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语文课外活动中朗读兴趣小组活动开展

2014-01-25 17:29蔡碧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范读课外活动

蔡碧蓉

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当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在这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版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朗读是阅读教育的重头戏,它是口、耳、眼、心并用的过程。朗读对领悟语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等,有着其他任何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下面,以朗读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为例,谈谈笔者在指导学生开展语文朗读兴趣小组课外活动中的点滴体会。

一、 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目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孩子们来说,“有兴趣”,更是学习的良好开端。活动刚开展时,不可急于求成,重在“以趣为饵,引人入胜”。第一次活动,我给学生带来的是一些好听的故事和精彩的童话剧录像。当孩子们津津有味地欣赏后,还沉醉于美丽的声音和动人的故事中时,我及时地告诉学生:想要学到这些本领并不难,只要我们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我们也能像这些小演员一样在舞台上尽情地表演,说不定还能比他们演得更好呢!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不仅如此,他们还奔走相告。一时间,“朗读兴趣小组”竟成了校园中颇为热门的活动小组之一。参加活动的人数从刚开始计划的十余人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人。

二、 注重活动实效,坚持三个结合

1.要与课堂相结合

由于课时的限制,课文中一些重要、精彩的段落很难在课堂上花太多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品味。朗读活动正起着这样“以外补内”的作用,它可以在声情并茂的反复朗读中让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填补课堂缺漏的功用。低年级的很多课文如《小马过河》《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等的分角色朗读这一要求就可放在活动中多训练,通过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及气息的长短等技巧来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语言特征。再如,《可爱草塘》一文中有关草塘美景的精彩语句,学生朗读时的感情色彩、重音轻声、舒缓顿挫、起煞衔接等都有了很大进步。草塘美丽的景物以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场面在学生的有声语音中体现得更生动更淋漓尽致。

教师艺术性的朗读比听录音更能让学生感到亲切,更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教师成功的范读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范读具有强烈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学生产生的效果比放录音更好,范读的正迁移效应也更为明显。因此,教师必须练好朗读的基本功,充分发挥范读的艺术功能,把学生带进教材所描绘的各种境界之中,从而达到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目的。如学习《燕子》一文时,老师用清新、轻柔的声音,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燕子的到来使本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变得更加光彩夺目。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连平时很少举手发言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竞相上台表演朗读,对朗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老师也可以注重学生之间的评价,及时有效地表扬朗读优秀的学生,让学生之间的典范自然形成。

总之,朗读课外活动与语文的课堂教学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2.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为目标。”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音色、语感以及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征以及学生本人的意愿来安排不同的训练重点。如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可让他们多朗读、表演童话故事;文静沉稳的高年级学生则可侧重于一些抒情散文、诗歌的朗读训练。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因材施教中学到自己最喜欢也是最适合自己的朗读技法,做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所长”。同时,他们的个性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

3.要坚持校内外结合

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体现活动课开放性的原则。语文活动课不同于语文课,它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可以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把活动放到户外进行。比如,进行不同语调的训练时,就要把学生带到户外,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这样做既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正深入的训练。再如,在训练朗读《春天》这篇散文时就可把学生带进大自然,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从而更好地理解体会文章的感情,收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三、活动形式多样,创设成功机会

每个学生不管基础如何,都有表现的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选择一些文质优美的文章,在班上组织朗读比赛。对一些缺乏勇气的学生多鼓励,学生的表现欲望激发了,都争先恐后地参加比赛,并进行评比,选出“朗读之星”,给予表扬。班上经常进行这样的朗读比赛,学生在学习中渐渐养成了朗读习惯,对朗读兴趣也越来越浓。

从小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就能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敢于实践的精神。课堂内“试一试”的机会不多,课外活动就应为他们尽量创设尝试成功的机会。广播站的播音、电视台的小主持人、诗歌朗诵会、故事大王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创设情境自主表演……多种多样的自我表现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他们觉得自己所学的这项技能很棒、很有用。于是,学生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提高了参加活动的热情,他们的胆量和自信心也得到了锻炼和增强。

四、发挥主导作用,增强活动自主性

新时代的学生应是“自主学习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我们也同样要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杜威的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认为:“儿童是有行为、有感情的人,儿童的行为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首先,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朗读材料,也可让学生自备自己喜欢的材料。同时尊重学生,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人,自始至终保护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从欣赏、肯定的角度来评价学生,引导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使学生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通过以上所说的系统的操作性强的朗读训练,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三,树立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朗诵是一种美读,可以刺激听者的兴趣,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朗诵活动具有独特的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和想象力的功能。朗读训练活动既是一项教学过程,更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以学生的兴趣为依据,以系统的训练为前提,在注重实践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学到本领,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主动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朗诵的培养,用朗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作文能力的提高,启发培养能力的思维和想象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范读课外活动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课外活动类作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进行小学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失踪的十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