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红
摘 要:小学科学课多抽象理论说教的特点注定了它不为青春期的初中生所喜欢,所以教师就要学习新课改提出的以生为本思
想,还原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结合节点出发,充分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驱动他们积极参与互动学习。
关键词:小学科学;联系生活;分层认知;合作学习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自然学科,只中年级的学习内容就涉及物理、生物、化学等自然学科的基础认知,这里面许多东西都需要理解记忆。而小学生知识结构缺失,抽象思维发展尚待完善,所以他们对抽象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没有兴趣,这也是传统小学科学课低效的痼疾之所在。新课改要求我们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原学生主体地位,从他们的认知规律出发,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互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驱使他们积极地参与教学互动,主动认知和学习。鉴于此,笔者从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出发,遴选几点切实有效的高效课堂环节进行讨论和研究。
一、探析学生认知,联系生活注脚
俗话说:知识源于生活。小学科学看起来枯燥,其实都是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的认知情况,从他们熟悉的角度结合实例来说明问题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事先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情感及知识结构,进而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交集,有效实现抽象理论生活化,以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理论实践相结合,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教科版三年级“我们周围的材料”时,如果我们通过理论说教来授课那肯定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所以我们得另辟蹊径,要从学生周边比较熟悉的素材说起,然后一点点扩大范围,指导他们认识更多的材质及其性质和用途:让大家通过观察发现课桌是由木头和金属组成的,利用了木头轻巧和金属结实的特点;我们的文具盒有塑料的也有金属的,女生的笔袋大多是布料的;教室的门窗是由木材、金属和玻璃组成的……这样引导大家从生活中的事物观察做起,不但利于产生形象认知,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总结的学习习惯和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二、借助形象实验,层层分解难点
虽然小学科学都是理论的内容,但还是有许多概念和现象可能不好理解或者容易出现理解误区。教学实践中针对这样的重难点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形象的科学小实验来让学生观察和感受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抽茧剥丝,化整为零,以备课堂上精解细讲,才能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摸清规律,深入发掘隐性知识点,层层透析难点、疑点和易错点,这样才能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譬如,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下“水的三态变化”时,许多学生感到抽象、难以理解,尤其是针对“冰融化或水沸腾时,虽然吸热但是温度不变”这个问题感到无法理解。笔者就通过课堂小实验边演示边讲解,通过加热冰块让孩子们观察到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然后继续加热,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然后通过导管后在烧杯遇冷再次变成水,继续降温变成固态的冰。如此形象的实验再辅以因势利导的层层分析和讲解,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对水的三态变化形成全面的认识。
三、倡导合作学习,筹备交流小组
小学科学教学中经常遇到比较开放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能没有唯一的答案,这时就需要学生充分交流意见。另外,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参差不齐,老师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一位同学,要想实现帮扶教学,共同进步,我们就得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搭配4~5个人的学习小组,便于每位同学发挥自身优势,相互帮扶。如:在学习“水的三态变化”中的重点内容“用粒子理论模型解释水的三态变化”比较抽象,笔者就根据学生实情组建学习小组来讨论和学习。具体操作中,善于画的同学根据物质三态的粒子模型,画出冰、水和水蒸气的粒子模型图;善于总结的同学给大家演示和讲解。组内都掌握了基本知识后,开始分析为何在冰融化或者水沸腾时吸收外界热量而温度不变。通过激烈的争论、探讨,组内达成共识,然后选出发言代表进行组际交流,交流各小组的学习成果。汇报的学生代表本组,其他各组和教师共同分享小组成果,从而提高了合作学习效率。
以上是笔者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总结多年的初中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筛选出的几项优化重点。概括地说,以生为本就是要摒弃教师一言堂的死板说教,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寻找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的结合点,设置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教学流程和方案。唯有如此,我们方能摒除课堂的杂陈繁芜,留取精华扼要,让课堂精炼高效。
参考文献:
[1]钱昌愈.以生为本,如何实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高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4).
[2]易良斌.以学生发展为本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