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永法,马荣荣,王晓燕,蔡克锋,周华成,李信年,唐志明
(1.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040;2.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101)
杂交稻甬优1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陆永法1,马荣荣1,王晓燕2,蔡克锋2,周华成1,李信年1,唐志明1
(1.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040;2.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101)
甬优15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表现早熟、优质、超高产、稳产性好、强根、壮秆、大穗、耐寒、抗倒,适应性较广,2012年和2013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和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推广品种。总结出其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稻;甬优15;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途径,但存在植株偏高、熟期偏迟、转色较差、结实率偏低、充实度差、米质较劣和制种产量低等问题,影响了籼粳杂交水稻的生产利用[1-2]。甬优系列籼粳杂交晚稻的育成较好地解决了转色较差、结实率偏低、充实度差、米质较劣和制种产量低等问题,在生产应用上取得了较好效果[3-10]。但甬优6号等籼粳杂交晚稻感光性较强,熟期偏迟,不能满足水稻生产的多样化需求。针对这个问题,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利用滇I型粳型不育系甬粳4号A(京双A)和早熟中籼恢复系F5032选配育成了籼粳杂交中稻甬优15,表现早熟、优质、强根、壮秆、大穗、耐寒、抗倒,具有超高产、稳产特性,适应性较广,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籼粳杂交稻感光性强、熟期偏迟的问题。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2017),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201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3006),适宜在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中稻种植;2013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推广品种(农办科[2013]9号)。
甬优15由早熟、优质、抗病、异交率高、半矮生的滇I型粳型不育系甬粳4号A(京双A)和早熟中籼恢复系F5032配组育成。它较好地结合了籼型杂交稻的长势长相和粳稻的熟相、耐寒、抗倒能力,感光性弱、生育期较短,具有较广的适应性。
甬优15参加2007年浙江省单季杂交中籼组预备试验,平均产量8.777 t·hm-2,比对照品种两优培九增产6.9%;2007年浙江省8812杂交粳稻联品试验,平均产量9.629 t·hm-2,比对照品种秀水09增产18.7%;2008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产量8.877 t·hm-2,比对照品种两优培九增产6.7%,增产达显著水平;2009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产量9.036 t·hm-2,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10.6%,达极显著水平;2011年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518 t·hm-2,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9.2%。
甬优15参加2010年福建省中稻区试,平均产量7.947 t·hm-2,比对照品种Ⅱ优明86减产1.0%,减产不显著;2011年继续试验,平均产量为9.938 t·hm-2,比对照品种Ⅱ优明86增产3.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344 t·hm-2,比对照品种Ⅱ优明86增产达8.3%。
2012年11月8日,农业部科教司组织专家对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山头邵村籼粳杂交中稻甬优15示范方进行田间机割验收,示范方面积7 hm2,随机抽取的3块田产量分别为12.009,12.777和12.881 t·hm-2,示范方平均产量12.555 t·hm-2。
3.1 生育期
甬优15属中稻组合。2008-2009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2年平均全生育期138.7 d,比对照两优培九长3.1 d。福建省2年区试平均147.7 d,比对照Ⅱ优明86迟熟5.1 d。
甬优15年度间生育期稳定。在宁波市鄞州区5月27日播种,9月4日齐穗,10月20日成熟,播齐历期100 d,全生育期146 d。甬优15在浙江中南部作中稻种植,5月中下旬播种,可在10月10日前收割[11],具有较广的茬口适应性。
3.2 抗性
甬优15在浙江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微研究所2008-2009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0.3级,穗瘟2.4级,穗瘟损失率2.5%,综合指数为1.6;白叶枯病6.0级;褐稻虱9级;条纹叶枯病抗性1级。
3.3 米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8-2009年米质检测结果,在浙江省2年区试中,平均整精米率63.8%,长宽比2.6,垩白粒率16.0%,垩白度3.0%,透明度2级,胶稠度84 mm,直链淀粉含量14.1%,其2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3等和4等。甬优15在福建省种植,经米质检测,其米质达部颁3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
3.4 农艺性状
甬优15参加浙江省杂交中籼区试,平均株高127.9 cm,有效穗178.5万,成穗率60.8%,穗长24.8 cm,每穗总粒数235.1粒,结实率78.5%,千粒重28.9 g。
福建省2年中稻区试,甬优15平均株高125.4 cm,有效穗10.7万·hm-2,穗长25.4 cm,每穗总粒数273.7粒,结实率79.0%,千粒重28.8 g。
3.5 形态特征
甬优15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剑叶挺直,略微卷,叶色深绿,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弱,穗形大,着粒较密,一次枝梗多;谷色黄亮,有顶芒,谷粒椭圆形,稃尖无色,落粒性适中。甬优15在宁波作单季栽培,表现须根发达,茎秆粗壮,叶鞘厚重,抱握力强,抱握面大,紧裹节间,地上伸长节间6个,基部第1节间至穗颈节间长度分别为3,12,9,18,19和39 cm,粗度分别为0.9,0.8,0.8,0.7,0.6和0.4 cm;叶片长、挺,叶角小,叶脉粗壮、发达,叶色翠绿,叶鞘叶缘绿色,转色顺畅,熟相清秀,其倒5叶长度分别为50,60,68,65和63 cm,宽度分别为2.2,2.1,1.8,1.8和1.6 cm;一次枝梗发达,单穗一次枝梗分生量可达20个以上,弯穗型,叶下禾,着粒较密,每厘米穗长着粒9.8粒。
4.1 浙江单季手插栽培技术
使百克或浸种灵浸种36 h,清水淘洗干净后置通气性好的容器内保湿催芽,严禁用编织袋等密闭不通气的容器催芽。5月25-30日播种,播种量90 kg·hm-2,1叶1心期喷300 mg·kg-1多效唑,秧田肥水双促,严防蓟马和稻飞虱,秧龄20~22 d移栽。本田用种量9 kg·hm-2,密度26 cm×26 cm,2本插。施纯氮195~225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6∶1,基、蘖、穗肥比例氮肥为4∶4∶2,钾肥为2∶4∶4,磷肥作基肥一次施入。蘖肥在栽后10 d和20 d各施1次,穗肥在剑叶全展期施入。采用好气灌溉法,栽后7 d及14 d各放干田水实田1次,有效分蘖终止期搁田,至田不陷脚、土露白根复水,循环往复数次;孕穗至抽穗扬花期薄水养胎授粉,灌浆成熟期干湿交替,活水养根保鞘,至收割前1周断水,严禁断水过早。严防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纹病、稻曲病,尤其需抓好分蘖前期的稻飞虱防治和抽穗前稻曲病的防治工作。
4.2 浙江单季机插栽培技术
使百克或浸种灵浸种36 h,清水淘洗干净后摊开晾干至谷粒表面无水层,谷不粘手,直接机播于营养土盘中,5月25-30日播种,每盘播种子50 g,1叶1心期喷300 mg·kg-1多效唑,秧龄13~17 d移栽。225盘·hm-2,机插规格30 cm×20 cm。其他管理技术同手插栽培技术。
[1] 袁隆平.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1990,23(3):1-6.
[2] 万建民.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研究[J].杂交水稻,2010,25(专辑:第一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论文集):3-6.
[3] 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等.甬优系列杂交水稻组合的选育和推广[G]//邓华凤.杂交粳稻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55-159.
[4] 马荣荣,王晓燕,陆永法,等.晚粳不育系甬粳2号A及其籼粳杂交晚稻组合的选育及应用[J].杂交水稻,2010,25(专辑:第一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论文集):185-189.
[5] 王晓燕,钱兴苗,章志远,等.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甬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J].杂交水稻,2007,22(6):30-31.
[6] 叶曙光.杂交粳稻新组合甬优6号在温州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6,21(3):58-59.
[7] 王新斌,赵益福,林有根,等.杂交稻甬优6号在温岭的种植表现及配套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08(1):49-51.
[8] 金标.杂交稻新组合“甬优6号”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福建稻麦科技,2005,23(2):32-33.
[9] 林有根,王新斌,郑智明,等.杂交晚稻新组合甬优9号在浙江温岭的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8,23(5):51-52.
[10] 郑加诚.甬优6号在浙江乐清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价值[J].杂交水稻,2006,21(4):54-56.
[11] 王宝强,饶国发,翁卫华,等.甬优15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101.
(责任编辑:吴益伟)
S 51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
A
0528⁃9017(2014)01⁃0013⁃02
文献著录格式:陆永法,马荣荣,王晓燕,等.杂交稻甬优1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4(1):13-15.
2013⁃12⁃18
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支项(2010R50024⁃8);浙江省8812计划项目支项(2012C12901⁃16);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09B21001)
陆永法(1963-),男,浙江慈溪人,高级农艺师,从事水稻育种工作。E⁃mail:luyongfa20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