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夕华 吴元祥 刘建 周云 章慧宏
(如皋市中医院 江苏如皋 2265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尚未清楚的大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或黏膜下层,与消化道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及不确定性肠道炎性疾病共同构成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流行病学调查显示UC在亚洲、非洲的国家的发病率远低于欧美国家[1、2],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诊治水平的不断整体提升,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的我国UC患者数逐渐增多,但目前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而且本病较易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治疗无特异性方案[3]。国内外有关本病的指南或诊治共识意见均认为UC的的治疗方案必须在诱导缓解,维持缓解,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我们在近年来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采用联合疗法分阶段治疗轻中度UC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1.1.1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中UC的诊断标准[4];采用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e index,DAI)评估标准评估为3~10分即轻—中度活动期。
1.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为慢性UC的患者;采用Southerland DAI评分为3~10分即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知情同意,签订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1.3 排除标准 排除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伴有结肠狭窄、梗阻、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结直肠癌等严重并发症者等;重度及急性暴发型UC患者;孕、产妇及哺乳期女性。
1.1.4 基线资料 参加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来自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门诊及收住入院的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将纳入的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共纳入UC患者106例,脱落9例,有效病例97例,其中对照组48例,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病程长短、病情程度比例、临床类型及病变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n(%),±s]
注:*为χ2值,△为U值
一般项目 对照组(n=48) 观察组(n=49) t/χ2/U P年龄(±s,岁) 45.27±8.62 46.34±8.17 0.603 >0.05性别[n(%)]男性 22(45.83) 23(46.94) 0.023* >0.05女性 26(54.17) 26(53.06)病程(±s,年) 3.58±0.29 3.27±0.27 0.116 >0.05病情程度[n(%)]轻度 19(39.58) 21(42.86) 0.073△ >0.05中度 29(60.42) 28(57.14)临床类型[n(%)]初发型 9(18.75) 8(16.33) 0.095* >0.05慢性复发型 26(54.17) 29(59.18)慢性持续型 13(27.08) 12(24.49)病变部位[n(%)]直肠 12(25.00) 11(22.45) 0.295* >0.05直乙状结肠 21(43.75) 21(42.86)左半结肠 9(18.75) 11(22.45)广泛结肠 6(12.50) 6(12.2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维柳芬,0.25 g×60片,上海市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450),1.0g,口服,tid;
观察组:经病情评估活动期予以SASP,1.0g,口服,tid,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益君康,通化金马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40114,0.5g×18片×1盒),2.0g,研末加入生理盐水80mL,常规灌肠,1次/d;缓解期仅予以SASP口服,如病情加重则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研末灌肠;
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
1.2.2 观察指标 (1)主要相关临床症状积分[5]:制定主要临床症状量化评分标准对症状进行量化评分,针对UC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腹泻、腹痛及黏液脓血便,严重程度分为正常记0分、轻度记3分、中度记6分及重度记9分。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及第12周末的相关主要临床症状积分。(2)Southerland DAI积分: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Southerland DAI评分,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记分变化情况。
1.2.3 疗效标准 根据《对我国IBD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4]中的UC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见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见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其中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有效)/总例数×100%。
1.2.4 不良反应 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粪常规+隐血,尿常规,血生化,血凝,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心电图等指标,并观察治疗期间有无消化系统反应、药物性皮疹等不良反应。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对照组48例患者完全缓解5例,有效3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00 %;观察组49例患者完全缓解9例,有效3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9.80%;组间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动态评估积分比较观察组UC患者治疗第4周末腹痛及黏液脓血便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第8周后腹泻症状积分也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UC患者相关主要症状积分至第12周末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动态评估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动态评估积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腹泻 腹痛 黏液脓血便对照组 治疗前 4.03±0.59 3.99±0.62 4.78±0.39(n=48) 治疗第4周末 3.07±0.55 3.24±0.61 3.18±0.42治疗第8周末 2.85±0.32 2.36±0.52 2.47±0.41治疗第12周末 1.58±0.41* 1.39±0.61* 1.07±0.36*观察组 治疗前 4.13±0.62 3.98±0.70 4.56±0.57(n=49) 治疗第4周末 2.89±0.53 1.78±0.64*△ 2.58±0.47*治疗第8周末 1.32±0.51*△ 0.98±0.21*△ 0.92±0.12*△治疗第12周末 0.82±0.36*△ 0.78±0.09*△ 0.58±0.06*△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utherland DA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outherland DAI平均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Southerland DAI评分比较(±s,分)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Southerland DAI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9) 6.28±0.39 0.98±0.15*△对照组(n=48) 6.17±0.48 2.78±0.13*
U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结肠黏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在西方欧美国家相当常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的生活方式逐渐西化的改变和临床诊疗水平以以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其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病变范围多自直肠、远段结肠开始,可逆性向近端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呈连续性分布。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具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有发生结肠癌变的可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社会难治病之一[6]。因目前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故治疗也无特异性方案,治疗目标是诱导临床缓解,维持临床缓解以及黏膜愈合,防治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我国IBD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指出氨基水杨酸制剂为治疗诱导缓解和维持缓解本病的一线药物,对轻中度UC患者的治疗多采用口服或局部用药,安全有效,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故本研究中采用SASP作为基础药物。
目前越来越多的相关文献报道的本病的发生或病情加重与患者机体内肠道菌群的变化有密切关系[7、8],临床采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UC也取得满意疗效[9],我们的前期临床工作中也发现有相似的结果,故此次研究对观察组UC患者采用SASP口服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研末灌肠诱导缓解治疗,即分阶段治疗的诱导缓解阶段采用联合疗法;而维持缓解阶段仅采用SASP口服,结果显示采用联合疗法分阶段治疗的观察组UC患者总有效率为89.80%,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联合疗法对UC患者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等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提前(P<0.05);且治疗第12周后观察组 UC患者的Southerland DAI平均积分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方案的对照组(P<0.05)。但本研究仅观察了联合疗法分阶段对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Southerland DAI积分变化的影响,临床观察时间仅为3个月,近期疗效确切,但该方案对UC患者的远期疗效如何以及患者肠镜下黏膜变化情况的影响等问题均尚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1]张声生,崔超,吴兵,等.中医药分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7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2):122-125.
[2]Molodecky NA,Soon IS,Rabi DM,et al.Increasing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th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with time,based on systematic review[J].Gastroenterology,2012,142(1):46-54.PMID:22001864.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2):796-813.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545-550.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9-134.
[6]李玥,钱家鸣.肠道炎性疾病的治疗[J/CD].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2013,7(16):7349-7350.
[7]Zhang M1,Liu B,Zhang Y,et al.Structural shifts of mucosa-associated lactobacilli and Clostridium leptum subgroup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J Clin Microbiol,2007,45(2):496-500.
[8]Vigsnes LK1,Brynskov J,Steenholdt C,et al.Gramnegative bacteria account for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faecal microbiota from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nd healthy controls[J].Benef Microbes,2012,3(4):287-97.
[9]范敏,荣芳,丁昊炜.益生菌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25(9):1047-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