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兰
内镜下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6例体会
张建兰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立止血局部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6例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给予病灶局部注射立止血治疗,同时给予综合处理。结果经病灶局部注射立止血治疗后,34例止血成功,有效率达到94.44%。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立止血局部注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安全和简便,且患者无需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上消化道出血;立止血;内窥镜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常因发病较急而又诊断不清而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6例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给予病灶局部注射立止血治疗后发现,该方法效果显著,且安全、简便,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 36例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5~70岁。其中20例黑便,14例呕血兼黑便,2例单纯呕血。20例患者病前有消化道症状,16例患者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检查前,均无明显腹胀及大量呕血症状。
1.2 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急诊内镜检查均在距首次出血的两天内,检查前,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对有冠心病病史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有肺气肿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对大出血且休克患者给予血容量补充、血压稳定之后,方进行内镜检查。电子胃镜常规插入,保证有清晰视野,尽快找到出血灶。发现病灶后,利用稀释去甲肾上腺素反复冲洗,认真观察,对出血原因、出血类型及出血部位等状况进行分析和明确,从而对注射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将注射针插入,若是喷射性出血或涌出性出血,将0.5ml~1.0ml立止血注射至出血灶中央,观察3min,通常情况下,一针后,出血情况可得到控制;若存在渗血情况,则再注射2~3点于出血灶周边,每点控制在0.5ml左右,可得到完全控制。若患者是活动性出血,首先将0.5ml立止血进行局部喷洒,稍后按照每点 0.3~0.5ml的标准对出血灶注射 1~2点,出血情况立即得到控制[1]。
经内镜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其中15例为消化性溃疡,3例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为复合溃疡;15例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6例为急性胃黏膜病变。给予所有患者病灶局部注射立止血治疗。治疗后,1次止血成功33例;3例出现再出血症状,其中1例再次注射立止血,出血症状得到完全控制2例改行手术治疗,止血成功率达到94.44%(34/36)。本组研究中,36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
从蛇毒中分离可以得到立止血,它是一种酶制剂,主要作用是止血,巴曲酶及微量的凝血因子X激活物是其主要成分。这两种酶素可以凝固血液,又可发挥类凝血酶的效用,还可将类凝血激酶的效能发挥出来。但是,与凝血酶又有差异化的作用,其凝血作用只可在出血部位产生,若处于正常血管内,凝血作用则会消失。给药途径有很多,如静脉、肌肉、局部黏膜等,剂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它的作用,小剂量注射,出血时间可得到明显缩短,不会破坏人体组织,将作用发挥于局部破损血管。对于肝病患者及出凝血机制障碍者,凝血酶原复合物有效[2]。
传统的上消化道出血治疗,采用的是内科药物治疗,但需较长疗程,存在失血较多的情况,少数患者转到外科治疗,是因为药物治疗无效、治疗时间受到影响。而采用急诊内镜下治疗,则可将上述弊端克服,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该方法具有很多优点,一是局部注射安全可靠,立止血作为一种凝血酶,是经过分离和提纯得到的,所以没有神经毒素存在。其止血功效只会产生于出血部位,血浆凝血酶抑制剂不会对其产生影响,不会升高血液的凝血酶原含量及形成血栓。局部注射不会刺激和损害周围组织,避免局部穿孔的发生。二是有较好的迅速止血效果,局部注射后,出血状况可立即得到控制,有较高止血成功率,不需要配合其它止血方法。三是有较广的适应范围,各种年龄段患者均可采用该方法,上下消化道出血都可适用,不同类型的出血也可采用该方法,对喷射线出血单独使用效果显著[3]。
总之,针对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立止血局部注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安全和简便,且患者无需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俊达,何剑琴.不同Forrest分级溃疡出血患者内镜下注射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4):248-250.
[2] 张侠,曲佑保,许和平,等.内镜下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36例[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2(3):76-77.
[3] 张健健.内镜下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6例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2(3):479.
R573.2
A
1673-5846(2014)02-0074-02
云南丽江市人民医院,云南丽江 6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