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初探

2014-01-26 21:21施慧丰
成才之路 2014年1期

施慧丰

摘 要: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不仅是响应新课程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引导自主学习;尊重事实依据;有效合作探究

初中物理课堂更多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如何组织好学生“合作、探究”,进行有效教学,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多多思考的问题。

一、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真正自主学习

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关注该做什么,怎么做,而应关注我不应该做什么。学生有能力达到的或通过思考、合作能达到的,如果教师一味地包办,即使教师演绎得再精彩,再生动,那其实也是一种课程资源的极大浪费。虽然这样做对于缩短教学进程有利,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弊肯定是大于利的。只有让学生具备了自主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他们的科学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是初中电学的入门章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从学生熟悉的家用电器着手,对各种家用电器进行观察、分类,引出简单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然后进行逐一介绍,再讲解通路、断路、短路三种不同的电路。笔者有幸听了一堂区公开课,教者先播放赵本山的经典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片段,从唯一的一件家用电器——手电筒引入课题,使原本枯燥的电路教学在一片轻松、欢乐的笑声中开始。教师在每一实验桌都准备了手电筒,接着让学生通过初步观察来发现这种最简单的家用电器——手电筒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得出简单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接下来,教师并不是按照顺序逐一介绍,而是征求学生的意见:你们想先了解哪一部分,再一一进行引导、讨论、分类、下定义。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深入观察来探究。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简单电路,深入观察不能只是简单的一句话,究竟深入观察什么、探究什么……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比如电池是如何安放的?后盖与电池是怎样连接的?小灯泡是怎样安装的?……通过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深入探究,学生又会发现很多的东西。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能动性得到了尊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导作用。

二、提出猜想要尊重事实依据、顺理成章

由于初中物理入门篇中引入物理教学的过程是提出猜想,因此,很多教师一给出课题就让学生猜。比如在“平面镜”的教学中,教师一介绍好平面镜的概念,就让学生猜想平面镜的成像有什么特点,学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猜,会很沉默、气氛会很冷场。让学生猜想,必须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比如:教师先演示“浇不灭的蜡烛”,学生会很兴奋、很好奇,这时就可以开始猜想,引出虚像的概念。再通过小游戏“对着镜子梳头”,邀请几位同学上讲台表演“真实的自己”和“镜中的自己”,看谁表演的动作多又好,其他同学注意观察“真实的同学”和“镜中的同学”有什么特点。比如,同学表演时,学生会注意到两者个子高矮、胖瘦(等大)、拿梳子的手是左右相反(对称)、表演者会同时靠近或远离(等距)。通过有趣的小实验、小游戏,引导同学们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这样,始终围绕着实验、现象,使学生初步体会镜子成像的一些特点。再顺理成章地提出猜想,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去猜,使得猜有根据、落在实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于一些生活现象的细致观察能力、临时表演能力、合作能力。

三、有效地进行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合作,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探究教学活动强调学生自身的参与,学生要用眼观察、用耳听、用嘴说、用手动、用脑归纳和深层思考,进入新领域的研究。

比如在“速度”这一课,笔者听过两堂“速度”的优秀课,两位老师在得出速度概念的过程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探究方式,很新颖精彩。第一位教师先是让学生观看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视频,然后让四个组的学生进行传递火炬的比赛。当比赛进行了一大半时老师喊道:停!大家立刻安静下来,其中一组火炬已快到终点了。这时教师问:哪一组火炬传递最快?学生回答:第三组。老师又问: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总结: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长的快。老师再喊:继续传递,学生很高兴地完成了传递火炬活动,老师又问道:最后是哪一组先到达终点的?你们又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回答: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少的运动快。这样,学生很轻松地总结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学过程和学生活动结合非常完美。第二位教师先让学生总结出了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又追问道:如果时间不同,路程也不同,那该怎么比?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马上答道:可以用路程除以时间再比较它们的比值的大小,比值越大运动越快。老师又追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让学生再次小组讨论,一些学生会答:还可以用时间比路程,比值越大的运动就越慢。老师继续追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哪种方法好?生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好。师问:为什么?生答:因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越大速度就越大,这样的比较结果比较直观,容易接受。到这里,速度的定义就已经出来了,而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学生按自己的思维方式亲自探究出来的。这种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进行课程设计的教学方式,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让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能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被学生理解、把握。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打开潜能的阀门,让智慧如滔滔流水奔腾不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享受乐趣、品味精彩、学会创新、领悟方法、体验美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