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产资源: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4-02-03 21:47李文渊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4年7期
关键词:矿产资源勘查

■ 李文渊/骆 云

(1.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2.长安大学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中国矿产资源:过去、现在和未来

■ 李文渊1/骆 云2

(1.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2.长安大学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19世纪的中国对矿产品的需求极低;20世纪中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出现过两次高潮,分别是30年代和50-70年代,90年代我国矿产勘查陷入历史低谷;进入21世纪,因矿产资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瓶颈,我国确立了“两种资源、立足国内”战略。中国未来矿产开发需做好六方面工作:要制定适合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全球矿产资源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中国西部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以西部无人区找矿突破支撑保疆戍边国家战略;完善《矿产资源法》,让矿产资源更多惠及当地民生;加强海底资源的勘查开发;加强新型替代资源的寻找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历史

1 中国矿产资源的过去

19世纪的中国对矿产品的需求极低。国门被打开后,主要是外国人探测,被掠夺而出口。为了使“中国自然之大利不至为中国无穷之大害”,清政府颁布了《大清矿务章程》,开创了中国矿产资源法制之先河。20世纪的中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30年代,抗战前国民政府为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开展了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为建立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开展了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

1.1 民国时期著名地质人物、文献和机构

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时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认为:“现在民国大局已定,亟当振兴实业,改良商货,方于国计民生,有所裨益。”[1]一些具有较多现代化知识和经历的精英人物进入政府部门,为资本主义现代化事业出谋划策,开展了许多开创性工作。

1.1.1 地质人物

翁文灏(1889-1971)是中国第一个在国外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的人,也是第一个地质学家担任行政院院长(总理)的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占领东北,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留英回国的钱昌照,向蒋介石建言:日本迟早会大举侵犯中国,中国经济落后,国防实力薄弱,必须设立一个国防设计委员会,未雨绸缪。并向蒋推荐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担任这个机构的负责人。得到蒋同意后,钱昌照向在北京的翁文灏、胡适、丁文江发电报,邀请到南京“共商国计”。翁文灏向蒋介绍了全国的矿产资源分布状况,提出经济建设应以资源状况为基础,并一再告诫,外侮紧迫,必须广为搜罗人才,为国出力。由此,蒋介石亲自担任国防设计委员会委员长,并力邀翁文灏为秘书长。

1.1.2 地质文献

第一部现代意义的中国矿产资源著作和第一张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是鲁迅参加编撰的。国民必读《中国矿产志》,售价:大洋四角,附《中国矿产全图》,售价:大洋壹元贰角。编著者:顾琅、周树人,中华书局、商务书局出版,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十月二日发行。

书中序言:“……自英国以煤铁致富,富以致强,列雄乃争趋恐后,本国不足则求之他国,并设为兼弱攻昧天演之常说。……可见中国矿产遍处皆是早为他人所觊觎,若不亟自设法开采,将尽入他人之掌握。……”鲁迅还说过:一国无地质图,非文明国也。可见,中国知识分子很早就认识到矿产资源对国富国强的重要性。

1.1.3 地质机构

国防设计委员会于1935年改组为矿产资源委员会,其间调查了中国东部的钨、锡、锑矿和铅锌矿产、铁路沿线的煤矿和陕北、四川的石油资源,并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兴办矿业、工业重工业的计划。由于投资庞大,只好“尽量利用外国资本”。当时德国希特勒上台后,疯狂地扩军备战,急需钨锑等战略资源,通过翁文灏与德国代表克兰的秘密谈判,达成了协议。1936年2月矿产资源委员会派代表赴德国,受到希特勒接见。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信用贷款,中国用农矿产品抵付。1亿马克贷款90%购买军火及设备,其余近1000万兴办矿业、工业和电业。1941年7月中德断交,随即易货协定停止。该计划客观上初步发展了中国的矿业,对中国东南部矿产进行了初步勘查,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推进了中国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

1.2 新中国初期矿产资源工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建立工业的首要是发展矿业,而发展矿业的前提是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国外归来领导了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2.1 工业体系初创时期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中国矿产资源工业的黄金时代。按照计划经济模式,勘查和开发分开,建立了庞大的直属中央部委领导的地质勘查队伍,发现了一大批矿产资源,为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保障:大庆油田的发现,带动了一大批油气田的发现,建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体系;攀枝花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的发现,铁矿会战,发现了一大批铁矿,建立了中国钢铁工业体系;金川超大型铜镍矿、 兴大型铜矿的勘探成功,带动了一批有色金属矿山的勘查开发,建立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体系;内蒙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矿床的发现,几乎使中国控制了世界稀土矿产资源的供给;全国煤炭资源普查,山西、内蒙、陕西煤炭资源的勘查,建立了中国煤炭工业体系;最重要的是一批铀矿的发现,建立了中国核工业体系。

1.2.2 勘查开发低谷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勘查队伍日显臃肿,找矿效率下降。另外,地质找矿发现呈波浪式的规律,在一批矿床发现后,会处于一个相对低谷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从全球经济资源配置认识出发,有的企业认为“找矿不如买矿”。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国家勘查投入减少,而社会勘查投入尚未跟上,致使20世纪90年代矿产资源勘查陷入了历史低谷。

可以看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兴衰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但同时又有先导作用和后滞效应。要发展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首先得有矿产资源作基础;同时,找矿是个非常艰难的探索过程,全世界统计矿床的勘查成功率只有1%左右,如果需要时再加强勘查,将难以满足当时发展的需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要尊重地质规律。

2 中国矿产资源的现在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矿产资源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国土资源部提出了“两种资源、立足国内”的战略思想,大型国有企业开始到国外风险勘探和购买矿山,并加大了国内的勘查力度。

2.1 国外勘探与购买矿山

到国外风险勘探和购买矿山,首先必须要了解当地国家的地质情况和矿产资源状况。发达国家或快速发展的国家都建有地质调查局从事这一事业,如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本和欧洲其他发达国家,甚至印度地质调查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00年前的中国就曾被他们了解过。

中国地质调查局(CGS)从1999年组建就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除加大对周边东北亚、东南亚、西南亚和中亚国家的合作,掌握地质矿产情况,另外对南美洲、非洲国家等进行调查研究,近年逐步对澳大利亚发达国家也开展了局部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优质服务。目前中国企业已在多个国家取得了矿业权,有些已建成矿山。由于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一性,先发展的国家利用别国的资源发展本国经济也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区别在于方式,这也是地缘政治。了解掌握中亚五国矿产资源状况,对我国的全球矿产资源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2.2 国内矿产资源找矿潜力巨大

国内的勘查工作也得到了有力加强,除对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高的东部加强深部找矿外,重点还加强了中西部的勘查工作,特别是西部以往地质工作程度极低或空白地区。经过近12年的勘查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地方和社会勘查资金的联动,围绕19个重要成矿带发现了一大批矿床,主要是铁、铜、铅锌、金、钨、钼等金属矿产和煤、铀能源矿产,大幅度增加了保有储量。油气也有发现,主要是天然气,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油页岩等新资源。东部老矿山深部找矿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幅度增加了储量,救活了230多个危机矿山,平均延长矿山开采年限超过15年。在华北发现新的铁矿,长江中下游发现铅锌矿和铜矿。关键是西部有重要发现,西部新发现矿产地2839处,发现了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田)。例如,西藏的驱龙超大型铜矿,约1036万吨铜金属储量,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铜矿床。

3 中国矿产资源的未来

中国未来20年的稳定发展,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伟大目标,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这些导致了矿产资源的刚性需求。因此,中国未来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需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3.1 制定适合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全球矿产资源发展战略

实施全球矿产资源发展战略,首先要以全球化视野审视矿产资源,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掌控紧缺的矿产资源,形成长期稳定的资源供给。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1.2万亿桶,中东占68%,美洲占14%、非洲占7%、俄罗斯占4.8%、亚太地区占4.27%。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伊朗等中东国家是石油的主产国,俄罗斯、美国、挪威、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等国也是石油的重要生产国,除美国外都是石油出口国。我国进口石油,但没有石油定价权,要加强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查开发。

国内矿产资源勘查潜力还很大,已探明储量总体是潜力1/3以下,特别是西部和海洋,潜力巨大。找矿是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主要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四个阶段,在此四阶段基础上[2],实际上大概经历4+2阶段(即包括最初的地质调查阶段和最终的矿山建设阶段),其中地质调查阶段是最基本的工作,因此,加强国内地质调查是我国资源战略中应有之义。

3.2 进一步加强中国西部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西部大开发关键是矿产资源开发,它既是提高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矿产品供给的接替基地,更是国家实现稳定、长治久安的重点地区。西部矿产资源勘查程度仍远低于东部。中亚各国在前苏联时期就完成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航磁、重力测量等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这也是中亚各国发现较多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原因之一。

目前西北整装勘查区有12+6=18处。新疆6处: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阿吾拉勒铁矿;新疆祁漫塔格铁铜多金属矿;塔什库尔干铁矿;新疆哈密卡拉塔格铜 (锌)矿;新疆若羌北山镍(铜)矿。青海6处:青海祁漫塔格铁铜矿;青海曲麻莱县大场金矿;青海杂多县然者涌-莫海拉亨地区铅锌矿;青海治多多彩铜多金属矿;青海都兰沟里金矿;青海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钾盐资源。甘肃3处:甘肃北山营毛沱-玉石山铁铜金钨多金属矿;甘肃岷县寨上-马坞金矿;甘肃崖湾-大桥金锑矿。陕西3处: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陕西小秦岭金矿田深部及外围金矿;陕西石泉—旬阳金矿。

3.3 以西部无人区找矿突破支撑保疆戍边国家战略

观察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不论是美国、澳大利亚,还是其他国家,其发展无一例外依靠的是矿业。我国新疆、青海国土面积分别为166万km2和72万km2,累加起来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人口分别是2181万和538万,累加起来仅占全国人口的2%。1/4的国土面积,仅有2%的人口,且人口主要集中于城镇,大部分地区人口极其稀少。研究认为,中国陆上30%的石油和34%的天然气储量都在新疆。如果在这大部分荒无人烟的地区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并得以开发,是实现全国国土有效利用并保疆卫国的最有效方式。

因此,在矿产勘查突破战略行动上,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找矿突破不仅支撑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开发国土、保疆戍边的国家重要战略。例如,南疆三地州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包括喀什、和田和克州,面积48万km2,人口达600多万。许多县是国家特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114万人,也就是说1/6以上的人属于贫困人口。南疆三地州的贫富是关系到边疆安定、新疆长治久安的问题。开发矿业,由国家投入形成国有现代化矿业,扩大产业链,是增加就业、吸引人力、快速提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有利于形成不穿军装的国防力量。计划经济时期,兵团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市场经济的今天,仅仅依靠农业已难吸引人、难留住人。

3.4 完善《矿产资源法》,让矿产资源更多惠及当地民生

1986年颁布《矿产资源法》,1996修改,至今历时16年未曾修改。而这期间是中国及全球矿产资源需求形势和经济格局变化最强烈的时期。一方面为鼓励商业性矿产勘查,各国政府在努力做好前期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同时降低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资的风险,实施税收优惠、信用担保、财政补贴、海外风险勘查基金等政策;另一方面,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各国政府都突出了对当地民生的改善。如俄罗斯在《生态法》中制定的生态保险制度:一方面维护了受到矿产开采污染的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能降低社会成本,分担政府责任。因此,我国要尽快修订完善《矿产资源法》,让矿产资源更多惠及当地民生。

3.5 加强海底资源的勘查开发

辽阔的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特别是深海底资源开发有着诱人的美好前景。海洋石油储量约占34%。近年来中国储量增长最快的是海洋石油天然气,将达到4000-5000万吨石油当量,占到1/5-1/4,加强海底资源勘查开发势在必行。但深海底资源开发必须造福于人类,开发者必须妥善解决好海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有助于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

3.6 加强新型替代资源的寻找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

赋存于页岩中的天然气,以吸附气和水溶气形式赋存,属于低产。如今关键是开采技术,水平钻井、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是页岩气开发的核心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H2O,1m3可燃冰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164m3的天然气,全球可燃冰的总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气总和的2-3倍。我国南海海底的可燃冰带,估计总量相当于我国石油总量的一半,东海可燃冰的量也很可观。

[1]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二卷(1912)[M].北京:中华书局,1982:158.

[2]赵新富.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需要规范[J].华北国土资源,2007(3):59-60.

Looking at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Relation to China’s Mineral Resources

LI Wenyuan1, LUO Yun2
(1. Xi’an Center of Geological Survey, CGS, Xi’an, Shaanxi 710054,China; 2. School of Resources,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54,China)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China's demand for mineral products was extremely low. In the 20th century, there were two peaks about China's demand for mineral products, which emerged in1930s and 1950s to 1970s respectively. In 1990s, China’s mineral exploration was at its lowest. As we enter the 21st Century, the shortage of mineral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China economy development.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we have established the strategy of“ utilizing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resources, and relying on the domestic resources”. There are six initiatives that we must grasp in working to develop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future. First, we must formulate a global mineral resources strategy that is suitable for China's development path. Second, we should continue with initiatives to enhance efforts to explore and exploit mineral resources in Western China. Third, we should make efforts to establish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defending border areas” on the basis of prospecting breakthrough in No Man's Land in Western China. Fourth, we should develop Mineral Resource Law, so as to make mineral resources benefit the local people's livelihood. Fifth, we should enhance our efforts to explore and exploit the sea floor resources. Sixth, we should devote our efforts to prospect and evaluate alternative sources, as well as research i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F407.1;F062.1

C

1672-6995(2014)07-0023-04

2014-01-17;

2014-02-19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研项目(1212011121092)

李文渊(1962-),男,甘肃省武威市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研究员,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矿产资源勘查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