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潜阳丹临证应用举隅
沙海勇
广东省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潜阳丹是扶阳派郑钦安治疗阴盛阳虚疾病的经典名方,笔者辨证加减,推广应用,效果满意,本文举咽痛、失眠、虚痒、头晕临床应用案例供参考。
潜阳丹;郑钦安;临证应用
潜阳丹是扶阳派郑钦安治疗阴盛阳虚疾病的经典名方,全方以纳气归肾为主旨,药以砂仁宣中宫阴邪并纳气归肾,附子补坎中真阳,龟板通阴助阳,甘草伏火相根,诸药共奏收纳封潜元阳之效[1]。
笔者在临证过程中,对辨证属阳虚阴盛的病人,往往在此方基础上加味,加干姜制龟板之寒,加肉桂增引火归源之效,取得满意疗效,现举隅如下。
温某,男,47岁,司机,2013年5月11日初诊。患者反复咽痛四年余,曾到三甲医院诊治无效,后经以清热解毒治疗病情加重,体质虚弱。诊见扁桃体溃烂,色暗红,有白点,疼痛,难以进食进水,痰多质稀,夜难安卧,伴腰痛,膝以下畏寒,大便不畅,舌质淡胖,有齿印,脉浮空。
四诊合参,证属阴盛阳虚,虚阳上浮,熏灼咽喉,故反复咽痛溃烂。下寒盛故膝以下畏寒,阳虚不能运故腰痛、大便不畅、痰多,齿印舌、脉浮空也是阳虚之候。宜扶阳抑阴,纳气归肾。处以潜阳丹加味:黑附片30g(先煎),龟板6g,砂仁30g(后下),干姜15g,肉桂10g(后下),火麻仁15g,肉苁蓉15g,桔梗10g,炙甘草15g。5剂。5月18日二诊见,咽痛减轻,白点变小,腰痛已除,大便基本正常,药已中的,原方增黑附片至60g,加强破阴寒之效。5剂。5月25日三诊,言药后好转七八成,咽部溃疡基本愈合,不影响进食,膝盖怕凉大大减轻,稀痰亦减少。原方继服5剂以巩固疗效。
刘某,男,50岁,2013年7月15初诊。失眠两年余,患者因意外事故受惊吓后,思虑增多,出现难以入睡,甚至彻夜难眠,多方诊治无效,靠安眠药辅助入睡,伴易上火,头上易长疮疡,胃纳一般,二便可,舌淡胖,有齿印,脉浮劲,重按虚。
此阴寒太盛,虚阳外浮,水火失济,心神不宁,故失眠。易上火,易长疮疡,为虚阳之象;舌淡胖有齿印,脉浮空为阴盛阳虚之候。治宜回阳驱阴,交济水火,以潜阳丹加味:熟附片30g(先煎),龟板6g,砂仁30g(后下),肉桂10g(后下),桂枝10g,白芍10g,龙骨15g,牡蛎15g,干姜15g,炙甘草15g。3剂。3剂后,患者反馈,第一剂药后效果明显,一觉睡到天亮,后两剂效果稍差。考虑病重药轻,下寒太盛,火不归源,加附子至60g,3剂。后失去联系。半年后偶遇,言药后效果明显,但尚未断根,每月自行按原方服药数剂,睡眠质量大大改善。
廖某,女,26岁。2013年10月20日就诊。全身发痒不止,散在淡红点,有抓痕,夜晚痒甚,无发热恶寒,胃纳可,大便偏稀,舌淡胖,脉浮虚。
此虚痒也,无外感,无热象,全身发痒见淡红斑为内阳不能守,外阳不能运也。宜回阳收纳,以潜阳丹加味:熟附片40g(先煎),肉桂10g(后下),龟板6g,砂仁30g(后下),沙参15g,白芍10g,艾叶10g,薄荷6g,白术15g,土茯苓15g,葛根6g,北芪15g,炙甘草15g,生姜10g。3剂。10月24日二诊,药后身痒大大减轻,大便亦见好转,处原方3剂继服巩固。后电话告知痊愈,嘱服附子理中丸改善体质。
李某,女,52岁,2013年12月7日初诊,头晕一星期。患者一星期前无明显诱因于起床时出现头晕,自觉天旋地转,头重脚轻,不能站立,视物昏花,伴恶心欲呕,胃部不适。患者体型肥胖,平素腰背畏寒,胃纳差,大便不实,夜尿多,舌胖大,齿印明显,脉两寸浮大,两尺细微。
患者属阳虚阴盛体质,脉象两寸大,两尺小为下寒虚阳上浮之象,阳浮不降故现头晕,下寒故见胃纳差、大便不实,齿痕舌也是水湿阴盛明证。治宜回阳收纳,降逆化浊,以潜阳丹加味:熟附片50g(先煎),龟板6g砂仁30g(后下),肉桂10g(后下), 炙甘草15g,白术30g,泽泻10g,法夏10g。5剂。12月13日再诊,诉头晕好转,已能下地自理,唯清晨尚有时发作,夜尿明显减少。原方加茯苓、细辛、五味子以加强温化水湿。5剂。12月18日三诊,头晕基本不发作,怕冷也见好转。原方继服3剂巩固,另嘱常服附子理中丸以扶元阳。
[1][清]郑钦安原著,唐步祺阐释.郑钦安医书阐释:3版[M].成都:巴蜀书社,2006:77.
沙海勇(1984-),男,河源人,硕士,河源市卫生学校讲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学研究。
R249
A
1007-8517(2014)09-0132-01
201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