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美卿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515031)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许美卿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515031)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9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除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针对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时进行评估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2.2%,观察组为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sTBI)具有病情重、病程长、致残率、死亡率高的特点,其最常见并发症是肺部感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3%~18%,因肺部感染导致的死亡率则高达20%~50%[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现将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干预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广大护理工作者借鉴。
1.1 一般资料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8个月~85岁。疾病构成:脑干损伤7例、广泛脑挫伤11例、脑挫裂伤并硬膜外血肿10例、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4例、脑挫裂伤并硬膜外硬膜下混合血肿3例、脑挫裂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例、广泛脑挫伤并双额叶挫伤出血3例、脑挫伤合并胸部复合外伤创伤性湿肺4例。观察组45例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2~89岁。疾病构成:脑干损伤5例、广泛脑挫伤9例、脑挫裂伤并硬膜外血肿8例、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5例、脑挫裂伤并硬膜外硬膜下混合血肿5例、脑挫裂伤并SAH 2例、广泛脑挫伤并双额叶挫伤出血5例、脑挫伤合并胸部复合外伤创伤性湿肺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病变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 对照组: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除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针对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 加强病室及床单位的管理 保持病室温度在18~20℃,相对湿度50%~60%,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2次,≥1 h/次,应用空气消毒机行病室内空气消毒2次/d,30 min/次,病室内地面、桌面用含氯500 mg/L消毒液擦拭,1次/d。患者出院后及时做好终末消毒处理,定期监测病室内空气及物品表面的细菌指数,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更换床单2次/周,当有污染时及时予更换,确保床单位清洁、干燥。
1.2.2 加强体位护理 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时予取头高位,即抬高床头15~30°,以减轻脑水肿,并有利于保证呼吸道通畅。昏迷的患者取侧卧位,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翻身拍背1次/2 h,叩击时五指并拢呈茶杯状,利用腕力从肺底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快速有节奏地叩击胸背部,≥5 min/次。翻身拍背在餐后1~2 h或餐前30 min进行,防止呕吐。
1.2.3 适时吸痰,定时雾化吸入 当闻及痰鸣音或听诊肺部有痰鸣音并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及时予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并定时予雾化吸入。本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即予应用生理盐水30 mL+沐舒坦2支雾化吸入,2次/d。因为沐舒坦可促进痰液排出,减少黏液滞留,使呼吸道黏膜上表面活性物质发挥正常的保护功能[2],因此使用沐舒坦进行氧气雾化吸入,可以使痰液易于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达到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目的。
1.2.4 正确留取痰培养标本 取痰培养标本时,应在停用抗菌药8 h后清晨用药前留取,留取痰培养标本前不能行雾化吸入,留取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本量应足够,留取标本后要及时送检。
1.2.5 加强医护人员的管理 要求每个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病房配备1瓶手速干消毒剂,每接触一个患者行手速干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流程,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以避免和减少医源性肺部感染的发生。
1.2.6 加强医用器材的管理 对使用的医疗器械或一次性用物如呼吸机管道、湿化器、吸痰管等应确保消毒灭菌的有效性。要求规范使用手套,杜绝一副多用现象,从而达到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1.2.7 加强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家属疾病相关知识,让其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探视,以减少对病室环境的污染从而减少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特别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更需做好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如接触患者需佩戴口罩,有感冒的人应避免接触患者,接触患者前后均需做好手卫生消毒等。
对照组肺部感染28例,感染发生率为62.2%;观察组肺部感染10例,感染发生率为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本研究结果看来,经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在改善sTBI患者术后感染方面效果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1] 刘小红,刘小艳.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的机制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0,14(4):151-152.
[2] 潘学田.中国药品使用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195.
1672-7185(2014)10-0053-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0.031
R7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