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佳
摘 要:在语文课程中,作文教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但是只要一提起写作文,学生们马上就会冥思苦想,愁眉苦脸,不知从何下笔。那么,如何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从培养兴趣、注重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学习和批改作文五个方面来谈一谈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语文课程;作文教学;思考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主动性,那么作文教学应该不会这么难以进行下去,相反,作文成绩肯定会有相应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的学习机制无疑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为了培养学生兴趣并养成读书的习惯,我在课上组织开展了各种活动,如:进行作品欣赏。在作文教学中,我首先给学生确定一个目标,鼓励学生多积累、多练笔。挑选出好的习作拿到课堂上,全班及时地交流沟通,借鉴学习。课上也会让学生鉴赏名家名作,各抒己见,在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的过程中学习名家名篇的写作方法。同时,每次课前要求一位学生准备好一篇简短的演讲稿,这个稿子要自己写,尽量不要摘抄。上课的时候花几分钟的时间,在全班进行三分钟演讲。因为只要几分钟的时间,所以也不会耽误教学进度。开始的时候,学生比较害羞,不习惯当堂演讲。我就要求几位平时比较活跃,不会怯场的学生先进行演讲,这些学生比较放得开,很好地带动了其他的同学。另外,学校组织的手抄报比赛,我也会建议学生不要摘抄现成的报刊上的著作,而是用自己平时的习作。这些方法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写作学习延伸到课外。
二、注重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一旦阅读能力提高了,能从中得益的也不仅仅是语文一门课,没有很好的阅读能力,想要学好其他的科目也会力不从心——试问连课本都无法读懂,如何能学好那门课程?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和阅读是分不开的。故而学生留一部分时间提高阅读能力很有必要。而阅读训练按目的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提高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思想的能力,这种可以通过短期的强化练习得到效果,另一种则是升华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从而丰富学生内涵,这就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对于阅读对象也需精挑细选。故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可以分两条线进行:一是日常课外阅读,一是假期课外阅读。
日常课外阅读,我觉得有四个最好的选择:科技说明文、文言文(古代名篇)、杂文以及名句。选读科技说明文的好处在于可以和练习相结合,可以在做题的同时阅读,对于学生把握“精准”二字有很大的好处。选读文言文训练的好处在于促进课本知识迁移,增强文言语感。选读那些针砭时弊或标新立异的杂文可以为学生的头脑源源不断地引入思想和艺术的“源头活水”。选读名句的好处,从思想上说,在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写作上说,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论据。
假期课外阅读,则是真正丰富学生内涵的好机会,暑假里,我会让学生读长篇、中篇、短篇名著各一篇,中、短篇要求写读后感,长篇我会要求学生摘抄其中400字左右的最精彩片段,并以200~300的篇幅陈述其精彩的理由。寒假,因为时间较短,所以我会找一篇精彩的长篇散文给学生精读,同样也要求写读后感。
三、善于积累
在我布置作文的时候,我看到有些学生冥思苦想了半天,还是无从下手。难道真的没有什么可写吗?而且同一篇作文,为什么有的人写得出,有的人却写不出?寻找原因,关键在于每位学生平时的积累。
平日生活中、学习上的积累可以说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同时又可以为学生的作文积累素材。如果学生在生活中对周围的人或事物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平时不善于观察,不懂得积累,那么写起作文来自然就要抓耳挠腮,无从下笔了。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多留意身边的事物。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追求新奇,希望独立。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这一特点出发,引导他们去参与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积累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平时积累的东西越多,写作文的时候就不会觉得不好写,写不了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多,写起作文来,自然笔下酣畅。除了鼓励学生多阅读,我也鼓励他们多积累。在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摘抄本,让学生在欣赏优美词句或精美片段的同时,加以摘抄。因为大量的知识都要从书本中获得。要促使学生养成善于阅读和积累的好习惯。同时,也使学生养成写阅读笔记的学习习惯。总之,只有大量阅读,同时善于积累,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四、勤于练习
除了要多读多积累以外,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因此,要促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平时写写日记,如果时间不够,写写周记也行。平时有所感触的话也可以用笔记录下来,即使是一个小片段也好。只有多写,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
在写作时,也要养成列提纲的习惯。写作文前先进行构思,因为没有思考就没有好的文章。动笔之前,要思考文章的主题,选择的材料,以及如何组织材料等。这样以后再列出提纲。做到这些,下笔才能一挥而就。不至于为了凑字数,一句一句像挤牙膏似的硬挤出来,生拼硬凑。
另外,修改也是写作不可缺少的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有句话说:“文从改中来。”可以说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得多了,自然会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要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
五、批改作文
批改作文,是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重要环节。学生写好作文会期盼着老师的评语,如果我们因为时间紧而不作批改,他们会失望,对下一次的作文也往往会敷衍了事,认为反正老师不批,我也随便写写好了。所以我认为一定要认真批改作文。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们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因为每位学生写好一篇文章都是花费一番心思的,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当然,由于实际写作水平的差距,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有优劣之分。但作为教师要理解他们的心情,要尊重他们的劳动。
另外,要使作文评语真正地对学生作文起到指导作用,那么,评语就要写得有针对性。所以,在批改的过程中要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抓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写出修改意见。
以上几点只是一些我臆想出来的作文教学小方法,还请大家指正,不过就算有些道理也不过是小道耳,其实在看到一位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全心全意地吸收着各种各样的语文知识的时候,我已经明白了语文教学的最根本之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言传固然重要,身教也必不可少。只要自己有内涵,有足够的文学素养,自然能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不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才刚上路,故此,我以一句名句自勉:“博学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参考文献:
[1]刘永康.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作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石启奎,徐西遵.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新课程:教师版,2006(8).
[3]陈军.作文价值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7).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