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县一野生红菇化学成分及急性毒性研究

2014-01-28 00:52徐绍业金美华赵灵颖李晶晶韦玉蒋祯凤罗琴陈新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年15期
关键词:红菇灌胃体重

徐绍业,金美华,赵灵颖,李晶晶,韦玉,蒋祯凤,罗琴,陈新华

(桂林医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红菇属(Russula Pers.)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真菌类群,在中国有非常广泛的分布。红菇属真菌多数可食用,是美味的食用菌,如变绿红菇,梨菇;也有一些种类有毒[1-2],如亚稀褶红菇,呕吐红菇,脆弱红菇,点柄黄红菇等,误食后往往引起胃肠炎型中毒症状,其中亚稀褶红菇为剧毒的品种,误食中毒发病率70%以上,半小时后发生呕吐等,死亡率可达70 %。

广东梅县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山地众多,野生大型真菌资源十分丰富。作者在广东梅县调查发现,有两种类红菇形态和颜色都十分相似,一为当地群众称为的“红菌”或“红菇”,已成为商品红菇;另一为“棺材菌”或“白菌”,当地村民不采摘,任其自生自灭。目前,关于该“棺材菌”的毒性及化学成分鲜见有文献报道。因此,我们对广东梅县“棺材菌”进行了急性毒性和化学成分类型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该野生红菇资源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试剂与材料

1.1.1 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炉,冷凝管,铁架台。电子天平FA2204B:上海精科天美科学有限公司;三用紫外线分析仪ZF-6型: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试剂:乙醇、石油醚、氯仿、茚三酮、浓盐酸、浓硫酸、α-萘酚、镁粉、碘、氯化汞、醋酐、对硝基苯胺、醋酸镁、亚硝酰铁氰化钠、冰醋酸、无水硫酸钠、氢氧化钠、氨水、溴甲酚绿、碘化钾、3,5-二硝基苯甲酸、氢氧化钠、正丁醇、冰醋酸、硼酸、30%过氧化钠、三氯化铝、三氯化铁、异羟肟酸铁、明胶、氯化钠均为分析纯试剂;硫酸铜、酒石酸钾钠为化学纯试剂;水为蒸馏水。

1.1.3 材料

实验动物:KM 小鼠,体重(20±2)g,雌雄各半,购于桂林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生产许可证号:SCXK 桂2007-0001。

红菇样品:同一时间采集于广东梅县隆文镇村东一个山头,采回的子实体洗去泥土经60 ℃烘干至恒重后,用植物粉碎机粉碎,过40 目筛,放入干燥器中密封保存备用。

1.2 化学成分鉴别

1.2.1 供试样品的制备

水提取液:称取样品粗粉5 g,置于100 mL 的三角烧瓶中,加蒸馏水50 mL 室温浸泡过夜。过滤出约20 mL 滤液供检查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备用。

热水提取液:将上述剩余的冷水浸泡液连同滤渣于水浴上60 ℃左右热浸30 min,趁热过滤,滤液供检查糖、多糖、有机酸、皂甙、甙类、酚类、鞣质等成分备用。

乙醇提取液:称取样品粗粉10 g,置于250 mL 圆底烧瓶中,加95%乙醇100 mL,于水浴上加热回流1 h,过滤,滤液供检查黄酮、蒽醌、香豆素、萜类、甾体、强心甙、有机酸、酚类、鞣质等成分备用。

酸性乙醇提取液:称取样品粗粉1 g,加0.5%硫酸的乙醇溶液10 mL,于水浴上加热回流10 min,过滤,滤液供检查生物碱备用。

石油醚提取液:称取样品粗粉1 g,加入石油醚(60 ℃~90 ℃)10 mL,滤液供检查挥发油、油脂、萜类、甾体化合物等成分备用。

1.2.2 化学成分鉴定方法

用加热沉淀实验、茚三酮实验和双缩脲实验检测氨基酸和蛋白质;泡沫实验和醋酐-浓硫酸检测皂苷;Fehling 反应和Molish 反应检测多糖;三氯化铁实验和氯化钠-明胶反应检测酚类或鞣质类;pH 试纸和溴甲酚绿实验检测有机酸;碘化汞钾实验、碘-碘化钾实验和苦味酸实验检测生物碱;碱性反应、醋酸镁反应和硼酸试验测定蒽醌类;荧光实验、重氮化反应和异羟肟酸铁反应检测内酯和香豆素;碱性苦味酸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和亚硝酸铁氰化钠反应检查强心甙类;氯仿-浓硫酸反应和醋酐-浓硫酸反应检测甾体;油斑实验检测挥发油及油脂;盐酸-镁粉反应、三氯化铝荧光实验和氨熏实验检测黄酮类物质。

1.3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时将红菇粉末用蒸馏水配成注射器能抽动的混悬液,最大浓度为0.25 g/mL,用时摇匀。具体参考GB1519·3—2003《食品急性毒性试验》。根据预试验结果,实验组以最大给药浓度(0.25 g/mL)灌胃,三次灌胃间隔时间4 h,染毒容量为0.20 mL/10 g,折合成红菇粉末给予量为15.00 g(/kg/d)。动物实验小鼠20 只,禁食不禁水16 h,分实验组与对照两组,每组10 只,雌雄各半。对照组灌胃以蒸馏水,时间及剂量相同。染毒3h~4h后恢复正常进食。染毒后注意观察小鼠中毒表现、死亡数和死亡时间。记录染毒时、染毒后第7 天和第14天的体重。观察期结束后,脱臼处死小鼠并解剖观察主要脏器和组织有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学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origin75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各组数据以x±s表示,各组均数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通过化学成分预试验,结果表明该菇中可能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还原糖、多糖及糖苷类、有机酸、植物甾醇、皂苷、三萜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

2.2 对小鼠一般体征的影响

实验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红菇粉末后,小鼠活动正常,连续观察14 d,所有受试小鼠毛色光洁,饮食、活动和大小便正常,鼻、眼和口腔无异常分泌物,未出现不良情况。

2.3 对小鼠给药前后体重的影响

第1 天受试样品组雌性小鼠平均体重为(22.00±1.87)g,第7 天受试样品组雌性小鼠平均体重为(27.80±2.05)g,7 d 内受试样品组雌性小鼠体重增加了5.80 g,第14 天受试样品组雌性小鼠平均体重为(31.80±2.68)g,14 d 内受试样品组雌性小鼠体重增加了11.20 g。

第1 天受试样品组雄性小鼠平均体重为(24.20±1.48)g,第7 天受试样品组雄性小鼠平均体重为(32.40±1.52)g,7 d 内受试样品组雄性小鼠体重增加了8.20 g,第14 天受试样品组雄性小鼠平均体重为(38.40±1.34)g,14 d 内受试样品组雄性小鼠体重增加了14.20 g。

受试样品组雌、雄小鼠体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14 d 内动物生长情况良好,表明红菇样品对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结果见表1。

表1 广东梅县一野生红菇对动物体重的影响(x±s)Table1 Effects of wild Russula sp.from Meixian county,Guangdong on the body weight of mouse

2.4 小鼠死亡状况

小鼠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红菇样品15.00 g/kg 小鼠体重剂量,整个试验期14 d 内无动物死亡发生,受试样品组10 只小鼠全部存活。

2.5 对主要脏器的影响

脱臼处死所有受试小鼠进行大体解剖,未见其组织器官出现颜色、体积和质地等改变。受试样品组小鼠皮肤、黏膜、眼睛、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行为表现等反应与对照组小鼠无明显差别。

3 结论与讨论

以红菇样品最大使用浓度给予KM 小鼠经口灌胃剂量为15.00 g/kg 小鼠体重,在观察期内受试样品组小鼠毛色,皮肤,黏膜,眼睛,呼吸,循环,自主活动及中枢神经系统、行为表现等均对照组小鼠无明显差别,整个试验期内无小鼠死亡发生,红菇样品对雌性和雄性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均大于15.00 g/kg 体重。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该野生红菇样品属无毒级[3]。对所有试验小鼠进行大体解剖,组织器官未见有异常改变。本试验结果表明受试红菇样品急性毒性很小,但急性毒性实验仅数次给药,观察时间较短,故还应结合长期毒性试验的毒性表现及多种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评价其毒性。

同时,本实验还对该菇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该菇子实体中含有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糖,小分子物质黄酮类、生物碱、酚类、甾体、萜类和有机酸等。该红菇为红色,试验表明红色素属水溶性色素。由于预试样液本身就带有一定颜色,故用活性炭去色素以免造成颜色变化不明显或出现假阳性反应。大型真菌种类不同其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还可能发现新化合物类型,该菇具体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1] 卯晓岚.中国经济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762

[2] 应建浙,卯晓岚,马启明,等.中国药用真菌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579

[3] 戴寅,马凤楼,郭世萍.急性毒性试验(GB 15193.3—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29

猜你喜欢
红菇灌胃体重
秦岭地区红菇属菌类分类现状、问题及对策*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玉林红菇的综合开发利用现状研究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我要采的是红菇
称体重
容县红菇实现“人工助产”
你的体重超标吗
小鼠、大鼠灌胃注意事项
来曲唑灌胃后EM大鼠病灶体积及COX-2 mRNA、survivin蛋白表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