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基于社会政治理想视角

2014-02-03 11:45林少红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国化理想马克思主义

林少红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0)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基于社会政治理想视角

林少红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0)

建设当代和谐社会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从社会政治理想视角审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互动”,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更加坚定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社会政治理想;契合点;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超越时代局限、反映中华文明永恒价值的特征,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贴近,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和福祉相契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成果的基本精神相呼应。以社会政治理想的视角研究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当今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理想的诉求

中国共产党秉持的执政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在世界文明长河中,中国延续了大一统的两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和资源。社会政治理想是人们对社会政治的终极走向和奋斗目标的设计与追求,这种共同理想对社会政治治理与社会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文化的传承性和历史性使得任何国家的政治行为、制度的建构都渗透着其独特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变,也为中国文化的转型提供了契机。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开始主张大规模向西方学习,以图达到求强、求富的目标。早期维新派提倡重商主义,要求采取西方国家君主立宪的议会政体,不但在政治变革上是一次历史的超越,而且在思想文化上也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从此,在西学和新学的冲击下,中国古老的封建文化的统治地位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维新运动在文化发展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成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一方面,立足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合日显紧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凸显,已成为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与理想人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身心之间的平衡和谐,在治国安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后通过与其他各种形式的主义斗争,便因其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与中国国情的适应而得以广泛传播,最终成为影响当代中国社会最大的思潮。它的发展构成了中国文明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马克思主义者对传统文化的发展

五四运动时期,国民选择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社会历史原因,是期望通过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华传统文化,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二是文化心理原因,中华传统文化心理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条件。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逐渐涌现出一大批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并且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董必武、周恩来、李汉俊、陈望道等人,他们都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为挽救衰败的旧中国不放弃任何图强的可能。除马克思主义革命者以外,中国现代许多学者如熊十力、冯友兰、张岱年等,也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结合,并在其大量著作中加以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下,中国传统文化正是通过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逐步地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融合,这种融合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三)传统文化内涵的提升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谐”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核心。中国人民之所以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创建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源自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和合文化、协商文化。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不朽价值和时代意义的生动证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多样化的深刻发展,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中国今天要想成为一个文化大国,就必须完成价值观重建的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这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发展目标上的规定、价值导向上的规定以及道德准则上的规定三个层面提出了要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这样一个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提出来的,充满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完全不同于既往的新型价值追求。从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来看,这个核心价值观也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三个层面,当然不是自古有之,而是综合创新的思想成果。它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契合点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之所以能广泛传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心理和方法之间存在契合的因子,二者在中国社会严峻的现实基础上发生了现代性的整合,发生了融合互动。二者契合之处源于“现实的个人”的充分考量,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它不仅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同时也是社会治理的善治状态,包含着理想境界和善治状态两个层次;它既包含着社会政治治理的内涵,也包含着人际和气、社会风气祥和、人与自然相协调等道德内涵[2]13。正因为有契合之处,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理论。

(一)从小康、大同层面的社会理想图式看当下和谐社会的文化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里,有一种均平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有一定的契合。小康社会是通过“礼”的规范来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要建立明确的赏罚机制,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律令,实现对社会良好的政治治理[2]14。而大同的社会理想从较为系统地阐述理想世界的《礼记》、《礼运》到康有为的《大同书》,从孔子到洪秀全,中国的志士仁人们对这一理想进行了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在《论语·公冶长》篇里,孔子较早地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理想国模式——有道,即所有人都按照礼制的规定各出其位、各行其事,全社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经济上则是均无贫,做到均无贫的方法是博施济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礼记·礼运篇》描述了以“天下为公”为总原则的大同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0世纪初我国最早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就是以儒家大同理想来理解共产主义,而且也把共产主义看作道德的要求、伦理的必然的。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告:“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3]李大钊在他的世界联邦中融进了中国大同思想的成分,认为人类必然统一,而民主主义、联治主义等只是通往世界大同的记号。共产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根萌,是由早期共产党人通过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心理中大同社会理想作为桥梁来培植并推进其传播的。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把“小康”这个概念引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之中。他说:“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4]54即“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4]109这样,“小康”这个古老的命题经过邓小平的现代诠释而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从而使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通过吸收了“小康”的文化传统而更具有民族特色和感召力。党的十八大又提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建设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都达到全面小康的现代化社会。正是由于邓小平的提倡,“小康”这一中国古代圣贤憧憬的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成为我们今天仍然为之奋斗的现实目标。中国梦的提出,继承了邓小平当年提出的“小康”的理想目标,是源于小康但又高于小康的政治理想目标,是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思路。也就是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第三步。这个“新三步走”战略显然是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继承和延伸,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将实现的又一个远大政治理想与阶段性目标的结合,显示出我们党志存高远的战略眼光,是对中国古代盛世文明价值所曾达到历史高度的总体性超越,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理想目标的生动概括。

(二)从民本层面的社会理想图式看当下和谐社会的文化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就是重民、爱民,以民为本。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都在不同层面上表现出对人的高度重视。所谓民本思想,是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认识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民众为发政施治之基础与标准的政治思想,其根植于尚农重农的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5]。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庭》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6]认为物质生产主体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一以贯之地的重视民力量的“民本思想”,这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结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7],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群众史观的真正坚持和创造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指出了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论证,又是对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发扬,以人为本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维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8]。民本思想经过长期积淀,已内化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真正运用和发展,是群众史观的中国化形式。当下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一代共产党人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又一体现。

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符合自古以来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人民谋幸福为目标的传统。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9]。同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注重社会公正、公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健全法治体制,大力强化权力监督,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不断升华传统的民主思想,无不体现了我们立足现代化实际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治国理政新思路,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道路上的价值体现和价值追求。

三、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对树立当代社会政治理想的意义

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迄今为止最成熟的政治理想,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政治信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丰厚的价值资源与精神养料,对树立当代社会政治理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不同的社会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写照。马克思主义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民族精神的升华。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优秀品质,无一不是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升华。另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重要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正是通过不断发掘并整合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谐观点的提出即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传统“和”的观念的概括和升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基础。

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又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江泽民同志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10]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处在深水区改革的中国面临各种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冲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有稳定社会、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

(二)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运动,既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变和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过程,是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精神和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近现代转型与变迁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运动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是沟通中国文化从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转变的桥梁和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推手。在面对日趋激烈的文化竞争和文化软实力较量上,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民族自卑感”和“弱势心态”问题,在社会生活领域则普遍存在着文化自觉意识脆弱和社会心态文化纠结的问题。显然,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实力不相称、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不平衡、文化输出与文化输入不对等,使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同程度地受到打击,这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上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当“北京共识”、“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渐显其历史价值和世界意义时,我们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精神来建设我们的文化。历史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与我们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奋斗过程是高度统一的,这个过程又主要是同文化自觉程度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的增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代中国已今非昔比,但在成功开辟了推进和完善自己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时,我们所获取和提升的文化自觉意识依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依循的文化逻辑仍然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所重建的文化精神仍然是走自己道路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从这个意义来说,只有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才会有从容不迫的历史底蕴;只有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坚定地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

(三)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新的社会治理与发展目标。儒家大同思想、实践主张、和谐思想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传承”的,要求我们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时要实现政治治理的“善治”。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需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提出了大国的四个标志,即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科技雄厚、文化富有吸引力。历史和现实表明,如果只有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强大的科技,而文化缺少吸引力,那么,这个国家也称不上强国。今天,我们正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我们所追求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复兴,不仅是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文明、社会的和谐、生态的美丽,更是文化的复兴,而且文化复兴的高度和成就,较之于政治、经济更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同时,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这就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价值支撑。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和发展的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契合。从社会政治理想视角,审视二者在中国社会演进发展的现实基础上发生的现代性的“融合互动”,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2]肖群忠.“小康”“大同”与“政通人和”[J].齐鲁学刊,2005(6):13-14.

[3]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2.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4.

[5]祁程,郑忆石.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价值契合及其变革[J].理论导刊,2012(4):5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

[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8]任家高,祝辉.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5.

[9]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3-03-17).http://www.gov.cn/2013lh/content_2356048.htm.

[10]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6

责任编辑:王 珊

D641文献识别码:A

1002-0519(2014)06-0072-05

2014-10-08

2013-2014年度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科研项目(XT201318)

林少红,女,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统战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化理想马克思主义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