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2014-02-03 21:17史济锡
浙江经济 2014年5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

史济锡

作者为浙江省农业厅厅长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全省农业工作要紧紧盯住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特色精品农业大省目标,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8810”行动,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积极打造美丽田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实现保供增收,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多措并举,着力保障粮食安全。力争粮食播种面积1950万亩,总产160亿斤。一是主攻重点对象。突出抓好粮食规模生产主体,集中力量扶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生产合作社,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鼓励粮食规模生产主体多种粮、种好粮。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突出抓好粮食生产服务主体,组织开展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二是主攻重大技术。注重水稻栽培技术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应用,实施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行动,以100个部级万亩示范片、300个省级千亩示范方为重点,推广良田、良种、良法、良机集成配套稳产技术。注重创新推广农作制度,扶持建设50个新型农作制度示范点,推广“千斤粮万元钱”等稳粮增效模式200万亩。三是主攻重要品种。大力推广应用水稻优良品种,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大力发展适宜种植、富有特色优势、粮菜兼用的旱粮作物,扶持建立50个省级旱粮生产示范基地、500个市县级旱粮生产示范方,新增旱粮种植面积20万亩。

坚持治水倒逼,积极打造生态农业、美丽田园。一是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建设,全面落实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生态消纳地。以“两区”、新垦造耕地地力培育区等为重点,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步伐。加快推进整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新增沼气用户1万户。二是推进种植业肥药减量化施用。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率达78%以上。完善病虫害统防统治政策,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面。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450万亩。研究探索绿色防控技术及其集成应用,扩大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效应。三是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组织实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双百”工程,认定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8个、示范区20个、示范企业20个。选择14个县开展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试点。

坚持调量提质,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深入推动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优化区域布局,编制落实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加快优化品种布局,积极发展羊、兔等草食动物,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振兴计划。加快推行清洁化养殖,全面完成年出栏3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生态化改造。积极引导家禽屠宰、消费方式转变,确保设区市主城区全面实现家禽“定点屠宰、杀白上市”。大力培育新型畜牧主体和产业龙头,支持规模养殖场、合作社抱团组织大型合作社。全年争取有12个以上县(市、区)基本实现畜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快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茶园换种改植,推进茶树无性系良种改造,优化品种结构。加快茶厂改造升级,扶持创建30个省级标准化名茶厂。加快组建茶产业联盟,支持优势品牌主体组建企业集团。整合提升品牌,重点支持以“龙井茶”、“安吉白茶”为代表的浙江绿茶优势品牌做大做强。三是积极推动水果、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水果产业结构,适度调减柑橘面积,稳定杨梅面积,发展梨早熟品种、葡萄优质鲜食品种。稳定食用菌生产总量,做优做强香菇、黑木耳等优势品种,提升发展蘑菇等草腐菌。同时要加强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统筹抓好中药材、蚕茧、花卉等主导产业发展。

坚持两手兼硬,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开展标准示范创建,全省标准化生产程度达60%以上。制订落实特色小宗作物农药登记规划,完善登记补贴惠农政策。调整优化农药品种,加强禁限用农药管理。新增无公害农产品350个、绿色食品130个,新增“三品”产地80万亩以上。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活动为载体,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为抓手,着力加强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试点。贯彻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的责任机制,以县为单位,以县域整体推进为目标,选择若干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试点。

坚持示范引领,深入推进农业“两区一中心”建设。一是在提升上下功夫。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土壤有机质提升和沃土工程,培育土壤肥力。加强“两区”排灌设施、防洪设施、机耕道路等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严格标准农田占补(置换)质量管理和实施监管。加快构建农业物联网监管平台,开展农机农艺(牧艺)融合示范区创建,积极推进“机器换人”。新增农业机械装备10万台(套)。二是在提速上下功夫。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继续统筹70%以上项目资金投入“两区”建设。研究鼓励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政策,引导工商资本到“两区”内投资现代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新建成160个现代农业园区、1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按照多功能、一体化要求,新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300个。三是在提效上下功夫。切实加强“两区”管护,支持专业合作社成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服务与管护主体。制定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运行办法,引导园区内服务组织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服务。注重示范带动,推动从“盆景”向“风景”转变。

坚持主体带动,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培育新型经营组织。探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机制。加快培育家庭农场,积极推进“户(专业大户)改场(家庭农场)、场入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家庭农场突破1万家。大力培育农业行业名企、名品和名家,新增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提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一批大社强社,继续实施好“一社一大学生”,探索开展信用合作,努力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办成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完善农业生产服务。大力培育经营性服务组织,积极探索和推广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创建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扶持村经济合作社开展统一服务,总结推广一批适用性强、农民欢迎的服务模式。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三是健全产业化运行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改造提升配套设施。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立健全产销协作和利益连接机制。积极推行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组建全省性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

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加快推进种业企业兼并重组与资源整合。组织实施“育繁推一体化”农作物种业企业培育计划和农作物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力争主要农作物生产用种商品化率达68%以上。深化水稻和瓜菜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开展粮油和瓜菜新品种展示示范。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整合各地科研、教育、推广部门的科技力量,优化组建省、市、县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推动地方政府与科研单位对接,探索市校(院地)合作新机制。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00个。深入开展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工作,组织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健全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提升农技推广队伍素质。三是提高农民应用科技能力。扩大现代农业领军人才提升班规模,支持农业创业人才学历教育。深入推进“千社千顾问”活动,组织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努力提高农民使用农业科技的素质和能力。

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一是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依法维护和拓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扎实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深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建设,依法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大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广整村整组流转、流出农户社会保障、流入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等办法,新增流转面积45万亩以上。二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制。改革农业投入补贴制度,加强资金整合力度,重点向主要产区、规模经营主体、关键节点倾斜。继续推进竞争性重大项目建设,引导专项资金逐步推行竞争性制度。深化“银农合作”,完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授信机制。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并逐步向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作物倾斜。三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步伐,50%以上的村社完成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探索建设农村集体产权等要素交易市场。做好经济薄弱村转化扶持,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增长保持8%。四是深化农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部门职责清理、规范权力运行工作,制定农业部门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优化职责配置。继续取消、下放一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下放后的指导和监管。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这些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