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英 王四荣 陶淑亭
(济阳县中医院,山东 济南 251400)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观察
周延英 王四荣 陶淑亭
(济阳县中医院,山东 济南 251400)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护理要点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制定完善的护理流程并强化术后并发症护理,观察分析并发症护理效果,总结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86例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手术治疗后出现了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头晕68例,头痛32例,恶心、呕吐42例,高热6例,不同程度患侧面瘫25例,面部麻木18例,听力下降15例,肺部感染患者5例,皮下积液4例,唇周疱疹3例,脑脊液漏2例,后颅窝硬膜下血肿1例。经过对症治疗与护理,疗效显著。结论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机制进行系统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效果显著。
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并发症;术后护理
现阶段,微血管减压术作为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其临床应用中能够在保障神经功能完善的前提下切实减缓患者神经疼痛,且复发率较低,是当前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中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1]。但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经验证明,微血管减压术后伴有各种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发热、患侧面瘫等,严重影响着手术临床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本文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86例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科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6例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为22~78岁,平均年龄为(56.9±6.4)岁,病程为3个月~33年,平均病程为(8.2±2.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三叉神经痛临床诊断标准[2],且采取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排除脏器功能性疾病患者等。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术前行头颅MRI联合MRA检查,确定手术方案。手术行全身麻醉,于乳突后锁孔处行开颅操作,倒T形切开硬脑膜,后在显微镜仪器的指导下沿小脑外侧部位进入内部,将桥池蛛网膜撕开,后将脑内部脑脊液排空,暴露三叉神经至桥脑,定位关键性血管后用涤纶片与肌筋膜隔离桥脑与责任血管,完成微血管减压术。如开颅后未找到责任血管需要将三叉神经周边增厚的蛛网膜进行充分分离[3],减轻蛛网膜粘连程度。
1.3 护理方法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会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高热、不同程度患侧面瘫、面部麻木、听力下降、肺部感染、皮下积液、脑脊液漏、后颅窝硬膜下血肿等并发症,我院就86例术后并发症患者分别进行了个性化护理: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并发症护理:头痛患者给予去痛片或氨酚待因片以止痛,呕吐患者给予胃复安等止吐药物治疗,并护理保证患者口腔卫生,以免引起呼吸困难与口腔感染,保证病房环境卫生,提高患者舒适度;头痛与呕吐严重的患者要及时行脑CT检查,确定颅内出血情况;术后加强颅内压检查,一旦发现颅内压过低的情况给予15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如发现颅内压过高的情况给予脱水药物治疗,治疗持续7 d左右。②口角疱疹并发症护理: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会激活脑内潜在半月节内的疱疹病毒进而引起疱疹并发症[4],并发症多发生在唇周,需要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并做好患者口腔护理以免引起口腔感染等。③脑脊液漏并发症护理:术后脑脊液漏包括口漏与鼻漏,多与颅内压过高引起,术后体征监测发现脑脊液漏需要及时通知医师,行切口二次缝合处理,并对切口处进行加压包扎,还要腰穿排空脑脊液,并发症处理过程中需要保证无菌状态[5],处理后行抗生素药物治疗,预防切口感染;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平卧且头偏向患侧,以促进切口愈合。④面瘫、面部麻木、耳鸣及听力下降等并发症护理:手术会刺激牵拉脑内神经与血管引起血管痉挛,进而引起面瘫及听力下降,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面部五官的对称性及面部颜色,针对眼睛闭合不严的患者需要给予眼药水或纱布覆盖等护理要点以保护患者眼角膜;还要给予并发症患者解痉挛药物治疗,以扩张血管减轻神经牵拉或损伤,保证患者机体健康。⑤高热并发症护理:手术应激刺激会引起术后发热,护理过程中要给予患者激素药物治疗,并辅助冰敷等降温护理措施,降温护理持续3 d左右。⑥肺部感染并发症护理:患者术后呼吸困难、手术麻醉后遗症等因素均会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给予患者抗生素药物治疗,就感染严重的患者行体位引流,并采取拍背或支纤镜下吸痰等方法以辅助患者呼吸。⑦后颅窝硬膜下血肿护理:及时清除血肿,并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加强患者常规化护理以提高患者并发症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2.1 术后并发症情况
86例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手术治疗后出现了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头晕68例,头痛32例,恶心、呕吐42例,高热6例,不同程度患侧面瘫25例,面部麻木18例,听力下降15例,肺部感染患者5例,头皮下积液4例,唇周疱疹3例,脑脊液漏2例,后颅窝硬膜下血肿1例。
2.2 护理效果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并发症患者治疗与护理3~7 d后病症消失;唇周疱疹患者治疗与护理7 d后病症好转,10 d左右病症消失;脑脊液漏患者抗炎治疗与护理后病症明显好转;43例面瘫与面部麻木患者治疗与护理后有1例患者面瘫加重,其余42例患者血管痉挛逐渐缓解;6例高热患者在术后1周左右出现高热病症,对症治疗与护理3 d后病症消失;5例肺部感染患者护理后痊愈;1例后颅窝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与护理无效死亡。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会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高热、听力下降、肺部感染、不同程度患侧面瘫、面部麻木、脑脊液漏、头皮下积液、后颅窝硬膜下血肿等并发症。就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而言,头痛、呕吐等并发症主要是因为术中刺激小脑引起的颅内压过低造成的;唇周疱疹与手术实施过程中三叉神经半月节传导阻碍有关[6],半月节内的疱疹病毒是引起唇周疱疹的诱因,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着重提升患者的抗病毒能力;脑脊液漏与手术后切口缝合处理不到位有关;面瘫与听力下降是由手术对三叉神经的牵拉刺激引起的,在手术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周边血管的损伤护理;肺部感染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三叉神经痛手术患者要在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神经保护。
本文86例手术并发症患者临床护理观察发现,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关键点是在分析并发症发生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系统化护理。86例护理后仅出现1例死亡,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1] 郑洁,朱爱华,邵纯.神经内镜辅助下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34(8):42-43.
[2] 兰艳,杜芸,青燕.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0,28(7):2412-2413.
[3] 刁玲玲,任兴珍,陶圆圆. 2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术后并发症护理[J].全科护理,2010,26(22):1989-1990.
[4] 古机泳,谭林琼,伍益,等.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口角疱疹的原因及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16(3):44-45.
[5] 滕昭晖.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8(1):48-49.
[6] 周凯君.1例三叉神经痛颅内微血管减压术的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2012,32(8):120-121.
R473.74
B
1671-8194(2014)13-03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