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的效度

2014-02-02 07:25:03丁维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课文文章课堂教学

摘 要: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如火如荼的阶段,作为教师都意识到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究课文、解读课文,提出疑点,共同探讨,都认为新型的课堂应该给学生提问的权利,还学生问的自由。

关键词:扣眼;点穴;比较;揭意

随着学生问题的提出,课堂的主人也由教师变成了学生。教学实践也证明,一节课能否成功,取决于学生能否提出较高质量的问题。如果学生能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走入了误区。

1.为问而问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也为了营造热闹的氛围,教师就在教学中安排了学生质疑提问这一环节,但缺乏引导,学生质疑之时只是简单地发问,毫无实质的内容;或是学生根本无疑,只是为了迎合老师,为问而问。虽然课堂看似师生互动频繁,看上去声势浩大,但实质虚无,没有值得推敲的质点,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这种表面的热闹掩盖了教师对课文解读的肤浅,遮蔽了学生的耳目,也忽略了文章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割断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使学生无法进入文本,学生的学习只浮游于文本的表面,一堂课下来学生所获寥寥无几。

2.自投罗网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许多教师习惯于一种浮于表面的“双向交流”,即“教师问,学生答”,但为了不让听课老师感到教师提问过多,所以改为学生提。学生一个一个提,教师一个一个等,一直等到心中想要的问题出现,才就这一问题进行原先设计好的教学,而把其余问题抛在脑后,一律不讲。学生充其量是在教师带领下走了一段“迷宫”,然后从阳光刺眼的洞口出来,收获甚微。

3.不知所措

教师让学生提问,学生表现得很积极,提了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面对这么多“鱼龙混杂”的问题,教师变得不知所措。有时学生表现不积极,始终无人举手提问,教师陷入了无人“捧场”的窘境中。有时有的学生提问能力不高,提出了与课文无关的问题,教师就会立马制止,以免影响“正常”教学。

在这些“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与探究学习只有形似而无神似,学生只有凑热闹而无思维的真正活跃,因此教师也只有被动而无主动。这种“形似”现象的背后,有不少东西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这样的做法,本意是为了尊重学生理解和思考的权利,是为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个性。结果学生的个性是得到了展示,至于学到了什么知识,锻炼了什么能力,那就可想而知了。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有必要去引导学生,授予学生一定的方法。如果没有掌握提问方法,也会出现很想提问但无从下手,或所提的问题乱而琐碎、离奇古怪,抓不到重点等现象。提问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就提不出有深度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提问时紧扣教材的提问方法。

一、“扣眼”——从课文的题目切入

课题是“文眼”,是“窗口”,它或蕴含着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教学时我们教师也常利用一些课文的题目作为切入点,设计课堂提问。若引导学生据题质疑、借“题”发挥,不仅可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也可把他们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从课题切入,主要有下列方法:

1.补充题目修饰语设疑

如教《社戏》一文,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谁看社戏?在哪儿看戏?为什么要看社戏?社戏好看吗?”等等。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学习情绪极佳,很快便弄清了课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了整篇文章的脉络。再如,杨绛的《老王》则可以用“老王是一个……的人,表现在……”的形式表达出来。

2.抓课题中的重点词语提问

这是训练学生见题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形式,抓住课文的中心内容。如《湖心亭看雪》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设定:标题“湖心亭看雪”中的“看”解释为“赏”好不好?如果不好,那怎么理解这个“看”字?

3.通过课题中两个事物的演示、比较提出问题,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有的放矢

如《伟大的悲剧》一文,看到题目中“伟大”与“悲剧”这一组矛盾的词语,就可以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次探险以失败告终,酿成了人类科学探险史上的一次悲剧,作者为什么说它“伟大”?

4.总结归纳,围绕课题再提问

通过总结归纳再提问,让学生揣摩语言文字,思考思想内容,更深地体会感情。例如,《香菱学诗》一文就可抓住香菱如何学诗做文章:“她如何苦志读,如何苦志写?”“她为什么会如此苦志学诗?”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也就把文章理解透了。

因此,让学生自己从题目出发去寻找有价值的题目,这是训练学生见题思考的能力,帮助他们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形式,抓住课文的中心内容。在教学中,围绕这些问题,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不仅使学生知道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从对文题理解入手,展开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找到了学习的路子。

二、“点穴”——从内容的关键处切入

在语文教学中,随处可见能激发学生智慧火花的“疑点”,如课文中有些关键词在文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问题提得好,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键词,便可领会文章的意旨。通过引导学生抓住体现人物动作、感情的关键词或对准确、生动、有感情色彩的词进行提问,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遣词造句、描写人物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深入探讨,成为训练、理解课文的突破口,养成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1.抓体现人物动作、感情,突出景物特征的关键词提问

通过引导学生对准确、生动、形象、有感情色彩的词进行提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遣词造句、描写人物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秋天》这一首诗时,要求学生品读最喜欢的诗句。一位学生说最喜欢“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有学生当场就提出疑问:能否将“飘”字改成“传”字?因为他觉得“伐木声”只能听到而不能看到,用“飘”不合理。飘动的东西一般是可以看见的。他这样说也很有理。我请持反对意见的学生回答,他们以这句中的“幽”字为依据,认为“飘”字更能与“幽”字相吻合。讨论结果学生心领神会,一致觉得还是原文好:这正是诗的语言——把听觉视觉化,产生一种隐隐约约、轻盈飘逸的意境,表现了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使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构成了一幅清冷润泽的秋声图。学生通过这样的“平等对话”,不僅理解了诗歌的意思,而且领悟了诗歌语言的韵味。

2.抓突出课文中心的词提问

学生对课文关键词的提问,体会该词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理解了字、词、句与课文中心的联系,训练了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基本功。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第8小节,教学时就可以抓住“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十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学生就容易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可见抓住“那时”一词发问,便抓住了文章的扣子,打通了全文的脉络。再如《老王》中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三、“比较”——从难题的矛盾处切入

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难题,前后对照,联系比较,发现矛盾并提出问题。针对一篇课文,提出的问题会很多,哪个问题会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深入思考,并紧扣重点,使文章迎刃而解,要慎重地提出。有质量的课堂教学提问,应该有“以一抵十”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孔乙己》时,为使学生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及人物形象,可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孔乙己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到底死了没有,从文中找依据说明。”这个问题一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言。正是孔乙己的可怜、可悲及冷酷社会的可恨造成了孔乙己令人“死”。所以,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主题较深刻的文章就会容易理解了。还比如,《背影》中值得探究的是买橘子这件小事怎么会让作者和读者不止一次地流泪呢?《散步》中和谐家庭氛围的形成中,谁起了决定作用?

四、“揭意”——从结尾的思想处切入

文章的结尾很重要,好的结尾会使读者对全文的中心思想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增添文章的效果和说服力,让人深思,回味无穷。确切地说,结尾的作用就是概括全文内容,进一步强调或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使读者加深印象;有时也用于展望未来,提出今后方向或令人深思的问题,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余地。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结尾生疑。

例如,萧乾在《吆喝》中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老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生活中蕴涵的浓郁情趣。课文内容贴近生活,文字也不深奥,学生也很感兴趣。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学《吆喝》不是真为了学怎样“吆喝”,而是要让深受现代文化熏陶的学生了解民风民俗,关注民间文化,体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内涵。这个时候,就要从文章的最后一段去好好体味一番:“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啦。语气间像是五分的减成三分了。其实就是三分一根儿。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学《吆喝》不是真为了学怎样“吆喝”,而是要让深受现代文化熏陶的学生了解民风民俗,关注民间文化,体悟民俗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学习这篇文章,应该让学生学老北京人的吆喝进入“感觉层”、进入“生活层”、进入“情绪层”最终进入“精神层”。这才是这篇文章的价值。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提问、质疑。但是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后,如果老师善于梳理,提出一个或两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同样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否则,仅靠学生是远远不够的。

1.共同投入解决问题

由于学生的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或是生生之间讨论时产生的,这些问题是不可能事先计划的,并且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都不会是一模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尽可能地预测各项关键的问题,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框架,以便在课堂上敏锐地捕捉学生提问背后的科学性意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众多的问题,并提炼出本节课探究的重要内容,因为好的课堂讨论和交流不是凭空产生的。上课时,老师除了要及时表扬学生,并要在本节课上尽可能多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2.系统综摄以分门别类

学生对一篇课文的质疑提问,乍一听会使人觉得头绪纷繁,似乎难以下手,但如果让学生集中提问后进行系统综摄,就不难发现许多疑难问题都有着内部的密切联系,若作统筹解决,可以“闻一知十”。一篇课文,学生提出许多问题,稍作归納就可发现,可大致分为五大类:

A.无意义的问题

B.由误解产生的问题

C.学生想知道的一些知识

D.能深刻体现文本中心的问题

这样进行系统综摄,就有利于教师将这些问题做适当合并,分散到各个环节中有机地结合解决,从而就会大大提高解疑答题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我在新课前一天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提出“最想考同学的问题”并交给课代表。收上来之后,发现学生提得都很好,甚至有学生一人就提了二十多个问题,提的问题涉及课文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我不可能在课堂上不分主次地一个一个讲下去,时间不允许,学生也不会允许的,这样的课堂太无趣了。想到小说的重点是人物形象分析,我就把这么多问题分了类:

(1)回乡途中的“我”

(2)闰土

(3)杨二嫂

(4)宏儿和水生

(5)离乡途中的“我”

(6)补充提问

接下来,这堂课的教学就围绕这个重心张弛有度地铺陈开来,学生也将讨论的问题映射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搜寻自己有哪些与此相关的指导、经验。整个过程下来,学生兴致勃勃、意犹未尽。

提问是一门艺术,从小的方面说是服务于教学,从大的方面说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手段。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只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提问的各个环节处理方法得当,学生积极提问、积极作答,配合教师的教学,再将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提问科学地结合,课堂教学定会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把提问权还给学生,才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蔡慧琴,饶玲,叶存洪.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吴松年,刘铁铮.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马友文,马立,宋乃庆.拿什么打开思路:最吸引学生的课堂切入点[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丁维,女,就职于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初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

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课文文章课堂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