标志。在这种劳动中,才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及在这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的论述剖析了人与自然异化的根源,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对异化的扬弃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真正和谐的思想。突飞猛进的工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但同时资源的日益衰竭、气候的恶化和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中描述了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在我国,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生态恶化的趋势日益严重。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表明,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党中央关切的重点,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
走出生态困境需要全社会具有生态世界观的生态人的奋斗,而生态人的培养和全社会生态世界观的形成离不开生态教育。生态教育既是全民教育,关系到全民生态意识的形成,同时又是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态伦理道德和生态行为的培养。在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生态教育应适应社会的需要,承担起推动社会走出生态困境的责任。实现生态教育价值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冲破原有的教育价值观的局限,除了要为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社会文明服务外,还应该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重视其生态教育价值。研究生态教育资源,分析资源间的相互联系,明确研究对象的内涵,帮助人们形成生态意识与生态思维,从普及生态知识、培养生态情感和树立生态观念等方面入手,树立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在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指引下,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生态建设的经验,构建具有中国传统、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生态文明形态,为调控生态平衡,走出生态困境,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论述到:“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这种关系通过感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的人的本质。”工业文明的发展创造了许多奇迹,它在数十年所形成的生产力超过了人类历史上数百年生产力的总和,但这种发展也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疏离。人的道德、尊严和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也随之失落。换句话说,人们在失去自己自然家园的同时,也在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
生态教育是从现实的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出发,而不是从虚幻的、抽象的人性出发的,人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性,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态中的。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角度出发,生态教育应强调对人的尊重和提高人的主体性,“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生态教育将引发一系列的思维革命。首先是人类价值观的革命,即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其次是世界观的革命,即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人类中心主义,用关于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生态世界观代替机械论、元素论;另外,它还会引发人类思维方式的革命,整体的生态学思维如莱昂波尔德等提倡的“像一座山那样的思考”将代替机械论的分析思维。从这个角度而言,生态教育有利于个人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身观和价值观,生态教育应从以往关注社会价值转变为更加重视人的价值,承认人的能动性,把以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最根本的标准和价值向度,充分调动和激发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真正实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002年,以“拯救地球、重在行动”为宗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会上通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明确提出了“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然先决条件,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各级教育系统,运用教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无疑,生态教育对于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全方位切实有效的生态教育。一是在全社会进行生态观念的传播,培养全民生态意识、自觉生态行为。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是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人类为了追求社会经济发展把自然界作为自己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场所。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公众整体生态意识较低仍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生态教育能够促使社会不同群体在实践中真正做到爱护环境、尊重自然并且尊重人本身。二是要深化生态教育内容,使生态教育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真正发挥作用。生态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经济、政治、社会、自然等多方面。我们应该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来理解生态系统的内涵。也就是说生态系统应该同时包括自然要素、经济要素、政治因素、社会要素等。生态教育的内容也应该有所突破和创新,只有这样才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三是要拓宽生态教育对象,做到全民参与,建立长效机制,使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深入人心。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应从学校生态教育和社会生态教育两个方面来构建生态教育体系。就学校教育而言,对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分别实行启蒙式——普遍化——系统化生态教育。社会生态教育方面,则需构建集家庭、岗位和社区三方位齐抓共进的全方位教育体系。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