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科研与人生道路

2014-01-26 07:43程代展
成才之路 2014年1期
关键词:物理学读书人生

程代展

关于读书

读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大家都在读书,但可能效果迥异。“如何读书”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197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Glashow 除物理学相关知识还修过音乐、东亚历史、法学、文学,甚至电焊。采访他的记者颇感疑惑,问他:“学这么多其他科目对物理学研究难道也有帮助吗?”他回答说:“我想是有的,往往许多物理学问题的解答并不在物理学范围之内,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开阔的思路,比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逛逛公园,都会有好处。这可以提高想象力。”

那么,应该怎样读书呢?首先,就专业书籍来讲,我认为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性教科书,这类书要精读。我一般的做法是:选一本容易读而又比较经典的书,作为教科书仔细读,每个证明都仔细看,每道习题都做。在掌握了这些内容后,要进行综合和提炼,找出精华。也许将来自己真正能记住的可能就那么一点,但却能运用自如,这就是触类旁通。

另一类是参考书,包括大量的参考文献。这些东西要粗读,掌握有用或有启发的思想、方法。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定要学会在海量的书籍、文献中过滤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从表面的,多半是赘长的陈述、推理、证明中发现它背后的想法、算法或原理。

自学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美国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说过:“一个人年轻时懂了些什么无关紧要,只要懂得如何学习就够了。”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觉得自己一辈子得益于从中学开始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于科研

从长远看,打好基础比发表几篇论文重要得多。对大多数研究生而言,科研选题从模仿他人的工作开始。通常这种模仿容易出一些小文章,这是必要的。我早年听过逻辑学家王浩的一个报告,他说:“这种小文章做几篇,知道自己会做了,就不要再做了,要找点大点的问题做。”而这种大一点的问题应当是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那么,什么是有前途的研究方向呢?何毓琦先生曾经建议:“去找一个人们渴望解决的实际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你感兴趣的,但不太了解的,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不限于使用你熟悉的现有工具。”何先生这里强调的有两点:寻找新的、有意义的问题,发展和使用新工具。

创新思维需要敢于挑战权威,个人理解就是不迷信权威人士的言论,敢于思考,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挑战权威要建立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我们要敬畏真理,真理是人类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已经被严格证明了的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在没有对其深入了解之时就随便挑战它,这就成了想入非非。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大道,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登上光辉的顶点。”这句话是至理名言,希望在科研中一蹴而就的是懒汉无知的幻想。

人生感悟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如果把人生看作万米长跑,考上大学大概是百米节点,博士毕业大概是千米节点。真正的人生竞争在于千米之后的漫漫长途。我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很不以为然。谁见过马拉松比赛上来就拼命的?

对年轻人来说,要选定一个人生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向这个目标前进。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挫折是比成功更好的老师。我自己在人生路上也受过几次重挫,但每次挫折都让自己变得更坚强。

每个人都活一辈子,或者说,都到这个世界上来走一遭,怎样才能使这一遭更有价值呢?我以为不在于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在于经历过、奋斗过,有一份精彩的人生历程。

爱因斯坦曾坦率地把自己称为“一个流浪汉和离经叛道的怪人”。年轻人不妨学学爱因斯坦,做一个流浪汉,到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去流浪,到不同的学术领域去流浪,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不循规蹈矩,去走前人未走过的道路,开拓新的领域。如果这样,不管成功或失败,你的精神世界都会是富足的,你的人生都会是精彩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应当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梦,都可以去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理想是一个过程,一种心态,一种勇于拼搏的精神,一份永不放弃的追求,永远力争做到自己的最好。

猜你喜欢
物理学读书人生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美食物理学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人生中的某一天
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学中的简单应用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