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成人”界限何在?

2014-02-03 19:40:15杜荣
2014年38期
关键词:界限成人儿童

杜荣

摘 要:童年是每个人的必经的过程,却往往为大众所忽视,特别是在今天这样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探讨“童年”的概念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从《童年的消逝》一书入手,试析童年从创造到消逝这一过程。

关键词:儿童;成人;界限

童年是什么?我相信每个从“这里”经过的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解读,在本书中,波兹曼称:“童年的概念是文艺复兴的伟大发明之一,也许是最具有人性的一个发明。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条件,与科学、单一民族的独立国家以及宗教自由一起,大约在16世纪产生,经过不断提炼和培育,延续到我们这个时代。”这样的说法颠覆了我们长久以来既定的对于童年的认同,那么波兹曼又是如何来论证他的“童年创造说”呢?

1、童年是如何被创造的?

在古希腊时期,关于“儿童”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对于儿童的个体存在意义和受珍视程度与现今的我们完全不同,他们对于兒童该有个什么样的初始阶段(我们所认为的童年时期)也模棱两可。但是希腊人一心一意的热衷于教育,从而为我们带来了“学校”。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是“闲暇”,可以设想,花时间思考和学习成为生活中的轻松事情,这必将是一个文明人的社会,有着对知识和教育的真挚的崇拜。此外,罗马人也功不可没,他们借用了希腊的教育思想,却发展出了具有超越性的童年意识。他们开始将儿童与羞耻观念联系起来,认为儿童应该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他们不能随便进入成人的“秘密花园”。“没有高度发展的羞耻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由此,我们对童年的定义有了一部分的了解。

然而罗马人之后的长时间内,所有这些关于童年的观念都烟消云散了。在这个时期,有三点突出的表现直接影响到了童年的消逝:人的读写能力的消失,教育的消失,羞耻心的消逝。此时的欧洲人回到了一种以口语为主要交流方式的状态,他们谈话、唱歌,而抛弃了对文字的读写。如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说的:“阅读是童年的祸害,因为书本教我们谈论那些我们一无所知的东西。”阅读很容易在能够阅读和不能够阅读的人之间形成隔离,只有儿童通过不断努力“训练”成为成人,才能了解那些用自然符号整理和记录下来的文化秘密。正是中世界的这种口语文化让“训练”变得没有必要,因此那时完全缺乏初级教育的概念。你会在中世纪的教室里看到各年龄段的人,而他们被教授的内容却没有任何差异。也是这种口语文化难以将儿童和成人分离开,人们的性欲、矛盾冲突、暴力和悲剧都毫不掩饰的呈现在孩子面前。所有这些表现都难以让童年真正的出现,反而相较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倒退了。

这一僵局在15世纪中叶被打破了,活字印刷书的发明直接促成了童年的发明。印刷术的诞生强烈的刺激了自我观念,人们开始热切追逐“谁写了什么”“谁干了什么”,对个人的成就和名誉的热情追求巨大的膨胀。到16世纪,在印刷术和社会识字文化的发展下,新的传播环境形成。印刷创造了一个新的成年定义,即成年人是指有阅读能力的人,由此被排离在成年之外的儿童便是:没有阅读能力的人。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进入印刷排版的世界,为此他们必须接受教育,学校开始了新生。

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凡是识字能力受到始终如一的高度重视的地方,就会有学校;凡是由学校的地方,童年的概念就能迅速发展。教育逐渐建立起与年龄之间的联系,儿童也逐渐被接受为一个独立的分类。他们不只是简单地微型的成人,出现了儿童服装、语言和书籍,儿童具有了一种新的社会地位。与此同时,现代家庭开始成形,不同与以前对于儿童的同情心的缺失,现在的家长有了对孩子的责任意识,全方位的教育与照顾的耐心。伴随而来的还有对儿童天性的控制与征服,他们认为儿童应该被限制在学习不同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结构之中,这种旨在使儿童变得“更好”的教育,却开始得到儿童的抵触,他们不愿意去上学而是想去玩耍。

童年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生阶段,然而随着童年概念的发明,儿童却被圈养在一种“培训”体系之下,接受着被认为是使他们更优秀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他们的思想被一种约定俗成的“自控力”所操控。相较于儿童的自发性、纯洁、快乐、好奇、力量、自然而言,一个识字、受教育、理性、自我控制、有羞耻心的儿童才是符合社会规范的,这才是他们的童年轨迹。

波兹曼赞同“在照料孩子方面,成人表现最出色、最文明”这个观点,因为,我们可以很直接的从儿童的身上看到他父母的样子。儿童的人性可以说是跟随童年的脚步成长起来的,而这个童年的环境的最直接给予者就是成人,他们构造了儿童的成长体系。

童年的发明可以看作是一件有利于儿童的事情,儿童被承认为一个独立分类,有了社会和成人给予的关注和同情心。这是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是个人意义的觉醒。然而,随着童年的发展,这个定义更像是一个给儿童的天性戴上了“软皮链子”,不会伤害他们,却剥离了他们的自由天性。将这种规训看作是童年,反而不像是童年的真实面目。

2、童年是如何消逝的?

正如印刷术的力量一样,塞缪尔.莫尔斯发送的地球上第一份公共电子信息彻底的开启了一个新兴的、飞速发展的,却没有了儿童的年代。电报是第一个使信息的传播速度超越人体速度的传播媒介,这种电子世界的信息传递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同时性和瞬间性的世界。人们不关注电报所传递的信息从哪而来,只关注传递的信息是什么。爆炸性的信息量袭来,人们要形成新的智力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电报之后,电话、照相机、电影、留声机、电视、网络不断地被发明,一个电子媒介传播的大网越来越细密、广阔。

与之相应,“图像革命”也开始发力,由图画、漫画、招贴和广告构成的符号世界兴起,不同于语言,图画是实物的展现,它不提供任何意见和逻辑,不需要你理智和思考,要的是感情和感觉。当这些图画大肆出现在媒介之上时,我们的反馈则没有通过大脑的思考,而是直接接受它所传递的实物信息,大脑开始处于一种被催眠的境况。

尤其是电视的产生,让电子媒介和“图像革命”结合起来,从而对语言和识字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信息和图画像光速一样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并不需要你通过特别的训练来获取接受信息的能力。也正是通过电视,我们很清晰地看到区别童年和成年之间界限的历史根基被破坏殆尽。

自从有了电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信息等级制度开始瓦解,人们是看电视,而不是阅读电视,图像的接收对成人和儿童没有任何区别。看图片不需要任何启蒙教育,不需要任何技能也不需要开发任何技能。同时,电视没有分离观众的能力,所有的节目都是给每个人看的。因此,电子媒介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如果没有秘密,童年必然也就不存在了。

电视媒介颠覆了识字文化所设定的获取秘密的障碍,也减弱了社会礼仪要求下应有的羞耻心,对成年人的权威和童年的好奇构成了严重的挑战。电视是完美无缺的平等主义的传播媒介,不存在物质、经济、认识和想象力上的种种约束。无论是5、6岁的小孩还是60岁的成年人具备同等的资格来感受电视。通过电视媒介的传播,各种各样的成年人的秘密被暴露在儿童面前,随着儿童进入到了成人的“秘密花园”之中,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

当科技时代扰乱我们的本真时,却也不可否认的为我们带来了新的价值。此时,童年也许只是像在中世界一样会沉睡一段时间。(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参考文献:

[1][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猜你喜欢
界限成人儿童
界限
十几岁(2022年21期)2022-11-19 11:14:42
间隙
破次元
成人不自在
承诺是跨越时间界限的恒久
中国宝玉石(2016年6期)2017-01-03 09:37:07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