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32例

2014-09-11 05:37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阻型方用莪术

贵州省贵定县中医院妇产科,贵州 贵定 551300

中医辨证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32例

王兴

贵州省贵定县中医院妇产科,贵州 贵定 55130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配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体会。方法对32例盆腔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口服中药配合汤药灌肠治疗,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3.7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辨证论治;盆腔炎;中药灌肠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有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之分,慢性盆腔炎往往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差,迁延所致[1]。目前临床无特效方法治疗盆腔炎,疾病的复发率较高。我院治疗盆腔炎主要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结合中药灌肠的方法,效果满意。本文主要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盆腔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妇产科学》[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4.1±4.6)岁。其中20例月经无明显异常,12例月经异常,表现为月经过多、过少或淋漓不断。32例患者辨证分为三型,湿热蕴结型13例,寒凝气滞型10例,血瘀痰阻型9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给予中医辨证论治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医辨证分型及用药为:①湿热蕴结型:证见行经不调,白带黄稠味臭,舌红苔腻,治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主,方用:连翘、枳壳、当归、葛根、生地、桃仁各15g,柴胡、赤芍、红花各10g,甘草5g。②寒凝气滞型:证见小腹胀痛,经色紫暗,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治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为主,方用:小茴香、没药、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各10g,延胡索、当归、川芎各15g,干姜6g,如肾虚加续断、狗脊、补骨脂,有包块加三棱、莪术,脾虚加茯苓、白术、党参。③血瘀痰阻型:证见小腹坠痛,小腹有包块,月经色紫暗、有块,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治以活血化瘀、祛湿化痰为主,方用赤芍、茯苓各15g,桂枝、丹皮、三棱、莪术、香附、白术、桃仁各10g,丹参30g,如瘀血重加水蛭,小便涩痛加木通、竹叶、萹蓄,痰湿重加苡仁、半夏。每日1剂,水煎至300ml,分早中晚三次口服,10d为一个疗程。中药保留灌肠,方用:金银花、黄连各10g,黄柏、黄芪各15g,三棱、莪术各20g,蒲公英、败酱草各30g,水煎至100ml,过滤放至38~40℃,待患者排空大小便,以导管插入肛门,缓慢注入药液,保留3~4h。选择非经期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学》[3]中相关疗效判定标准,分临床痊愈、有效、无效三级对疗效进行判定。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有明显改善,妇科检查有改善,但并未恢复征程;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以临床痊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2 结果

32例患者中临床痊愈17例(53.13%),有效13例(40.62%),无效2例(6.25%),不同症型患者治疗结果具体可见下表。

3 典型案例

某患者,女,34岁,公司职员,因腹部隐痛,痛连腰骶于2012年1月就诊,自诉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反复发作,腹部疼痛,行经或劳累时加重,查体:体温36.5℃,HR:70次/min,BP:132/80mmHg。患者症见白带量增多、色黄、质粘稠,小便黄赤,胸闷纳呆,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为湿热蕴结型,给予连翘、枳壳、当归、葛根、生地、桃仁各15g,柴胡、赤芍、红花各10g,甘草5g中药口服并配合中药保守灌肠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疼痛明显缓解,继续用药一个疗程后,腹部隐痛基本消失,白带恢复正常。随访至今无复发。

不同症型患者治疗结果表 [例(%)]

4 讨论

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临床有急、慢性之分。本病在中医中并无相关病名,根据其症状可归为祖国医学的“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病。中医认为急性盆腔炎多因热毒所致,治疗当以清热利湿为主,慢性盆腔炎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养护不慎,或劳神过度,气血受损所致[4]。本病病情缠绵,瘀血内阻,临床常见虚实错杂、寒热错杂之证。我院在治疗本病时,将本病分为湿热蕴结型、寒凝气滞型和血瘀痰阻型三型。湿热蕴结型为热邪炽盛或以往治疗不当,湿热邪毒留于下焦,或是产后金刃损伤、房事不节、湿热之邪内侵所致,故治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主,方中生地、柴胡有清热解毒、透表凉血之效,红花、赤芍有活血通经、行瘀止痛之功,诸药合用可泄热解毒、行气活血;寒凝气滞型多因肾阳不足、寒湿内盛或经期、产后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伤及脾阳所致,故治以活血祛瘀、温经散寒为主,方中干姜、肉桂有温中逐寒、回阳通脉之功,当归、川芎、蒲黄、五灵脂有活血行气、止血化瘀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温通经脉、活血散瘀作用;血瘀痰阻型多因劳倦过度或素体抑郁,损及肝脾,气血运行不畅,湿热瘀血阻于胞中所致,故治以活血化瘀、祛湿化痰为主,方中丹参、丹皮活血通经,排脓散瘀,桂枝、白术补气健脾、通经脉、温脾胃,三棱、莪术祛瘀通经、行气消积,诸药共奏行血散瘀、除湿温脾之功。中药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康复。

总之,中药辨证论治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1]魏子刚,罗秀莉,付梅,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126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08(4):150-151.

[2]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杨桂宏.以中医辨证治疗(中药内服外用)慢性盆腔炎87例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5):177-177.

R271.19

A

1007-8517(2014)09-0130-01

2014.03.12)

猜你喜欢
阻型方用莪术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三款药膳,养血安神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UPLC法测定广西莪术、醋莪术及其水提药渣中莪术烯醇含量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加工炮制过程对温莪术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