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力 赵一蓉 刘翠芳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16)
五苓散提高泌尿系CTU检查诊断能力价值探讨*
田 力 赵一蓉△刘翠芳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16)
目的观察五苓散对泌尿系疾病患者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U)检查缩短延迟时间的影响,提高CTU检查效率及质量。方法随机抽取两组患者,五苓散组口服五苓散后做CTU检查,安慰剂组口服安慰剂做CTU检查,均使用常规剂量造影剂,两组患者CTU延迟时间、图像质量做对比分析。结果安慰剂组平均延迟时间为(9.15±0.42)min,五苓散组平均延迟时间为(6.23±0.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相近(P>0.05)。结论口服五苓散后做CTU检查较未服五苓散者时间有缩短,同时使用五苓散不影响图像质量。
五苓散 CTU 延迟时间 图像质量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U)可同时显示肾实质、肾集合系统、输尿管及膀胱的立体图像,已成为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但CTU也有不足之处:通常延迟6~15 min后行排泌期扫描,部分患者扫描延迟时间较长,需要根据肾盂、输尿管积水等情况决定延迟扫描的时间,甚至有不能显影者。本研究旨在了解五苓散提高泌尿系CTU检查诊断能力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共收集病例64例,纳入标准为疑有以下任何泌尿系疾病者:(1)泌尿系结石;(2)泌尿系肿瘤;(3)泌尿系结核与炎症;(4)泌尿系统先天发育异常。排除标准:(1)有重度肾功衰患者;(2)对碘造影剂过敏不能增强者;(3)肾亏脾损小便已利者不用,温病高热伤津者慎用,属于阴虚津液不足者不用。随机分为两组。安慰剂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0.51岁。五苓散组34例,男性27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3.21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1.2 检查方法 五苓散组口服五苓散后做CTU检查,安慰剂组口服安慰剂后做CTU检查。五苓散由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分厂制造,每袋12 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1305;安慰剂组选用淀粉,用五苓散相同的包装12 g一剂备用,五苓散组及安慰剂组均于检查前约2 h顿服12 g,然后饮温水500 mL。均使用常规剂量造影剂,两组患者CTU延迟时间做对比分析。扫描仪器: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扫描参数:螺旋扫描方式,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0 mA,螺距1.375∶1,扫描速度0.6 sr,扫描层厚7.5 mm。将扫描数据进行薄层重建,层厚为0.625 mm。先行CT平扫;再应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70 mL,延迟36 s后开始肾脏扫描,延迟7~15 min后行排泌性尿路扫描,未显影者或者显影不满意者,再透视下观察,待输尿管显影后延迟时间扫描。扫描范围:CT平扫和排泌性尿路扫描从肾上极至耻骨联合水平,增强后动脉期和静脉期从肾上极至肾下极。增强扫描造影剂使用剂量:碘海醇70 mL。将CT扫描薄层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ADW4.4),分别采用多平面(MPR)及曲面重建(CPR)进行图像后处理,多方位多平面三维显示整个尿路系统影像。
1.3 观察方法 (1)延迟时间比较。比较口服五苓散检查组及口服安慰剂检查组行CTU检查延迟时间。(2)图像质量比较。由两名资深的放射科医师利用双盲法将两种扫描前准备方法所得图像按1~5分标准评分。5分:图像双侧肾盂肾盏及全程输尿管及膀胱同时显示,无左右输尿管显示时间明显不同步,无输尿管部分不连续显示,能清楚地显示病灶(如输尿管结石)。4分:双侧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显示清晰,部分输尿管显示较其余部分浅淡,但不影响诊断,能显示病灶。3分:一侧输尿管大部分不显示,或者显示断断续续,不能清楚显示病灶。2分:一侧输尿管与另一侧输尿管同时显示,要依靠几次扫描图像拼凑,仍然难以显示病灶。1分:输尿管无法显示,诊断失败。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算两位观察者的相关系数,若相关系数高则取两位观察者所做的评分的平均值进行配对t检验,验证这两种方法的统计学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延迟时间比较 安慰剂组平均延迟时间两组患者延迟时间(9.15±0.42)min,明显高于五苓散组的(6.23±0.38)min(P<0.05)。
2.2 图像质量分析及评分比较 64例患者CTU影像显示成功率为100%,图像质量均能达到诊断要求。五苓散组为(4.32±0.45)分,安慰剂组为(4.63±0.3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均显示较满意,使用五苓散没有影响CTU图像质量。
五苓散由白术、茯苓、泽泻、猪苓、桂枝组成,收载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1]。五苓散是利湿剂经典方,主治三焦气化不利、水停失布,包括膀胱或者尿道结石、肿瘤、感染或功能性病变引起的排尿困难、尿潴留以及肾积水、妊娠或产后小便不通[2]。五苓散方证是蓄水与脱水并存[3]。在病理生理机制上,出现五苓散证时,血液中的水分有向血管外流动的趋向,组织和胃内有多余的水分,而血液内的水分减少,说明五苓散证主要是体内水液的分布出现异常。在药理作用上,五苓散对某些电解质缺乏具有保护作用,并能调节水和电解质代谢。其活性成分茯苓酸、泽泻醇有持久的利尿作用;茯苓酸、白术油、桂皮油能促进胃肠分泌,抑制胃肠蠕动,桂皮油能扩张血管,使组织和胃肠的水分血管内移动,配伍后的五苓散可能有直接供给细胞和血液以水分的作用[4],说明五苓散能对机体的水液进行重新分配,而不是单纯的利尿。
在研究过程中未出现使用五苓散后明显不良反应者。安慰剂组延迟时间平均(9.15±0.42)min,五苓散组延迟时间为(6.23±0.38)min,其延续时间差异明显,通过对图像质量的评分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相近,说明使用五苓散能够缩短延迟时间,但并没有降低图像质量。使用五苓散后缩短了延迟时间,可以提高扫描效率,并避免了因无法显影多次重复扫描X线剂量的使用,间接减少了X线剂量。但因为目前国内外尚无类似研究,属初探阶段,研究样本有限,有待进一步加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65.
[2]倪诚.王琦教授从化气布精论五苓散制方思想及其运用心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0(34):699-701.
[3]赵国平,陈佳.《伤寒杂病论》五苓散方证辨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2(31):808-810.
[4]明鸣.五苓散主治新探[J].实用中医药杂志,1988,4(2):43.
Exp loration of Diagnostic Value of Wulin Powder on Im prove the Com 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 Ex-am ination of Urinary Diseases
TIAN Li,ZHAO Yi-rong,LIU Cui-fang. TCM Hospital of Chongqing City,Chongqing,400016,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Wulin Powder shortening delay time of CTU examination on patients with urinary diseases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TU examination.Methods: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e group was given oral Wulin Powder before teasted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examination.Another group was given oral placebo.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dose of contrast agent.Compare CTU delay time and image quality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average delay time of oral placebo taken patients was(9.15±0.42)minutes while that of Oral Wulin Powder taken patients was(6.23±0.38)minutes.Two groups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he delay time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image quality rating(P>0.05).Conclusion:The examination time of oral Wulin Powder taken patients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out taking Wulin Powder.Meanwhile,Wulin Powder does not affect the image quality.
Wulin Powder;CTU;Delay time;Image quality
R691
A
1004-745X(2014)04-0615-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4.021
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ZY20133004)
△通信作者
201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