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龙重阳思想管窥*

2014-01-26 12:14吉学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胸痹督脉脏腑

吉学群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 300120)

导师张智龙教授在30年的繁忙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视对中医古典医籍的研究,他倡导“读经典,做临床”,理必《内经》,法必仲景。尤其在对医圣张仲景理论的研习过程中,结合临床病例的揣摩,感悟到“阳气”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了重阳思想。

1 振奋心阳治疗胸痹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则其极虚也。”张仲景以“阳微阴弦”概括了胸痹的病机:关前为阳,以候上焦,阳微是上焦阳虚,胸阳不振;关后为阴,以候下焦,阴弦乃下焦(或中焦)阴寒内盛,水饮内停,阴乘阳位,痹阻胸阳,不通则痛,发为胸痹、心痛。

张智龙在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消渴合并胸痹)患者的观察发现,其病因病机为脾气亏虚,升降失常,运化呆滞,聚生痰湿,使血行失畅,脉道壅滞,使胸阳痹阻,气机不畅,心脉挛急或痹阻发为本病。气虚则津停血阻,“因虚致瘀”,从而导致消渴合并胸痹的发生和发展,所以说心脾两虚为消渴合并胸痹之根本,胸阳不展为其病机关键。故治疗中以“调理脾胃针法”为基础方,以致阳为主穴,配合大陵、内关以达到调脾胃、通心阳、心脾同治的目的。

至阳首见于《针灸甲乙经》。至,极也;又达也。人以背为阳,膈以上为阳中之阳,膈以下为阳中之阴,至阳隶属于督脉,位居阳位(背部),督脉之气上行至此,由阳中之阴达于阳中之阳,阳气至极,故名至阳。刺之则从阳引阴,振奋胸中之阳气,阴病治阳,进而达到化痰祛瘀之目的;大陵、内关为心包经之输、络穴,心包为心之使者,可替君行令,又可代心受邪,两穴相配既可宽胸理气,又可宁心安神。

2 温阳益气、祛湿化瘀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

中风痉挛性偏瘫又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因其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而得名,是中风致残的重要原因,已成为脑卒中康复研究的重点。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结合现有中西医研究结果,张智龙指出“阳气虚衰,湿阻血瘀”为中风痉挛性偏瘫的基本病机。阳气虚衰是筋脉痉挛的致病根本,湿邪瘀血是筋脉痉挛的致病因素,脾胃则是筋脉痉挛的主要病变脏腑。阳气开合失宜,经气闭而不达,筋失濡养,阳缓而阴急,则肢体筋急痉挛,可见阳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若阳气虚弱,则会导致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减弱、失调而变生诸疾,正所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人之神得到阳气的温养才能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脑得到阳气的温养才能五官灵敏、耳目聪明,筋得到阳气的温养肢体才能柔和而活动自如,脉得到阳气的温养才能气血畅通。诚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吴昆注云:“故而阳气开合失宜,为寒所袭,则不能柔养乎筋,而筋拘急,形容偻俯矣。此阳气所伤,不能柔筋之验。”此意为寒伤阳气,致筋不柔,形成拘挛。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脾胃虚弱则运化失司,统摄无权,酿湿生痰,因痰致瘀,痰瘀互结,壅塞脉络,筋脉失养,发为痉挛。《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云:“因于湿……短为拘”,“诸痉项强,皆属于湿”,“邪气恶血……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且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易伤阳气,所谓“湿盛则阳微也”,二者相得阳愈虚、湿愈重,病情不断发展。

在上述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之上,张智龙提出温阳益气、祛湿化瘀是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主要治法。振奋土气、养血柔筋、抑制筋脉刚劲之质而为柔和之体,方能顺其条达畅茂之性;祛湿化瘀使阳气免受重浊阴邪所伤,才能遏制病情的不断加重。他根据多年的临床心得,总结出“项腹针”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项针为风府、风池、天柱、百劳、大椎,腹针为中脘、关元、滑肉门、天枢、外陵。风府、大椎位居颈部,隶属督脉,而督脉循行于腰脊正中,上达巅顶,为全身阳脉之主干,十二经脉中之手足三阳经皆与之相交会,有“阳脉之海”之称,具有调整和振奋人体阳气的作用,能统摄全身阳气,刺之可使阳气旺盛,则筋有所柔;天柱系足太阳膀胱经脉气所发,足太阳膀胱经为背部纵行之大经,脏腑俞穴顺序排列其经,脏腑之精气皆由其俞穴内外转输,是主导人体气血的重要经脉之一;太阳为巨阳,为诸阳主气,阳气气化可生精微,内可养神,外可柔筋,故太阳膀胱经是主筋所生病,刺之可疏通经络、振奋阳气;风池位居足少阳胆经,其循于身之阳侧,主骨之所生病,其穴以善治骨病著称;百劳为经外奇穴,治虚损之要穴,刺之可补虚扶正;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滑肉门内应于肠,性善滑利通降,可调理胃肠、利湿降逆。与外陵左右共四穴合称腹四关,该四穴具有通调气血使经气上输下达肢体末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的妙穴。天枢为胃经的经穴,居人体上下之中,刺之可使气血上输下达,疏通四肢经络;中脘为胃经之募穴,六腑之所会,有健脾胃、助运化、升清降浊之功;关元为温阳益气之要穴,两穴相伍,温阳益气以治本。

3 振奋阳气、祛痰逐瘀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

张智龙认为吞咽困难属于“窍病”,而窍位为阴,只有得到人体清阳之气的温养,诸窍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如果阳气虚衰、失于温煦,不能制约阴寒之气,则气机失和、九窍不通,故治窍病当从阳引阴。

崇骨穴居于项部大椎高骨之上,位于督脉。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阳脉之都纲”,主一身之阳气,针刺督脉穴能使全身阳气得以振奋。《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身体各部必须得到阳气的温煦才能保持正常的功能。中风后吞咽困难是由于痰浊瘀血搏结窍道、气机闭塞不通,致使舌体、咽喉失其所用。针刺崇骨穴振奋阳气、祛痰逐瘀,气血得以通畅,窍道得以濡养,则吞咽功能得以恢复。

3.1 从阳引阴,通关利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内经根据人体脏腑经脉表里阴阳气血交相贯通的理论,提出了用针治病亦当取法阴阳。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脏腑由经络连属,构成脏腑相合的表里关系,人体阴阳气血循经脉周流,互相贯通。在生理上,经脉之气由阴行阳、由阳行阴,以调节相对平衡;在病理上,阴病及阳,阳病及阴。正如《难经·六十七难》所说:“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内经指出用针刺法治疗疾病时,可以从阴而引阳分之邪,从阳而阴分之邪。从阳引阴,可取背部的俞穴以治五脏之病;也可以取阳经的穴位,治疗阴经的病。咽喉部为足三阴经所过之处,属阴分;崇骨穴位于项背部,又位于督脉循行路线之上,故属阳分。针刺阳分的崇骨穴,治疗阴分之吞咽困难之病,即取法阴阳,从阳引阴,通关利窍。

3.2 由浅入深,推内之阳

针刺崇骨穴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要掌握其独特的针刺操作要领。我们临床研究发现,崇骨深刺组疗效优于崇骨浅刺组。针刺崇骨穴要由浅入深,在浅部得气后再推至深部,将阳分之气引至阴分,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灵枢·本输》言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并认为此乃“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藏之所宜”,阐述了针刺要随着经气浮沉深浅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针刺深度。《难经集注》杨玄操注云:“入皮三分,心肺之部,阳气所行也”;“入皮五分,肾肝之部,阴气所行也”,说明浅刺部位为阳分,深刺部位为阴分。

《难经·七十难》云:“春夏必致一阴,秋冬必致一阳。”《难经经释》注:“致,取也。谓用针以取其气也”;《难经集注》虞庶注:“经言秋冬养阴,言至阴用事,无阳气以养其阴,故取一阳之气以养于阴,免成孤阴也。”故《难经·七十难》继言:“秋冬寒,必致一阳者,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浅而浮之,即浅刺至皮肤部位,得气后再深入推进,引其阳气至阴分。《难经经释》注:“推,谓推其气而入之,至于阴之分也。此即经文所谓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义。”说明这种由浅入深的针刺方法,如杨玄操所言“内阳以和阴”,也顺应了从阳引阴的针刺原则。张景岳言“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在崇骨穴施以“由浅入深,推内之阳”的针刺方法,是治疗吞咽困难良好疗效之关键所在。

3.3 疏利阴分,深而留之

针刺崇骨穴不仅要由浅入深,而且针刺深度要达到1.5~2.5寸(据个体差异略有不同),才能起到良好的疗效。

《灵枢·阴阳清浊》云:“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杨上善曰:“人气清而滑利者,刺浅而疾之;其气浊而涩者,刺深而留之。”中风后吞咽困难,其病本在于肝、肾,咽喉部位为足三阴经脉所过,为阴经之病变,风、火、痰、瘀阻滞经络窍道,其气浊而涩,故当深刺且留针,而奏疏利阴分经气、通关利窍之功。

猜你喜欢
胸痹督脉脏腑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论筋性脏腑病❋
最方便的健身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脏腑疏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