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娇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深入体会思想感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想象力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关键词:阅读;想象力;导语;插图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的确,没有想象,思维的海水就像死水一潭。想象是创造的火种和发源地,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想象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预见性和计划性,能够促进学习活动的深入进行,使学习活动具有创造性。
我们想写好一篇好作文,要以事实为依据,展开合理的想象,因为合理的想象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具体、更感人。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深入体会思想感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想象力的培养。
一、精心设计导语,创造想象意境
新课教学前,教师若能精心设计导课,把课文的题材或主要内容介绍给学生,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在教学《丑小鸭》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出示课题时可告诉学生这是一篇童话,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丹麦作家安徒生写得最出色的作品之一。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子,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是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他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然后教师问学生:这只丑小鸭为什么会出现在鸭妈妈的窝里呢?在遭受这些不公平的对待时它在想些什么呢?当它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时它会怎么想?会回去报复那些以前对待它很坏的人吗?会报答鸭妈妈吗?这样设下悬念的导课给学生创造了丰富的想象意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诱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抓住课文内容,展开丰富想象
阅读教材中有许多形象生动的课文,要引导学生把对作者所描述的内容理解融入课文的意境。如教人教版第七册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中有这么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一夜梨花尽放的画面,来体会20世纪科学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大、快、迅速!并且领悟句子的深刻含义,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再比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中,教师在点明小女孩正处于寒冷和孤独之中后,接着引导学生想象小女孩当时渴望得到什么,让学生把想象的食物说出来,然后教师加以点拨、鼓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想象的乐趣。
此外,通过丰富的想象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教《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中,引导学生想象第一次小鸟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当它唱完歌后,又对着灯火看时,心里又在想着什么?通过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续编故事情节,培养想象能力
有的教材虽然讲了一件事,故事的情节看起来似乎很完整,实则余味无穷,令人遐想不已,它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深入地体味。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抓住契机,顺水推舟。在分析完一篇课文时可继续提出问题,启发想象。如《小木偶的故事》这篇课文,讲了老木匠做了一个小木偶,并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上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以为只要会笑小木偶就会永远快乐,但是小木偶在着急、生气、委屈甚至是痛苦、伤心时也总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最后写小木偶在女巫的点化下,拥有了所有的表情,此时他发出了内心的感叹:“要是只会笑,那可是不够的。”我就这句话提出问题,只会笑为啥不够,还需要什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合理的想象写下它今后可能碰到什么事?怎样的事情才会让小木偶变得更完整?更像一个人?这样学生展开想象,要求学生把所编的故事在班上演讲,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兴趣,通过新奇的想象,既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想象潜力,又进一步加深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借助课文插图,激发学生想象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数都配有插图,一幅幅插图展现了课文的重要内容,它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课文中蕴含的意境挖掘出来,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教《观潮》一课时,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当时潮来前、潮来时那种惊天动地的场面。那种磅礴的气势给人们所造成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通过想象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表现的意境,一举两得!
五、加强朗读指导,打开想象之门
有感情地朗读,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打开想象之门。比如《猫》这课,作者將小猫的淘气、顽皮、可爱跃然纸上,让人读完不禁产生喜爱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指名读、齐读、小组读、教师范读等朗读方式,有的文章还可以配乐朗读。这样让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把猫的尽职、贪玩、勇敢的矛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