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田
(中共中央党校 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北京市社区青年汇这一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服务项目,在服务社区青少年和引领青少年服务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尝试,有必要对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进行深入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青年组织的区域化建设正是顺应了创新社会管理的趋势,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本着服务基层青年的目的而发展的。
“青年组织是指为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在其特有的规章制度维系下由青年志愿选择的、有意识结合起来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单位。”[1]目前,我国有影响力的青年组织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全国青年联合会、全国学生联合会等。各种组织中的基层组织与群众关系最为密切,往往最“接地气”。基层青年组织是青年组织中基础性的层级,一般分布在工厂、学校、机关、街道、乡、镇、村和其他基层单位。
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是指在基层层面,在青年聚集的区域内,为了共同的目标,以开放、协作的模式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信息联合的系统。之所以将基层青年组织在区域上进行规划和划分,是为了顺应经济区域化发展的规律,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位于一个地区的中心位置,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起到引领、辐射、集散青年的作用,相当于该区域内青年集散的枢纽,也是各种要素的集散地,为整个区域内的青年提供服务,在该区域内可以实现不同类型、不同群体青年的联合,以及在活动、场地、人员、信息等多方面的资源共享。可以说,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保持着与青年的最直接联系,它以服务青年、开展青年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推动了城市基层共青团组织区域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完善和创新流动青年的管理与服务,便于流动青年找到组织,维护社会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中,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扎根基层,面向广大的流动青年,便于流动青年走到哪里都可以找到组织。北京市是典型的流动人口特大型城市,流动人口持续增长,流动青年日益增多,并且流动青年普遍缺乏城市融入感和社会归属感,部分青年对自身发展感到担忧,对就业状况、生活条件的改善要求迫切。为推进青年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社区青年汇开展了青年创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等帮扶活动,组织了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使流动青年得到了有效的引导。
第二,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促进社区建设。社区是社会有机体中最基础的层级,是宏观社会的缩影,与广大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的建设离不开基层社区,积极服务区域内各类青年,有利于推进社区文化的繁荣,增强社区服务青年的功能。北京市社区青年汇的诞生正是立足社区,以青年需求为导向,服务社区青年,促进了社区建设。
第三,有利于动员各类社会经济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的共同治理。让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社会治理的职能和作用,可以达到有序地转移政府职能的目的。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在管理运作过程中,通过合同出租或购买,让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到服务青年的项目和活动中,即承担一部分社会治理职能和社会责任,从而实现社会的“共同治理”。社区青年汇正是依托区域内休闲娱乐等经济实体、文化教育培训机构、街道社区活动站、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民俗旅游户和村镇文化大院、青年社团和自组织等,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手段开展工作和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管理,达到了共同治理的效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加强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应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品牌,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善、有效的制度,做到用制度引领发展、促进发展。
1. 明确目标
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应明确自身定位,有明确的目标和职能,结合自身优势,助推社会管理创新。北京市共青团力争通过社区青年汇创新共青团联系服务青年的终端载体,提升北京市共青团组织、引领、服务青年的能力。发挥共青团枢纽型组织的作用,培养引领青年社团组织和青年自组织,凝聚各类青年群体的力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社会发展。
2. 合理布局
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立足所在区域,凝聚、服务周边区域的青年,要合理布局,便于青年随时找到组织。社区青年汇主要依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活动空间、公共文化活动设施和社区周边广场、学校等场地资源。以一个社区青年汇为圆心,以步行15 分钟的路长为半径,向四周辐射至周边10 个社区、10 个政府机构、10 所教育医疗机构及近百家非公企业的青年,能够覆盖周边青年约五千人。这种依托公共空间布局,由街道社区、社区单位或组织提供场地的建设方式,能有效确保区域性青年组织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保证了对青年群体的有效覆盖,使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成为离青年最近的青年之家,青年能常来家里做客。
3. 完善功能
要创新社会管理,就必须完善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的各项功能,充分发挥其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社区青年汇的主要功能包括:汇聚青少年社团组织、青少年群体、青少年活动、公益服务、青少年信息等,凝聚了青少年力量。结合实际条件和青少年需求开展工作和活动,体现了公益性、便利性、日常性、参与性、多样性。社区青年汇按照阵地依托和青少年群体的不同特点,围绕其功能主要开展五类活动:公益服务、文化学习、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社团建设。
1. 做好“顶层设计”
做好“顶层设计”就是要制定好战略,为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的发展做出整体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战略布局。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的管理运行是一个系统,“顶层设计”就是要自上而下做好全局的统筹,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随着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深入,系统在运行中积累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必须从源头上做好化解积弊的“顶层设计”。社区青年汇强调做好顶层设计,形成联动机制。推动建立市、区县、街道三级分工负责的青年汇工作机制。团市委、团区县委为社区青年汇开展活动提供支持。社区青年汇所在街道社区、单位或组织为青年汇提供基础场所和设施。社区青年汇由“总干事+专职青年社工+志愿者”组成骨干工作团队。
2. 完善社工管理
社会工作者是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也是一种专业。社工的专业性以及责任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的成效。因此,完善对专职社工的管理、督导和服务机制,有助于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的长远发展。目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的方式,每家社区青年汇配备1 名专职青少年社工。这些专职社工的工作包括:在社区组织开展青年喜闻乐见、满足青年成长发展需求的活动和服务,与青年建立有效联系,引导带领青年积极参与首都和谐社会建设,建立社区青年新型的社会关系。专职社工在青年汇的平台上不断成长,在实践的基础上接受理论培训,社会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针对促进专职社工发展的激励政策以及相应的监督机制尚需完善。如何引入第三方对专职社工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逐步探索形成量化的考核机制,是下一阶段面临的问题。
3. 建立评估监督体系
只有建立健全评估监督体系,才能确保系统有效地运转。社区青年汇加强了量化考评,把是否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活动和服务、是否能够联系、凝聚社区青少年和社团组织、自组织,作为对社区青年汇的基本考评条件。要求全市每个社区青年汇全年开展48 次且有20 人以上参加的集体性活动,其中全市性统一活动、全市性可选活动、区县层面活动和特色活动各12 次。以量化的标准带动全市社区青年汇全面活跃起来。
4. 建立资助机制
资助机制关乎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的长期运行,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是确保各项活动开展的前提。社区青年汇推动三级财政共同保障基本运行和活动经费,同时加强资金项目管理制度,确保合理使用资金,实行多重监管和团工委负责制。
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重点是服务人民群众、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要更好地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注入“人性化服务”这一价值理念,强化服务理念,创新平台,根据当下青年的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1. 强化服务理念
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只有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方式,才能被青年所接受。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这是对青年全面发展提出的更高期望。实现青年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将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者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2]为青年提供良好的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强化青年成长的文化氛围,才能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社区青年汇开展的“新青年学堂”培训项目正是为了满足青年的学习需求而设立的,由大学生志愿者担任老师、为有意参加成人高考的社会青年提供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辅导。通过该项目,可以激发青年的学习热情,切实为有提升学历教育需求的青年群体提供帮助和服务,实现不同青年群体之间的交流,增强社区青年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了更好地服务青年,社区青年汇根据青年的需求,配备了青年汇书架和青年汇报架,建立了社区青年汇信息报送和活动预报机制,及时收集、报送社区青年汇的活动情况和社区青年动态等信息,力争使服务不断完善。
2. 满足当代青年的需求
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是为了顺应青少年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发展变化,进一步丰富和扩大共青团组织、联系、凝聚、服务青少年的功能而创建的。它必须适应青年社会结构变化的需要,深入了解青年的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要可归纳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这些需求体现在青年的收入、住房、医疗保障、婚恋交友、就业择业和学习进修等方面,且青年对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层次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对婚恋交友方面的需求持续攀升,对社会地位及发展机会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
社区青年汇以青年需求为导向,创新和丰富社区青年汇的活动内容,把共青团的资源和活动引入社区青年汇。积极举办交友联谊活动,使在京单身男女青年有机会与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青年朋友相识,分享在京生活体会,拓展人际交往圈;向积极参加社区青年汇活动的青年提供手机上网优惠;开办新青年城市体验营,带领青年到城市各地参观体验。为青年免费放映影片,使其尽快融入本地社会生活。每个社区青年汇会都在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温馨快乐的活动。区域性基层青年组织在活动设计上要以吸引青年、满足青年需求为切入点。“青年人就是要多玩一点,要多娱乐一点,要跳跳蹦蹦,不然他们就不高兴。”[3]如果活动缺乏时尚性、实用性、互动性,将会严重影响活动的效果。
[1]李 斌:《青年组织与青年的政治社会化》,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 年第2 期。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689 页。
[3]《毛泽东文集》(第6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7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