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华,任 骞,白世淼,李录花
(1.河北省中医院眼科,石家庄 050011;2.石家庄市眼科医院,石家庄 050011;3.井陉县医院,河北 井泾 050300)
中医眼科的辨证理论起源于《内经》,经几千年的实践、总结,使中医眼科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笔者采撷先贤的宝贵经验做指导,在临床中加以分析运用,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此不揣浅陋,以期同道斧正。
眼为视觉器官,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联系。《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审视瑶函·内外二障论》曰:“眼乃五脏六腑之精华,上注于目而为明。”五脏中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灵枢·五阅五使》谓:“五官者,五脏之阅也。”“目者,肝之官也”。《灵枢·本脏》亦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心主血,血养目珠。《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中所说“血养水,水养膏,膏护瞳神。”心合血脉,目又为宗脉所聚;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脾运健旺,气血生化有源,脾输精气上灌于目;肺朝百脉,主宣发肃降,肺气充和,血行流畅;而肾主藏精,精充目明,肾生脑髓,目系属脑。六腑与五脏互为表里,相互协调;目又与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均有关系,若脏腑功能失调,既不能化生精气,亦不能输送精气至目,致使目失精气的充养而影响视觉功能。所以,目病的病因常可推之于脏腑经络,脏腑经络有病亦可在目中表现出来。中医眼科的五轮学说即因此将眼睛的各个部位进行脏腑分属、定位论治,亦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五轮中的水轮疾患则指瞳神及其后面组织的疾病,归肾所属,以视物不清及视物变形为主要症状,水轮疾病多涉及现代的诸多眼底疾病,病种繁多、病因复杂,难以单纯以肾来分析病机,亦难以单纯以治肾来取效,故近代医家借助眼底镜进行眼底部位脏腑分属,如目系及视网膜属肝、黄斑属脾等,在临床中再参合八纲及脏腑辨证来论治。笔者认为在眼底病的治疗中更加注重肝脾的调治。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也,人身为一小宇宙,应宇宙之五行四时更替而生五脏之功能,从而有肝木主升、肺金主降、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似四维之轮;脾为中土,居升浮降沉之中,为大气升降的交合似轴,轴旋转于内,轮则升降于外。中医的病理只是轴不旋转、轮不升降而已[1]。肝升于左肺降于右,脾为中土斡旋于中,如环无端,气血畅通,病不由生,眼底视衣血络丰富,气血并行脉中,气有一息之不运,血有一息之不行,若气滞血必郁滞;气血又赖脾胃生化,化源不足,气虚鼓动乏力血亦郁滞。庞赞襄提出:“眼底病虽有实证、虚证之分,但多为因郁致病,实证为因郁而滞,虚证为因郁而致虚,凡性急之人,肝必抑郁,郁久生热,湿与热合,蕴结于脾,使精气受损,而目暗不明。眼底病者盲而不见,日久不视,渴望复明,焉不郁耶!故眼底病多从郁治,郁结热邪清散,脉络通畅,目得所养,则目明矣。[2]”
诸如眼底病中的急性视神经炎,属于中医“目系暴盲”范畴,多发生于年轻人的突然视物不清、视力急剧下降至盲无所见的眼病。庞赞襄认为此病多由于情志不舒,肝气上逆,气血郁闭,玄府闭塞,脉络失畅……其病理特点为肝郁气滞、肝胆火旺、肝肾亏损等[3]。临床应用较多的方剂为逍遥散,偏于热者加丹皮、栀子,郁滞重者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菖蒲、远志、香附、枳壳等,后期视神经萎缩者加以四物汤及补益肝肾明目之品,如枸杞子、女贞子等,逍遥散为舒肝健脾之方,木气不郁,则中土旋转,肝气条畅,脾运正常,则升降有序,玄府畅通,精血方能上行濡养目系。
再如黄斑区病变,眼底的黄斑区属脾,脾虚不运,水湿内停,聚集眼底,则见眼底水肿而发为“视直如曲”、“视大反小”之病;或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阻塞气机,血亦郁滞,气血痰凝而发为“视瞻昏渺”;眼底视网膜血管疾病或为气滞血瘀,或为气虚血瘀,均致脉道阻塞,常常导致血行不利,血溢脉外,“血不利则为水”而见网膜水肿,因此眼底病多是与气、血、湿痰相关的虚实夹杂之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之精气皆赖脾运而上输于目,运脾则中建,中气健旺则清气当升则升、浊气当降则降,升降顺畅则无湿浊留弊。正如李东垣在《兰室密藏》中言:“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
从肝与脾的关系来看,肝木喜条达而恶抑郁,当情志不舒则会出现木郁土壅之象。《内经》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若脾土受克于肝木,中轴旋转不利,饮食呆钝,纳谷无味,当下而不能下,水谷入胃亦难以化为精微,当上而无以上,正气失之化源,眼目缺乏精微濡养,故眼病难以得愈。眼底视衣属于末梢组织,一旦发病则需较长时间悉心调治,故对于久病之人,多进药物易伤脾胃之气,脾胃受损则药物不能很好吸收而发挥作用,所以眼底病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护好脾胃。
现代生活中,工作节奏较快,精神高度紧张,故肝多郁滞,久之则克伐脾土,导致人体气血运行失常。眼作为身体的一部分,亦会因此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病理变化,而眼底病变较少有时气、六淫影响常为内因所致,所以治肝调脾法不失为眼底病治疗中应遵循的法则。
[1]刘力红.圆运动的古中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34.
[2]单书剑,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五官科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34.
[3]庞荣,张彬.庞赞襄中医眼科验案精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