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提供有价值的数学、要重视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最终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和得到不同的发展。”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探索,从以下方面来浅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在小学阶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会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實,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丰富多彩,学生也会乐在其中,学生创造力就会得到尽可能的发挥。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3.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三、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我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教学生背诵顺口溜:“1像粉笔,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钩子,6像口哨,7像锄头,8像葫芦,9像蝌蚪。”以此来帮助学生记住字形。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电化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及操作学具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优化练习,增强兴趣
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数学教学的延伸和升华,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当前的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机械重复的练习、繁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的练习很多,造成学生对数学练习及数学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设计科学、有趣的练习是教师备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不再把练习当作一种“苦差事”,而是愉悦轻松的一种游戏、一种活动。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特征,备课时要从练习的形式、题型出发,避免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直观、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如讲故事、做游戏、小组竞赛等。这种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又如在“质数和合数”结束新课时,同样也设计这样一个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号,按老师要求站立,看谁反应快。总之,兴趣是学习之舟,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了。然而兴趣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个性品质,他们的兴趣的形成和发展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态度密切相关,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才能达到课堂上一呼百应,配合默契,从根本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