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美
(辽宁省铁岭县医院内科,211200)
出血性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
王雅美
(辽宁省铁岭县医院内科,211200)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头CT检查特点。结果 根据头CT特点,出血性脑梗死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结论 对于脑梗死患者,特别是大面积梗死及心源性栓塞者,均应定期查头CT,便于及时发现出血性脑梗死,及时合理治疗。
脑梗死;出血性;临床表现;CT检查
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时,若症状未发生明显变化,则易漏诊。为了引起同行注意,提高诊治水平,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3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出血性脑梗死病例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45~80岁,平均60岁。既往病史:风心病10例(合并房颤8例),糖尿病11例,高血压15例(合并房颤8例),冠心病8例(合并房颤3例),无明显心血管病史3例。发病时间3 h~10 d,其中<3 d者8例、4~7 d者18例、7~10 d者4例。本组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首次头CT确诊入院4例,其他病例均以缺血性脑卒中入院。18例患者病情再度加重,出现头痛15例,意识障碍8例,恶心、呕吐14例,肢体瘫加重6例,精神异常1例,失语4例,复查CT后均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5例病情无明显变化,仅于复查时发现;7例病情好转,复查头CT时发现。确诊出血性脑梗死后,停用活血化淤、抗凝、降纤及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的治疗,给予脱水、脑细胞营养、清除自由基等对症治疗。
根据头部CT表现,32例患者头CT均显示低密度区内有散在的斑片,团块状高密度影,分为两种:血肿型10例和非血肿型22例。血肿型,梗死区中继发出现的高密度影呈团块状,其中有明显占位效应的有6例,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非血肿型,梗死区中继发的高密度灶呈片状、点状,无明显占位效应。血肿型的临床表现均加重,其中死亡2例,好转者大部分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非血肿型加重有12例。头部CT所见32例均位于颈内动脉供血区域,位于顶叶4例、颞叶4例、额叶3例、基底节区4例、颞叶+基底节区2例、顶叶+颞叶+额叶13例。治疗结果按照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对脑卒中临床研究工作的建议》中,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和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定[1],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评分减少≥90%为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评分减少46%~89%为显著进步;病残程度1~3级,评分减少18%~45%为进步;评分减少<18%为无变化。本组痊愈5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8例、死亡2例。
3.1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有资料表明,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大面积脑梗死及心源性栓塞,其他非心源性栓塞,如脂肪性、癌性则少见。发病机制:①脑栓塞患者栓子阻塞较大血管引起血管壁坏变,当血管痉挛减轻和(或)栓子分解碎裂,栓子移向动脉远端,原栓塞处血管受损,血流恢复后易发生渗漏性出血;②某些固体栓子常为不规则形凝块,不易将血管完全堵塞,血流可通过缺血损伤的血管漏出;③新形成的侧支循环,新生血管结构不完善,通透性高,出现渗血;④脑梗死时高血糖可使梗死面积扩大,出血机会增加。
3.2 临床特点及头CT表现 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时,症状多加重,以头痛最常见,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因出血量少,病情无明显变化。头CT显示病灶多位于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区,多位于皮质,显示大片梗死灶内有高密度影,多密度不均,CT值低于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通常伴有明显占位效应。本病发病率为3%~5%,我院同期脑梗死住院患者共958人,发病32人,发病率3.1%。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时,若症状加重,则很容易被发现,得到及时治疗;若症状无明显变化则易被漏诊,复查头CT可及时有效地检出,是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可靠手段。对于脑梗死面积较大或合并有心源性栓塞的患者,不论临床症状有无加重,均应给予定期复查头CT,以及时发现出血性脑梗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
[1]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1672-7185(2014)10-0050-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0.029
2014-02-11)
R7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