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道德冷漠原因分析及化解对策探析

2014-02-03 19:39李翠翠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冷漠道德教育价值观

李翠翠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715)

2014年5月28日,山东省招远市一家麦当劳餐厅内发生命案,一女子因拒绝给陌生人电话号码而被犯罪嫌疑人殴打致死,场面极其血腥残忍。旁观者拍下的视频传上网络之后,引起了社会热议。事发地麦当劳餐厅与当地派出所仅隔一条街,当时餐厅内有不少人围观,但并没有人选择报警或者与歹徒抗争到底。事件发生时围观者的冷漠和怯懦引起了全社会关于中国社会道德冷漠的大讨论。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 多年的历程,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得到迅速积累,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冷漠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范跑跑”事件、“小悦悦”事件到“5·28 招远血案”,都在拷问着国人的道德底线。

一、道德冷漠含义界定

说到道德一词的含义,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学者魏英敏认为:“道德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而冷漠一词,一般指对人或事物的冷淡、不关心的情感状态。道德冷漠,简而言之,就是个体对道德的冷淡和漠不关心。道德冷漠又不同于一般的情感冷漠,它不是不道德,也不是非道德,而特指人与人之间在道德关系上的冷漠和孤独化,如人们道德情感的缺失、道德判断上的不思考和道德行为上的麻木。由于近年来媒体对道德冷漠事件的大肆报道和舆论渲染,许多人开始对中国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失去信心,其实这是认识不科学的表现。针对中国社会目前出现的道德冷漠现象,我们必须保持客观清醒地认识。道德冷漠现象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制度下都有可能发生。整体来看,中国公民道德素质是在不断提高而不是整体滑坡,但一些道德冷漠现象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

道德与法律对人行为方式的规范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法律具有强制约束力,而道德则不具备强制的约束力。道德规范主要依靠人们的良知和自觉性来遵守。但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的发生有特定的原因。

(一)文化原因

1.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传统文化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从维护社会的等级关系出发,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长幼尊卑。封建社会人们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浓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习语就非常明显地表现了人们安守自保的一种生存法则。这种消极的处事哲学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使人们不能很好地关心他人的生存状况。在周围人陷入危难而需要自己挺身而出,甚至要做出一定的自我牺牲时,人们往往选择不作为,采取观望的态度或者逃避的行为。

2.西方腐朽文化的冲击。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西方文化不断冲击着国民的神经。西方文化在倡导科学、民主、平等等观念的同时,还有其消极的一面。西方文化中提倡“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至上。西方传播到中国的一些文化作品如电影、书籍等,大肆宣扬利己主义,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人群受此影响,逐渐表现出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人冷漠等不好的道德倾向。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西方文化中的一些腐朽思想也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导致中国一直宣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受到排斥。西方文化中所宣扬的自由和人权观念给社会上许多人造成了一种错误认知,一些人认为西方文化才是完美无缺的,而与此相反,中国社会却是毛病多多,因此民族情感逐渐淡化,人心也越来越冷漠。

(二)社会原因

1.人际情感的弱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网络社交媒体的出现,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的交流越来越便利。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安土重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观念浓厚,人们在长时间的相处中较容易形成稳定的感情,也容易建立起以感情为主导的价值取向。传统封闭社会被打破之后,人们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人际交往的内容和形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然而人们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却比以前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无形中拉大,住在你隔壁的人你未必认识,住在你家对门的人你也不知道是谁。

2.社会道德教育的缺失。社会道德冷漠事件频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道德教育的缺失。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潮流冲击下,传统道德和现代伦理相互交织,社会道德教育的缺失,就容易造成人们价值观的模糊和混乱,容易使人们在道德选择上陷入无所适从的状态。从社会大环境来看,社会对道德失守行为缺乏惩罚机制,对见义勇为等行为的奖励机制很不完善。一个人见义勇为本来是好事,但是却不能得到应有的情感激励,容易让人丧失继续见义勇为的责任心,降低人们见义勇为的荣誉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视当今中国社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其目标主要是要求孩子要追求学业成功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三)个体原因

道德冷漠的发生还有个体自身的原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脱离了熟人社会的陌生社会里,趋利避害,保护自己是人的本能。人的从众心理也在作祟,在一些见危不救的事件的看客当中,好多人都是看见别人都没有救,认为自己凭什么要去救。特别是在一些暴力袭击案件中,人们的恐惧心理会发生作用,恐惧使许多人缺乏施救的勇气和决心。而且许多施救者的前车之鉴,也让人们担心,如扶跌倒老人的乐意助人者,到最后反被诬说是撞人者,并被要求高额赔偿,全社会的信任危机也让人们想帮不敢帮、想救不敢救。

三、化解道德冷漠的建议

从上文中道德冷漠产生的原因我们知道,道德冷漠的产生既有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有道德冷漠的个体原因,因此道德冷漠的治理对策也必须从相应的方面入手。

(一)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

1.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今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矫治,离不开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主流,其大力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影响了世世代代的知识分子。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特别注重人的德行修养,强调“仁、义、礼、智、信”的价值理念,注重人的气节和操守,古代日常教育中也大力灌输国家意识和群体意识。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个体不注重德行修养,不能“克己”而利他的道德行为表现。大力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注重人们道德修养的培养,将有利于道德冷漠的矫治。

2.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冲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门大开。开放有利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兼容并包,博采中西文化之长,但同时西方腐朽文化也开始冲击着国人的价值观,导致许多国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偏差。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倡导的是以“集体主义”为社会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它与西方“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对立。西方文化过分强调个人的自由,极度追求个人的价值,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因此,中国本土文化在与国外文化交流中不仅要注重取长补短,还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冲击。

3.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道德冷漠现象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矫治社会道德冷漠,不仅要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冲击,同时还必须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使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价值理念能够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二个词语,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规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进而矫治社会道德冷漠。

(二)优化社会道德环境

1.强化道德教育。学校是专门传授知识的场所,它能对学生进行集中并有计划的教育。但是目前中国学校体制内,普遍来讲,大多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而轻视道德实践。“知道善,并不等于爱善;了解善,并不一定行善”,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和引导学生们的道德实践,要使道德知识能够真正地内化为学生的人生信条,真正地把道德知识付诸到日常言行当中,而不是让学生停留在道德知识的空洞说教中。与此同时,社会和家庭也要配合好学校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不让学生在学校接受到的道德教育再出现反弹。

2.完善社会道德管控机制。在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为一体的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完善社会道德管控机制。首先,建立社会道德奖惩机制,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使社会上的见义勇为行为能够得到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增加施善者的社会荣誉感,并对道德冷漠行为进行惩罚。其次,加强社会舆论对道德冷漠行为的监督和约束。“5·28 招远血案”在网上传播之后,各大媒体都进行了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还专门进行了深入探讨,舆论对围观者的道德冷漠行为进行了谴责和批判,无形当中给社会上其他人形成了一种道德约束。

(三)重视个体对道德规范的内化

无论是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还是优化社会道德环境,最后都要落脚到个体对道德规范的内化上。真正矫治道德冷漠,必须培养个体的道德良知和道德情感,并强化个体的道德意志,能够使个体把自己学习到的道德规范化为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可能这样的意义要远远胜过个体只是停留在对道德规范的书面了解上。

当今社会道德冷漠现象频发,道德冷漠事件一次次拷问着围观冷漠者的良心。道德冷漠不仅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安定团结,还会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甚而导致整个社会道德素质的滑坡,摧毁人们的正确价值观。但在面对社会道德冷漠现象时,我们必须保持正确的认识,不能因此就否定中国整个国民的道德素质。诚然,道德冷漠的发生有其复杂的原因,但不能任其继续恶化。切实做好道德冷漠矫治工作,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社会道德教育环境,并重视个体对道德规范的内化,真正地让社会上一些道德冷漠现象不再发生。

[1]魏英敏.伦理、道德问题再认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肖士英.道德冷漠感与制度性道德关怀[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1).

[3]朱力.旁观者的冷漠[J].南京大学学报,1997,(2).

[4]唐俐.“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其矫治[D].湖南师范大学,2002.

[5]陈琰.道德冷漠的形成及其扭转途径[D].河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冷漠道德教育价值观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我的价值观
突然之间
东霞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长大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变得温暖
回答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