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特点

2014-02-03 23:45:09贾献国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硬膜开颅神经外科

贾献国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特点

贾献国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在开颅手术后再行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发现,50例患者出院时,14例为GOS 1级,4例为GOS 2级,8例为GOS 3级,20例为GOS 4级,4例为GOS 5级。其中,GOS 4级患者比率最高。结论 由于神经外科患者往往具有病情危重与变化快速等特征,在常规开颅术后,还可能实施二次以及以上的再次手术。因此,医师应对患者行再次手术的因素加以全面分析,以避免再次手术,进而提升手术质量。

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再次手术

在临床中开颅手术通常表现在患者发生颅脑损伤或摘除脑瘤等所采取的手术,而开颅术后再次实施开颅手术被称为“二进宫”。为了探讨神经外科在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特点,本文选取我院50例均在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22~66岁,平均(45.32±0.20)岁。诊断结果: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30例,额颞部脑膜瘤6例,颅内动脉瘤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2例,胶质瘤2例,脑脊液鼻漏2例,硬膜下积液2例。意识状况:意识模糊2例,浅昏迷24例,深昏迷24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3~4分14例,5~8分36例。从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平均为4.4 h;在入院后至首次开颅手术时间在2.2 h;第1次与第2次手术相距时间:2例在6 h内,12例在6~12 h,10例在12~24 h,26例大于24 h。术前CT检查与首次手术后再行CT检查之间的平均间隔时间在13.2 h;而第1次术后行CT检查与第2次手术后行CT检查的平均间隔时间在21.8 h左右。

1.2 方法 所选颅脑损伤患者(包括硬膜下血肿6例,脑挫裂伤8例,硬膜外血肿12例,硬膜下积液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4例)中,有22例实施第2次血肿清除术,有4例进行第3次的血肿清除术,以及6例进行去骨瓣减压术。实施动脉瘤手术患者,术后再次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有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术后再次实施血肿清除术有2例;实施脑脊液鼻漏的开颅修补术后的患者,再次由鼻蝶入路实施修补术有2例。

1.3 疗效评定标准 依照GOS评分法进行评定。GOS 1级:患者病死;GOS 2级:患者长时间昏迷;GOS 3级:患者重残,需要他人照顾;GOS 4级:患者中残,但生活可以自理;GOS 5级:患者恢复良好,且能工作学习。

2 结果

通过GOS评分发现,50例患者出院时,有14例为GOS 1级(8例为重型颅脑损伤,脑膜瘤、胶质瘤及动脉瘤各2例),占28.0%;4例为GOS 2级(2例为重型颅脑损伤,2例为动脉瘤),占8.0%;8例为GOS 3级(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占16.0%;20例为GOS 4级(8例重型颅脑损伤,2例动脉瘤,2例脑脊液漏,2例脑出血,4例脑膜瘤,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占40.0%;4例为GOS 5级(2例为硬膜下积液,2例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占8.0%。其中,GOS 4级患者比率最高。

3 讨论

在神经外科中,实行开颅手术后再次手术,其主要包括颅脑损伤、脑出血以及脑肿瘤等。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行二次手术时,极大多数患者病情危重,且颅内损伤情况复杂,往往伴有全身性损伤;此外,实施二次以上手术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1]。经过研究,我院总结原因为:①客观因素:由于疾病类型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其原因也复杂多样,需要区别对待;②主观因素:手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进行止血时不彻底;术后未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

强化患者围术期的管理,以避免进行再次手术。其中,预防是重中之重,应做好术前准备不容忽视;手术时,操作必须精细,并且动作要轻柔、细心以及耐心,止血需彻底[2]。在术后应及时对病情予以严密观察及妥善处理;做好护患沟通工作。开颅手术以后行CT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复查时间:在术后24 h内进行CT检查,具体的CT检查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②转运患者过程中,避免出现意外;③应避免使用强烈性的镇静剂;④在检查前,应将风险如实告知患者家属,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⑤若患者病情比较危重,且自身情况较差,则应暂时不予以CT检查。

综上所述,在神经外科中由于患者大多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其治疗个体的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患者在首次开颅术后,很可能需要进行二次及以上的再次手术。因此,医师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积极观察加以全面分析,以避免再次手术,进而提升手术质量,提升患者的预后,降低手术风险。

[1] 刘敬业,张赛,只达石.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对侧迟发性血肿[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1):34-35.

[2] 金心,刘汉江,李瑁,等.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二次手术16例临床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04,9(6):394-395.

R651.1

A

1673-5846(2014)09-0098-02

河南省濮阳市红十字医院,河南濮阳 457000

贾献国(1979.10-),本科,主治医师,从事临床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硬膜开颅神经外科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50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