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理论中心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本刊特稿·
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
——重温习近平同志加强社会主义学院建设的讲话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理论中心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社会主义学院有别于党校和其他干部院校,在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首先,要深刻认识新世纪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切实增强办好社会主义学院的责任感、使命感;其次,要准确把握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和社院办学规律,更好地适应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再次,要牢牢抓住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学院办学正规化水平。
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
习近平同志1996年就加强社会主义学院建设有一篇专门的讲话。虽然他当时是地方的领导同志,却着眼全局,高屋建瓴;虽然是十八年前的讲话,却揭示规律,深刻透彻。今天用以指导全国的社会主义学院建设乃至全国的统一战线工作,仍然能用、管用、好用。
重温这篇讲话,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我们对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习近平同志说:“最大限度地把社会各界人士凝聚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之下,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大联合,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速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关键在党。”要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看加强社会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统一战线干部学习培训的基地,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统一战线干部培训中,社会主义学院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都是非常重大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统一战线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赋予统一战线重要地位作用新的时代内涵。当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长期面临生产力不够发达的现实,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奋斗;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带来的矛盾,需要协调关系、积极化解;处于社会结构剧烈变动、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状态,需要开放包容、凝聚共识;坚持不懈地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这些都有赖于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议政建言的政治优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联系广泛的资源优势、协调关系的功能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明确要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明确提出“越是处于改革攻坚期,越需要汇集众智、增强合力,越是处于发展关键期,越需要凝聚人心、众志成城”,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明确提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要求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些新思想、新论述、新要求,与习近平同志十八年前的讲话精神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对新时期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准确定位、战略思考和科学谋划。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落实这些战略谋划,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关键在人。合格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优势,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会自然而然地涌现,必须经过有计划、有目标地教育培养。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不仅事关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壮大,而且也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因为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和各届人士共同参与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对象的广泛性和特殊性,正是社会主义学院区别于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干部院校的显著特征。社会主义学院在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主导权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作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主阵地的重要作用,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深化对社会主义学院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的认识,努力推进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改革和发展,培养一大批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政治坚定、专业突出、群众认同的党外代表人士,为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新的篇章。
习近平同志十八年前的讲话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学院要“积极探索‘高层次、正规化、有特色’的办学路子”,“坚持以自我教育为主的方针,探索自我教育的新形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统战特色的教学体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研和教学的紧密结合”,“拓宽办学渠道,扩大辐射范围”,“努力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培养统一战线人才的新路子”。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学院多年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更是对社会主义学院办学规律的深刻揭示,对于我们在新时期准确把握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和社会主义学院办学规律,更好地适应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尊重规律、探索规律、按客观规律办学是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永恒课题。1956年创办以来,社会主义学院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服务党和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大局,适应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需要,不断探索办学理念和思路,在近六十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经验和规律性认识,走出了一条适应统一战线事业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学院自身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及其他方面的人才。特别是近几年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展现出蓬勃旺盛的发展势头。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外代表人士培训教育又是有别于党校和其他干部院校及培训机构的一种特殊教育,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多样,教育引导任务更加繁重。重温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和他对社会主义学院办学的明确要求,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为准确地理解把握社会主义学院的发展脉络和前进方向,努力遵循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加强对自身办学规律的研究,推动社会主义学院在“高层次、正规化、有特色”办学路子上更进一步,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乃至党的统一战线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一)坚持“社院姓社”,把握总体要求
“党校姓党,社院姓社”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对政治院校办学方向的明确要求,也是对政治院校办学宗旨的高度概括。社院姓社,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教育培训使党的主张成为广大党外人士的政治共识;社院姓社,就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引导广大党外人士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党外代表人士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社院姓社,就是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社院姓社,就是始终坚持“爱国、团结、民主、求实”的八字校风,弘扬优良传统,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学院教员和学员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坚持科学定位,实现特色立院
《纲要》关于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以不断增强政治共识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培训质量为重点”;《意见》明确“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定位和要求表明,共识教育是社会主义学院的鲜明特色和立院之基,社会主义学院的专长在于根据党外人士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统战理论政策教育和统一战线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党外人士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政策、基本经验上来,增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
(三)优化教学模式,实现质量强院
社会主义学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积累、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初步构建了以培训民主党派领导干部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为主体,包括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港澳台海外爱国人士和统战系统干部等在内的覆盖统一战线各领域的分级分类培训格局;基本形成了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以基础理论、政治素养、统战政策、法律知识、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布局;坚持以履行培训职责为指向,以突出统战特色为关键,以形成领域优势为目标,形成了包括基础学科、特色学科、重点学科为导向的学科体系建设、培育具有统战特色优势学科的基本思路;秉持发扬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从坚持“自由、自愿、自觉”的学习原则,发展为实行“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的“三自”、“三不”方针,再到倡导“自觉、自主、自为”的“新三自”方针,逐步探索出具有统战特色的教学方法;强化“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的理念,形成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和科研资政的独特优势。
(四)加强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兴院
教育培训历来强调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适应目标任务的变化而变化,适应教育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主义学院科学把握这一办学规律,加大各方面改革的力度,尤其是在教学改革方面,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实施“菜单式”课程安排,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不断增添新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法改革,在进一步增强讲授式教学效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教学成为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的基本方式,以学员为主体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成为教学的重要特色;坚持教师新课试讲制度,探索主干课程招标机制,建立优质课评比制度、学员回访制度,完善教学评估制度;着眼于提高学员参政议政能力,开展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和大会发言模拟教学,产生典型引路、见贤思齐的效应;实施教学基地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革命圣地和民主党派中央、省市、基层机关建立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满足学员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习近平同志当年关于加强社院建设的讲话,站得很高,又落得很实。他特别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学院基本建设,努力配备相应的校舍,教学科研设施和后勤保障体系”,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增强社会主义学院综合实力,真正把社会主义学院建设成为有自己特色的、高水平的党外代表人士和统战干部的学习培训基地;“要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社会主义学院教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根据新形式、新任务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学院教职工队伍建设。”这就抓住了社会主义学院发展的关键环节,即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软硬兼顾,协调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学院的发展思路是各项工作的统领。近五年来,中央社院党组在坚持发展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把握大局,顺应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及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深化对社院工作的规律性认识,逐渐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2010年,基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偏居一隅”的实际,学院党组提出“争取领导、跟上时代、进入主流”,意在激发一种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中共中央统战部领导下,争取到第一个关于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中央文件,《纲要》的发布为社会主义学院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2011年是贯彻《纲要》的起步之年,我们找准时机,提出“以深入贯彻落实《纲要》为主线,以加强正规化建设为重点”,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加强自身建设,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学员宿舍及文体中心建设项目正式立项,将在现有建筑规模上“再造一个社院”,学院正规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012年,学院党组提出“推进学科建设和基本建设,深入强基固本和锤炼作风”,加大培育具有统战特色的优势学科,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社会主义学院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13年至2014年,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提出“以新的作风干实事,以改革精神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明确了基本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及推动协商民主理论研究这一新的突破口,力争打造“升级版”党外人士高级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杨 东
Continuously Facilitate the Formalization of the Institutes of Socialism
Central Theory Study Team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Beijing 100081)
Unlike Party Schools and other institutes for cadres,the institutes of socialism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non-Party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s.In order to further facilitate the formalization of institutes of socialism,first of all,we need to recognize the United Front’s role as a magic weapon in the new century,and strengthen ou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sense of mission in running the institutes of socialism.Secondly,we need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law of growth for the non-Party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s and the law of running the institutes of socialism,so as to adapt to new circumstances and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these non-Party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s.Finally,we shall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key links i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stitutes of socialism,and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formalization in operating these institutes.
Institutes of Socialism;formalization;non-Party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s;education and training
G46文献识别码:A
1002-0519(2014)06-0005-04
2014-10-13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理论中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