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业凤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120名体育生进行了就业意向调查。结果表明,体育生趋向毕业直接就业,考研深造率不高;创业意识较强,重视个人发展空间;偏向公有单位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就业去向多元化;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前景预测过于乐观等不足。建议通过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 体育生 就业意向
就业意向是指人们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对未来职业的期待。就业意向影响着人们在未来工作岗位的长久性和稳定性。开展就业意向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选择方面的特点,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笔者对2014届体育专业的370位毕业生采取按男女性别分层的比例,随机抽取了120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102人。该比例与笔者学校的男女生比例(3:17)基本吻合,也与体育专业女生少男生多现状相符。被调查对象81.8%来自农村,18.2%来自城镇,与师范院校生源多来自农村现状相符。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有效问卷110份,有效回收率91.7%。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通过阅读大学生就业意向研究的相关资料,掌握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特点和趋势。参考郑洁、胡凯林、韦宏等学者研究成果编制问卷。问卷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二是具体问题涉及毕业去向、就业地区、就业单位性质、薪资期望等。
访谈法:随机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就业意向选择及原因,了解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利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收集与编码,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意向基本现状
(1)毕业后去向。76.4%的学生选择“先找份工作再说的”,6.4%的选择考公务员,5.5%的打算自主创业,计划考研的学生有4.5%,打算出国深造的有3.6%,剩下3.6%的学生还没想好。
(2)就业的职业选择。有39.1%选择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比如体育教师等,另有29.1%的学生计划考公务员,18.2%的学生有创业打算,选择进入公司的有10.9%,2.7%的学生选择其他。首先,就业职业选择呈多元化,有教师、公务员、公司职员等多种职业。其次,计划考公务员的比例相对较高。最后,计划创业学生略高于其他专业,这与体育生思维敏捷、独立积极、冒险敢为、崇尚实践的个性品质和创造力较高相关。
(3)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选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有46.4%,31.8%的学生选择公办学校,10%的学生选择国有企业,到民营等非公企业的占3%,仅有0.9%的学生愿意到民办学校工作,其他占3.6%。从数据上看,单位性质成为学生确定工作时非常看重的因素,在关于确定工作单位时重视因素排序调查中,工作稳定性名列前三。近九成的学生期望到公有非公单位就业,凸显了学生就业观念中重视稳定性和“铁饭碗”意识。
(4)就业区域的选择。55.5%的学生选择到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发达城市就业,其次有26.4%的学生计划回生源地就业。可见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中,更看重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有近一半以上学生愿意到经济发达城市就业,当在大城市未谋得合适岗位时,回生源地就业成为首选。相比之下,选择到粤东粤西等欠发达地区就业的不足3.6%。
(5)薪资期望的调查。2013年4月发布的《广东省2013年第一季度就业白皮书》指出,广东省内本科毕业生平均工资为2795元/月。关于薪资期望有43.6%的学生选择3500以上,31.8%选择2500元~3000元,12.7%的选择3000元~3500元,11.8%选择1800元~2500元。可见,累计56.3%的学生薪资期望高于《广东省2013年第一季度就业白皮书》调查的实际平均工资水平近20个百分点,仅有三成多学生薪资期望与调查结果持平,体育生薪资期望水平较高。
(6)求职渠道的调查。有33.7%的学生选择互联网,选择参加招聘会和通过父母、亲朋好友获取求职信息的,分别是22.8%和21.5%,选择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仅占17.5%,其他占4.5%。可见,互联网成为学生获取求职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是参加招聘会和亲朋好友提供的信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在学生求职信息提供方面稍显不足。
(7)确定就业单位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前景预测。学生确定就业单位时对个人发展空间、人际关系、工作稳定性最为重视,对专业对口度、工作强度不太重视。
对未来就业持乐观态度的占47.3%,充满信心的有20%,29.1%感到迷茫,另有3.6%选择“不清楚”。总体上,体育生对未来就业较乐观,这与体育生多是外向型性格
相关。
2.特点分析
(1)体育生趋向直接就业,考研深造率不高。近八成学生选择“先找份工作再说”,被调查对象有81.8%来自农村,家庭困难的有30%,大部分学生都急切地想找到一份好工作,缓解家庭压力。由于体育生高考入学成绩低,文化基础较薄弱,因此考研等深造率不高。
(2)就业职业选择多元化,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学生对“专业是否对口”要求不高,仅有19.1%的学生选择了“非常重视”,选择了“不重视或无所谓”的占46.4%。求职中不再强求专业对口,大大拓宽了体育生的就业渠道,除了做体育教师,还可以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工作以及尝试自主创业。调查中,有18.2%的学生有创业打算,体现了体育生较高的创业意识。这与体育生思维敏捷、独立积极、冒险敢为、崇尚实践的个性品质和创造力较高有关,也与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的推动有关。
(3)期望到公有单位工作,凸显求稳的就业价值观特点。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职业的选择均体现了体育生趋向在公办单位工作。工作稳定性在关于确定就业单位考虑的因素调查中排名第三,是学生就业选择中非常重视的因素。同时,虽是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却更期望到广州等一线经济发达城市就业,不愿到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就业。这表明了体育生在就业过程中既希望参与充满挑战的社会竞争,又希望工作稳定有保障的矛盾心态。
(4)薪资期望略高于实际,就业前景预测过于乐观。体育生的薪资期望略高于社会实际,就业前景预测过于乐观,对就业形势严峻性认识不足。体育生薪资期望集中在3500元左右,远高于2013年广东省内本科毕业生平均工资2795元/月的实际。
2013年6月,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体育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体育生就业形势严峻,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尤甚。超过70%的乐观就业前景预测与当下体育教育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不符。
三、建议与对策
1.加强就业指导,开展个性化、具体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但缺乏针对性,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对所有专业通用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不论学校还是学院层面,在就业指导中都应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开展个性化、具体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考虑到体育专业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创造力较高、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可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开展创业实践模拟指导,帮助体育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促进毕业创业的成功率,以创业促就业。
2.加强就业观的教育与引导,树立面向基层就业的就业观
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力上与部属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并且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部分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也在向二三线城市分流,加重了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体育生在就业区域选择上偏爱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造成了部分毕业生选择性失业的现状。学校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就加强对就业形势严峻性的宣传,一方面激发学习动力,为未来的成功就业做充分准备;另一方面让体育生一入学就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积极调整就业策略,树立面向基层就业的信念,毕业可以尽快成功就业。
3.加大大学生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拓宽就业渠道
体育生就业选择多元化,就业不再局限于教育系统,在各类国家机关、企业单位都有就业,部分学生自主创业。为促进大学生就业,2008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从教计划”“应届生入伍计划”等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由于体育生身体素质好,同时长期的体育训练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兵检、村官选拔中优势明显,因此要加大此类政策在体育生中的宣传力度,为其就业拓宽渠道。
四、小结
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生趋向毕业直接就业,考研深造率不高;创业意识较强,重视个人在未来工作岗位的发展空间,偏向公有性质单位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就业去向多元化。但他们也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对就业前景预测过于乐观等不足。通过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加强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政策的宣传,拓宽体育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郑洁.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J].大学生就业,2005(14).
[2]胡凯林,韦宏.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8(7).
[3]赵洪朋,李世远.体育专业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特征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4]肖威.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气质和性格类型调查分析及其教学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6).
[5]季芳,范佳元.师资缺,难撑校园体育一片天[N].人民日报,2013-8-14.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