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锋
招商引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作用探析
●薛锋
招商引资被认为是推动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发展能够有效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因此招商引资被认为是提高财政收入的关键着力点。那么招商引资是否真的能提高财政收入?带着这个问题,黑龙江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局对XX县、YY市招商引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的结果不容乐观。
招商引资是当地政府凭借其提供的土地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劳动力资源等吸引投资者在当地进行投资,通过双方讨价还价,达成利益交换的过程。
财政收入通常是指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为了推行国家政策、实现其职能、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而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筹集的无偿货币资金总和。财政收入按照政府取得的形式不同进行分类,通常分为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招商引资主要是当地政府以优惠政策吸引外部或本区域内的企业在本地投资或再投资,企业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向当地政府缴纳土地出让金等非税收入,建成后,向当地政府缴纳税金等收入。由此可见,招商引资主要是通过增加税收入和非税收入等来影响财政收入。
现阶段,各地都在抓招商引资,在招商引资的方式上,各地形成了类似的套路,如区域协作招商、主体招商、专业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委托招商、资源招商。关于奖励与处罚政策,各地基本上贯彻了完成任务物质奖励,完不成任务一票否决的方针。招商引资的政策,各地也都差不多,减免税收、减免土地出让金、帮助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等。
XX县2010年至2012年收取招商引资企业增值税5780万元,其中本级1445万元,中央级4335万元;收取营业税1449万元,其中本级724.5万元,省级724.5万元;收取企业所得税1820万元,其中本级728万元,中省级1092万元;其它税费7063万元;土地出让金8047万元,其中本级6379.4万元,省级1667.6万元;本级收入合计16339.9万元,中省级收入合计7819.1万元。
XX县2010年至2012年对招商企业返税583.5万元,实际返土地出让金1703万元,待返土地出让金829万元,三年投入工业园区建设约8000万元,合计11115.5万元,返还的财政收入占招商引资产生的本级财政总收入的68%。
XX县2010年至2012年通过招商引资实际增加本级收入5224.4万元,平均每年1741.5万元。占三年本级税收和基金收入的5.79%。
YY市2010年至2012年收取招商引资企业增值税24072万元,其中本级6018万元,中央级18054万元;收取营业税615万元,其中本级307.5万元,省级307.5万元;收取企业所得税14516万元,其中本级5806.4万元,中省级8709.6万元;其它税费3062万元;土地出让金7345万元,其中本级5839.3万元,省级1505.7万元;本级合计收入21033.17万元,中省级收入28576.8万元。
YY市2010年至2012年对招商企业返税9925.94万元,实际返土地出让金1863万元,三年投入工业园区建设约2363万元,地方扶持企业资金2673万元,合计16824.94万元,返还的财政收入占招商引资产生的本级财政总收入的58.9%。
YY市2010年至2012年通过招商引资实际增加本级收入4208.23万元,平均每年1402.7万元。占三年本级税收和基金收入的5%。
1、能够增加中央和省级收入。从上述两个实例看出XX县完成中省级收入7819.1万元,YY市完成中省级收入28576.8万元,也就是说上一级收入可以保障。
2、地方也能有一定的财政收入。例如XX县2010年至2012年通过招商引资实际增加本级财政收入5224.4万元,YY市2010年至2012年通过招商引资实际增加本级财政收入4208.23万元。
3、可以带动地方就业。招商引资通过引进新的企业和新的项目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岗位,保持了社会稳定。
1、违反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招商引资作为政府行为,关键要看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目前,各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多以减免税收和减免土地出让金为代价,这与国家有关政策相背离。2012年国家审计署在对18个省区市的54个县财政性资金进行审计调查后,在审计报告中提到“审计调查的54个县中,有53个县2008年至2011年出台了221份与国家政策明显相悖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文件,以财政支出方式变相减免应征缴的财政性收入70.43亿元,其中2011年变相免征33.36亿元,相当于其当年一般预算收入的5.81%”。
2、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不大。招商引资产生的财政收入占比较低,此次调研的两个市县招商引资产生的财政收入占本级税收和基金收入总额都在5%左右。
3、虚增财政收入。返回给企业的收入基本可以认定为虚增收入,应占本级收入的50%以上。虚增收入的不良后果是收入增长了,实际可支配财力却没有很大的增加,长期下去就像滚雪球,虚增越来越大,支付能力越来越弱。
4、恶性竞争导致财政收入进一步减少。现在全国范围的招商引资热潮仍在继续,就像房地产市场一样,基本上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而卖方是各地的地方政府,而买方就是有投资需求和有投资能力的企业和个人,卖方卖的“东西”都一样,就是地方让利,各地方政府拼地价,比税收减免,拼谁更优惠等等,为了争夺优质的企业资源,在许多县市还活跃着一些来自各地的“招商游击队”。他们怀揣着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行踪隐蔽,尽量避开当地政府的视线,时常到当地优质企业“敲门招商”。不同县市招商引资的竞争压低了土地价格,争取到了税收优惠,而由此产生的缺口只能由地方财政补贴。恶性竞争的结果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经济社会发展也深受影响。例如某市龙头企业已过政策优惠期,但当地政府还不得不继续让该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否则,企业有可能被其它市县挖走,即使是这样,该企业总部也已经被邻近的某市挖走。
5、招商引资中的环境污染或将成为未来财政买单的又一重要支出。某些地方官员为了完成GDP指标,竞相降低环保门槛,致使那些在环保要求比较严格的地方存在不下去的企业,转移到了黑龙江,使得个别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对群众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和危害。黑龙江目前是全国仅有的未受污染的绿色粮食种植区,有着千顷耕地、万亩良田,如果一旦遭受污染,可能是招商引资的收入百倍、千倍都无法弥补的。
6、招商引资中的土地浪费间接的造成财政收入降低。调研中发现两个市县中都存在一些招商引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在工业园区中大量占地,未投入生产经营,造成了大量园区土地浪费,不仅导致了财政投入园区成本无法收回,还使得园区土地不能产生其应有的效益。例如,某食品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期为2008年至2009年,在园区内占用大量土地,至今未对地方财政做出贡献。再如某市中铁集装箱有限责任公司的集装箱中心站建设项目,其建设期为2010年至2011年,但项目至今仍未完成,未向当地财政缴纳任何税收,该项目占用工业园区资源,未对当地财政未产生任何贡献。
从上述分析看出招商引资有利有弊,我们应客观、全面地认识招商引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既不能认为招商引资弊大于利,而将其一棍子打死,全面停止执行,也不能认为招商引资利大于弊,而忽略了其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弊端。
现行的考核体制中,由于要完成GDP增长指标,各地将招商引资项目投资规模作为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一项,是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从而造成一些地方不顾项目质量,盲目上项目、求规模、求数量。依据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中“政绩考核要突出科学发展导向,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指标,加大环境保护指标权重,对限制开发区域不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的规定精神,建议尽快落实,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不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科学分析GDP增长指标及招商引资项目在地方领导政绩考核中所占比重,允许一些粮食主产区等地方GDP零增长或负增长,做大做强主业,以避免短期行为对地方长远发展造成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各地政府将招商引资项目投资规模作为政绩考核的硬性指标,导致一些地方为完成指标互挖墙脚,相互拆台,形成恶性竞争。一些不法企业钻了空子,利用地方领导急于引资的心态,取得了更多的地方政府优惠,看似通过招商引资,财政收入增幅较大,实际上经济数据失真,虚增了财政收入。建议由省级人民政府收回招商引资政策制定权力,不允许各地方政府自行出台招商引资政策,避免恶性竞争,增加地方政府的可支配收入。
由于农业主产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但缴纳的各方面税收却很有限,不能形成较高的财政收入,但具有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也能成为税收的重要来源,可以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引进农业培育为特色的创税企业。例如,建设一批上规模、高标准的农业龙头和种养殖基地企业,投入资金及资源发展如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农家乐等,提高农产品的多重增值创税能力,培育新的农业税收财源增长点。
在一些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应当大力发展无污染的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财政增收的突破口。
黑龙江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