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质量的鉴别要点

2014-02-03 23:45:09吴伟荣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次品挥发油气味

吴伟荣

中药材质量的鉴别要点

吴伟荣

中药材;质量;鉴别

由于目前市场上中药材的质量比较复杂,真正具有中药材的鉴别知识及能力的人很少,使不法销售者将一些伪劣变质、过期失效的中药材在市场上销售,造成个别医药卫生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上当受骗,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关于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很多,以肉眼观察识别检查方法为主[1],部分资深药师经过多年积累的经验,仍不十分精确。由于环境和各种条件的限制,常有许多困难。本文将笔者用肉眼观察鉴别中药材方法的要点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肉眼观察鉴别中药材的外形、颜色、气味、质地的要点

为做好中药材真假的鉴别工作,把好中药材的质量关,要以科学认真的工作心态,用肉眼认真仔细观察,即可鉴别,要根据中药材固有的特性,以外形、颜色、气味及质地进行鉴别[2]。

1.1 外形 观察中药材的外形、粗细及其特殊形状。例如丁香花未开放的花蕾,形如伞状;真益母草的叶子有深缺,开紫花,假益母草叶子浅裂,开白花;杜仲的皮以厚为佳,薄者为次品,折断时,有厚密的银白色丝状;贯众的根茎折断撕面中心部有4~6个大的斑点;大黄的表面,黄棕色并杂有许多白色的细条纹,折断面有大理石样的纹理;川黄连根,细而坚,多弯曲,折断面呈菊花纹;八角茴香表面较平坦,果柄弯曲,伪劣代替品其果实、外形虽与八角茴香相似,但表面较粗糙,果柄直而不弯曲。另外由于医药卫生管理部门具体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保管不当,有时出售已生霉的陈皮、杏仁、半夏等中药材或已被虫蛀的白芷、瓜蒌、枣仁等次劣品或失效的药材,所以在进货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才能把住质量关。

1.2 颜色 中药材颜色的鉴别,是做好中药材真假好坏鉴别工作、把好中药材的质量关的重要一环。优良品种的中药材有其固有颜色,一些不守法的销售者虽把伪品涂饰类似的颜色,但中药材内部的色彩,却无法伪造,所以观察时要把中药材折断以观察其内部颜色。例如川黄连根中呈金黄色,次品的胡黄连呈黑色;麻黄茎中呈黄色者为优;贯众内部呈浅绿棕色者为良;川贝母外面白色,假品的贝母外面是呈黄棕色;黄芩根折断面呈深黄色;紫参折断面呈浅紫红;厚朴外面褐芳色,里面红棕色,次品厚朴,外面呈灰黄色里面灰褐色或深棕色;杭白芍外皮黄棕色,内部黄白色,次品白芍外皮剥去呈灰白色,内部呈类白色,且其形较细等。

1.3 气味 具体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鼻子的嗅觉作用,对特殊中药材特有的气味需熟练掌握。例如具有挥发油的中药材,必有芳香性的香或特异性的香气。若贮存过久或已失效时,其气味减少或全无,所以购买时必须嗅觉中药材的气味,可尝其味道,但有强烈毒性的中药材,如巴豆、乌头、半夏等不宜口尝。例如川芎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苦;优良品种的人参、三七味苦,次品菊科三七,味微甘;甘草味特殊而甘浓;辽细辛的根,虽与白微、白前的根相类似,但辽细辛的根有特异的芳香味,味初不辛,之后便有强烈的辛味:白微无臭味苦味,白前无臭味甘;苦杏仁味苦,甜杏仁味甜。

1.4 质地 中药材的质地坚硬或柔软等,也各有不同。例如甘草质坚易纵裂,折断面有纤维性,并有粉尘飞扬;人参根,除观察其芦头大者为优外,其质地坚而易碎;威灵仙味苦易折。

2 伪劣中药材不同掺假情况

2.1 掺入外观相近的杂物 凡贵重药材,不法的销售者常以外观相近的杂物掺入,图增重量,以获厚利,例如五倍子中常掺入土块或树枝等;黄常山常用柳树枝伪充,甚至把有毒的植物也掺入出售;麝香囊里,常发现树皮的粉末或干燥的血粉;人参根内,常掺入草根或其他类似品[3]。

2.2 过期失效的药材

2.2.1 中药材过期失效内部发生变化 中药材自身所含的有效成分,例如脂肪、蛋白质及淀粉等,很容易变质、分解,所以有许多中药材,因为贮藏过久、品质变坏或失效[4]。例如贯仲贮存已过1年便会失效,但也有其他药材,必须堆置贮存相当时期,才可除去其不良反应。例如龙胆草,于采集后要堆积使其发霉,变成灰棕色深黄色,才能应用。

2.2.2 掺入贮藏保管的中药材 中药材因贮藏不当,使中药材品质变劣,一般的药材,宜贮存于25 ℃以下温度和通风干燥的地方,以免浸受潮湿而生霉。如中药材中的薄荷、陈皮、丁香等含挥发油的成分,宜贮藏于干燥不通空气的密闭器中,以防挥发油散发。如中药材中,使君子、杏仁、白芷等含脂肪及淀粉较多的成分,最易生虫,必须在65 ℃温度下干燥后,再贮藏于密置器中,并加杀虫剂。近年来由于医药卫生管理部门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对贮存中药材的方法,不加以研究和注意,经常把已消失挥发油;已受潮湿或生霉虫蚀的中药材,仍于市场上出售,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

2.2.3 掺入伪劣代替品 同一名称的药材,因原产地不同,有效成分和含量也有很大区别,例如汶三七、田三七、土三七,作用是有很大区别的,用土三七代替田三七、用田三七代替汶三七,比较常见;如薄荷以江苏太仓产地为优良,其他地方虽也有出产,但薄荷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又如四川所产的川大黄,部分药商常用其他地方所产的大黄冒充;胡连代替黄连,草果代替白豆叩;有的用水罗卜经过加工代替天麻。诸如此类情况很多,产地不同,疗效也有很大区别。

2.2.4 掺入已提取有效成份的中药材 例如人参,有时先用水煎,取其有效成分后,再晒干售出。有时把薄荷、丁香、八角茴香等,先提取其挥发油后,再掺入正品里出售。

2.2.5 采集时间不符合要求,中药材的质量达不到要求 中药材的采集时间,对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关系很大[5]。现在采药人员有时不按采药时间,以致把很好的药材变为次品。例如酸枣仁,常发现淡灰褐色的种子,若压碎观察未发现种仁。如胎菊花,常发现已开放的花朵,这均是由于不按照规定时间采集所致。

以上是笔者在中药材质量鉴别中的一点肤浅认识,以供大家参考。真正做好中药材质量鉴别工作,还需在实践工作中,针对中药材的外形、颜色、气味、质地等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以便真正做好中药材质量鉴别工作。

[1] 闫宗敬,中药材的鉴别方法[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3):397-397.

[2] 王睿,徐伟,方翼,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4, 7(10):764-767.

[3] 杨洪鸣,李真玉,唐金宝.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药师,2004,7(10):811-812.

[4] 向金莲,张榕,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1,16(3):204-206.

[5] 李德秀,罗岚,再论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方法[J].时珍国医国药, 2006,17(9):1742-1742.

R932

A

1673-5846(2014)09-0232-02

莱芜市莱城区苗山中心卫生院药剂科,山东莱芜 271111

猜你喜欢
次品挥发油气味
运用推理找次品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云南化工(2021年11期)2022-01-12 06:06:22
找次品
好的画,通常都有气味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5:58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气味来破案
巧妙找次品
好浓的煤气味
找次品的窍门
读写算(下)(2015年6期)2015-08-22 05:57:54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