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岚薇
(福建省霞浦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福建宁德 355100)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CPP)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所引起的一种高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又称为山羊支原体肺炎,该病的临床主要特征为高热、咳嗽、鼻腔分泌脓液、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本病病原为绵羊肺炎支原体和山羊肺炎支原体,还存在对绵羊和山羊均致病的肺炎支原体[1]。在自然条件下,山羊最易感,还是带菌的动物,本病多呈地方性流行,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或与带菌羊与健康羊的直接接触传播,对山羊的致死率较高。
霞浦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年降雨量约1 500 mm,饲养户在养殖的过程中往往忽略气候因素(霞浦县为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加之有些山羊养殖场饲养环境条件较差,如,圈舍拥挤、环境潮湿等,导致山羊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时有发生。
2014年4月上旬,该山羊养殖户饲养的60只山羊中,有5只6~10月龄的羊出现体温升高到41℃、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站立不稳、伴有咳嗽、流出浆液性鼻涕等。2 d后,最早发病的羊只共死亡4只,同时,又新增病羊6只。
患羊发热,体温高达41℃,精神极度萎顿,反应迟钝,食欲废绝,站立不稳、腰背拱起,咳嗽、严重的患病羊只呼吸困难,倒地不起,眼结膜潮红并有渗出物,鼻孔流浆液性鼻涕,有2只病羊出现轻度腹泻症状,部分病羊反刍停止。听诊左侧肺部肺泡呼吸音减弱,肺边缘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增强,按压患病羊左侧胸部,病羊表现痛苦并发出呻吟。新发病羊的症状基本相似。
剖检病死羊2只,可见肺部呈红灰色,表面粗糙不平,有明显的肝变区,左侧的肺与胸膜、肋膜、心包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同时,脾肿大、胆囊肿大,胸腔内膜增生变厚。病死羊的支气管和肺门淋巴结有肿大,胸腔内有黄色积液。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可做出初步诊断[2]。为了进一步确诊,采集病料,送实验室做了病原分离。
取病死羊的肺组织及胸腔积液,在血清琼脂平板上培养,37℃条件下,培养96 h后,长出煎荷包蛋样的菌落,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小、黄褐色、透明的多形性(丝状、杆状、球状等)革兰氏阴性菌体。
根据菌体特性确诊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由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属于支原体,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抗菌药物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3]。以下几种治疗方法可供参考:①土霉素,5~10 mg/kg体重,2次/d,肌内注射,连续7 d;②四环素,灌服30~50 ml,2次/d,连用5 d;③青霉素,160万IU+链霉素100万IU+氨基比林10 ml,2次/d,肌内注射,(小羊酌减)[4],连用3 d。本病例采用了第3种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针对本病的传染快、传播广、难治愈的特性,防止引入病原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因此,自繁自养对于控制本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养羊户需要努力采用的。如需购进山羊,尽量从非疫区买入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检疫合格的免疫好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的健康羊。新购进的羊只在混群前,应先至少隔离15 d,确定无疫后,方可与本场健康养羊混合饲养。饲养期间,应该做好羊的圈舍、运动场、各场区出入口的消毒:羊舍及周围环境消毒,1次/周;疫病发生时,消毒3次/周[5],圈舍可用浓度漂白粉、来苏儿、火碱等进行消毒;场区出入口处可以放置2%~4%氢氧化钠浸泡过的草垫;运动场可用漂白粉、福尔马林、氢氧化钠消毒。另外,尽量防止外来人员出入养羊场;场舍内应有专用工作服和鞋帽,并防止携带或穿着专用工作服和鞋帽离开养羊场舍。
根据传染病防制的重要理念“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饲养管理永远是防病治疗的第一位保障,本病也不例外,建议在放牧后可添加玉米等精饲料,并适量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进营养,提高体质。
饲养期间还应加强免疫接种,可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或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进行免疫预防该病。同时在饲养期间可以给羊注射三联苗、羊痘、布氏杆菌病等疫苗;可定期给羊群饲喂左旋咪唑、虫净灵、阿维菌素等药物进行驱虫,以防止其他疫病发生后降低羊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而有利于本病的发生。
[1] 杨发龙,王华,岳华,等.山羊中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及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2010,(8):177-180.
[2] 黄守愚,毛坤明,林曾欢,等.福清市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仿制情况[A].2013年福建省畜牧兽医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117-119.
[3] 张永英,石玉祥,张振国.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药物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07,(13):35.
[4] 廖海洋,张广谋,廖伟东.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综合防治体会[A].2013中国羊业进展[C].2013:310-312.
[5] 张春兰,刘明.山羊饲养管理“六要点”[J].中国畜牧业,201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