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探析*

2014-02-02 19:48徐丽晓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职业资格图书馆员

徐丽晓

(南阳师范学院 图书馆,河南 南阳 473061)

施莱廷格在《图书馆学完全教科书》中主张“图书馆员是一个独立的职业”,开始了图书馆员职业化理论研究,到目前为止,关于图书馆员职业化研究经历了至少200年。然而,近年来,随着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广泛化、图书馆内专业人数少、图书馆核心业务外包、图书馆员职业地位低等,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现象明显。本文就我国高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想法与建议。

一、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概念和特征

所谓“去职业化”,指某一职业的特征逐渐淡化或消失,从业人员偏离本学科专业,离职业化发展道路越来越远的现象[1]。目前,图书馆员职业已呈现出去职业化特征:一是非图情专业人员在图书馆员中占据了大量比例,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二是图书馆员职业吸引力下降,图情专业毕业生工作选择多样化,毕业后进入图书馆工作的人数减少;三是图书馆学专业核心知识受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影响变得模糊;四是图书馆员职业自主权因职业地位低下、职业人员组成复杂及非专业行政人员控制而逐步削弱。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原因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冲击

知识传递是图书馆重要功能,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冲击,图书馆知识传递的地位出现了从中心走向边缘的倾向[2]。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用户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时间、方式、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查找使用图书馆任何资源,Google、百度搜索引擎等网络检索工具为用户查找信息提供了巨大便利,加之,图书馆自动化设施不断完善,用户对图书馆的利用率和对图书馆员的依赖性不断降低,图书馆对用户的影响力也随之逐渐降低,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动态性、即时性和便利性给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使人们对图书馆员的专业性和职业性产生质疑,认为图书馆员职业不需要太高的技能,甚至提出任何人都能胜任图书馆工作,由于这种未能真正认识到图书馆及图书馆员作用的观念使得图书馆及图书馆员的地位在高校中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图书馆及图书馆员地位处在高校的边缘。

(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缺失

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图书馆员职业准入的凭证,对图书馆员的入馆条件、在馆表现进行约束和监督,并进行激励,可推动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升图书馆员职业的形象和地位。目前,我国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还没有建立,从业的图书馆员队伍结构复杂,专业知识匮乏,业务水平差距大,工作积极性不高且难以激发,工作水平受到影响,社会对图书馆及图书馆员的地位存在着认识偏差,这既是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原因,同时也是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表现。

(三)专业教育与实际工作脱节

专业教育与实践需求结合的是否紧密也是影响去职业化的重要因素。当前,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已出现与图书馆员知识需求偏离现象[3],这也是造成图书馆员去职业化另一重要因素。2008年,肖希明、吴刚[4]等人对全国图书馆馆长的调查中,图书馆学教学内容滞后于实践,不能适应时代需求,跟不上图书馆实践发展的步伐;专业知识内容比较陈旧,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关于工作方法与技术的内容较少,成为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另外,近几年,一些学校在课程改革是把图书馆学专业核心课程边缘化了,从而造成图书馆学专业特色淡化,不仅没有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反而成为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竞争的不利因素。

(四)图书馆员的职业歧视

由于历史、社会原因,图书馆员职业的社会认知程度低,很多人认为图书馆员工作就是简单的借书还书,属于低层次的简单重复劳动,不仅社会上的人对图书馆员这一职业有某种歧视,就在大学校园里,图书馆也是学校的边缘教辅单位,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加之,图书馆素来被一些领导当作安排家属就业的场所,导致许多图书馆员缺乏职业自信心,对自身的价值以及图书馆发展缺乏应有的认识,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图书馆事业发展受到影响,图书馆作用发挥受到限制,最终又影响图书馆职业的地位,形成了恶性循环。

(五)图书馆业务外包

目前,业务外包已成为图书馆界的普遍做法,其外包范围逐步扩大,涉及到图书采访、加工、分编、书目数据库建设、图书上架整理、公共卫生、图书流通等各个领域,图书馆业务外包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同时也带了一些弊端,比如不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不利于提高图书馆员的职业价值认知,不利于塑造图书馆文化精神,不利于提升图书馆员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加速了图书馆员去职业化。

(六)高校招聘馆员的标准提高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聘任归学校人事处统一管理。近几年,高校招聘人员的起点标准为博士,就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而言,馆内严重缺人,可自2009年以来,就引进1名生物专业的博士,图书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因学校就业门槛过高无法引进,由于人员紧张,图书馆不得不使用大量临时工,同时,图书馆业务外包量增大,这样,图书馆员的去职业化步伐加快。

(七)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多样化

随着图书馆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服务手段、内容也随之变化,图书馆对工作人员的学科专业也有了多样化需求,图书馆接纳吸收各种学科专业人员,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图书馆人员的配置更加合理,全面开展学科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因此,许多图书馆在招聘人才时特别提出“计算机类、外语类”等专业毕业生优先。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高校图书馆成为学校为专家家属、高层次人才家属等人员的安置场所,综上,图书馆从业人员比较复杂,有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也有计算机、生物、外语等其他专业人员;既有博士,硕士,也有中专生、大专生、转业军人等。就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而言,共有职工70人,其中临时工20人,正式职工50人,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只有8人。图书馆从业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对图书馆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过多地强调非专业人员的需求,忽视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作用,则对图书馆发展是不利的。

(八)图情专业毕业生的从业多样化

图情专业毕业生是未来的图书馆员,对图书馆员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他们的从业情况关系着图书馆员职业化程度。在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到图书馆外工作的情况普遍。据程焕文教授等开展的调查问卷显示,2002年,大陆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中,从事非图书馆学相关行业工作的占40.9%,其中,62.5%的博士和58.8%的研究生流向了其他行业,随着学历层次的增高,流向其他行业的比例越高。[5]

三、高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去职业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馆员多样化优化图书馆员知识结构,为各个学科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特别是计算机、外语专业;聘用临时工节约了学校经费,节省学校编制名额;业务外包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图书馆员去职业化过度发展,超过一个度,将势必会影响图书馆的发展。

(一)建立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职业发展需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把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法律化是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职业资格制度法律化为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我们可参考美、英、韩、日等国的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以及我国已有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某些做法,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实践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发展之路,设立图书馆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道德水准规范,改变图书馆员在社会公众心中的消极形象,提升公众对专业图书馆员的信赖度和认可度,促进图书馆员职业化发展,引导和规范图书馆事业发展,

(二)增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目前,关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有资源观、服务观和管理观三种看法。笔者认为,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特色资源、服务水平、图书馆文化等,图书馆根据馆情建设能体现特色的馆藏资源,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并建设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图书馆文化,全心用心精心服务师生,以服务谋发展,使图书馆成为高校的文献资源中心、文化教育阵地和学习研究基地,提高师生对图书馆认可度,增强学校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在经济上大力支持图书馆,增强图书馆员的自信心、自豪感,通过实现职业价值提升图书馆员职业荣誉感。

(三)变革图书馆学专业教育

目前,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正进行着一场改革。课程设置重学科泛化和课堂讲授,轻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专业优势在择业和工作过程中难以体现,因此,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应该成为图书馆学教育的宗旨[6]。围绕培养职业竞争力这一中心,以先进性、实用性为原则,以科学性、致用性为目标[7],改革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强调专业核心知识竞争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图书馆职业价值观教育,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层次,变革教育模式,更新专业课程内容,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培养出竞争力强的图书馆学毕业生。

(四)慎重对待图书馆业务外包服务

图书馆业务外包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图书馆员的劳动量,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但是哪些业务可以外包,哪些业务不能外包,图书馆一定要区分对待。慎重对待图书馆核心业务,如学科馆员、信息咨询、信息分析等都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也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核心业务不能轻易外包,即使外包也要进行外包前的评估、外包中的监督和外包后的检验,对于图书馆非核心业务,必须加强合理有效的监管,定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补救和总结。

(五)重视图书馆员继续教育

阮冈纳赞于1931年撰写的《图书馆学五定律》指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在新的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着新变革,随着服务理念、模式、内容不断变化,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图书馆员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适应和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教育、图书情报知识教育、综合学科知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教育;学习方式:自学和辅导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岗内轮岗相结合、学术活动和参观学习相结合[8]。加强对图书馆员继续教育费用的投入,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情况和其经费投入紧密相连,如果单位能够承担继续教育费用的全部或大部分,馆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则会大大增加。

总之,高校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去职业化度过高,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员职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国家、图书馆行业及高校图书馆要从政策、行业、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推动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化进程。

[1]沈萍.“去职业化”状态下的馆员职业竞争力提升 [J].图书馆论,2013,(6):165-168,176.

[2][6]李文文,陈雅.我国图书馆员“去职业化”问题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2):134-137.

[3]陈传夫,等.图书馆员去职业化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1):4-18).

[4]肖希明,等.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图书馆员职业竞争力:来自图书馆馆长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8,(1):11-16.

[5]程焕文.1999年-2003年中国图书馆学教育进展 [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1):68-73.

[7]肖希明.图书馆学教育要以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为导向[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1):38-41.

[8]周淼,周小坤.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情报杂志,2009,(6)增刊:327-328.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职业资格图书馆员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中国比较图书馆学发展探究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