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胃调中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

2014-01-24 12:41王洪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6期
关键词:皮化生胃窦胃脘

王洪涛

(长岭县中医院,吉林 长岭 131500)

健胃调中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

王洪涛

(长岭县中医院,吉林 长岭 131500)

慢性萎缩性胃炎由胃黏膜萎缩,表现为脾胃气虚为本,随患者体质、病因、病程演变标证有气滞、寒热错杂、阴虚胃热之别。用健胃调中饮加减治疗65例,显效39例,有效18例,有8例因体质差、治疗有所延误,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病变未能逆转,治疗无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健胃调中饮;中医药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大量病例显示脾胃气虚、气滞不畅是本病最基本病理基础[1,2]。笔者自拟健胃调中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5例均为笔者于2007年5月至2012年12月门诊病例,治疗前有慢性萎缩性胃火症状及体征,并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65例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在30~65岁,病程最短三年,最长10年。其中伴胃黏膜异型增生9例,肠上皮化生18例。

诊断标准:①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病程长,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②腹部柔软,上脘、中脘穴有轻微压痛;③胃镜检查:胃黏膜失去下沉的桔红色、呈淡红色、灰色、灰黄色或灰绿色,重者灰白色,色泽深浅不一,皱襞变细,平坦,黏膜下血管透见如树枝状或网状。有的在萎缩黏膜上见到上皮细胞增生而成的颗粒,有的由于萎缩的黏膜脆性增加,肠出血,可有糜烂性。

临床表现:胃脘痞满,饭后饱胀,噫气,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口中乏味或干苦,有的伴有脘中隐痛、胀痛、冷痛、或灼热痛,全身可有乏力,消瘦,贫血,脉象多沉细、弦滑,舌质淡或偏红,苔薄白或腻,舌下脉络呈淡红细短或淡紫粗长。

辨证分型:①中虚气滞:胃脘痞满,噫气,脘中隐痛,得食稍缓,喜暖、喜按、纳少,大便溏薄,舌淡红苔白薄,脉沉或弦。病镜所见:支持萎缩性胃炎,胃窦苍白、幽门舒缩不良、或见胃黏膜出血或溃疡。②寒热夹杂:胃脘闷胀或痞满,嘈杂不舒,饭后饱胀,口苦口粘,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象弦滑。胃镜所见:支持萎缩性胃炎,胃窦黏膜皱襞粗乱及胆汁反流,胃窦分泌增多,胃窦黏膜皱襞细薄或有溃疡。③阴虚胃热:胃脘痞塞、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食欲减退,大便秘结,舌红少津或光剥龟裂,脉细或数。胃镜所见:腺体萎缩、黏膜变薄。

1.2 治疗方法

方用健胃调中饮加减治疗。药用:党参10 g、炒白术10 g、茯苓10 g、炙甘草3 g、砂仁6 g、木香6 g、黄连3 g、炒枳实6 g、黄芪10 g、丹参10 g。中虚气滞去黄连加生姜3 g、大枣10 g、炒白芍10 g、寒热夹杂者加半夏6 g、干姜3 g、公英15 g;阴虚胃热去党参加用太子参10 g、麦冬10 g、桅子10 g、牡丹皮10 g。胃镜及病理检查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者,选加乌梅10 g、生鸡内金3 g、生薏苡仁10 g、山慈菇10 g、白花蛇舌草15 g、莪术10 g;胃黏膜充血明显重用丹参至20 g、酌加连翘10 g、苦参10 g;黏膜水肿明显者酌加桂枝6 g、伴有糜烂出血酌加白芨10 g、三七3 g;伴胆汁反流选加柴胡6 g、郁金10 g。上述药品采用江苏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饮片精制的颗粒剂。上述剂量为1日量,每次用温开水100~150 mL冲服半量,日服2次。半个月投药1次,随机调整处方,60 d做结果判定。

2 结 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和胃黏膜病理活检:胃黏膜萎缩消失,“异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由重度转为轻度。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胃黏膜萎缩、“异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有一项消失或降低1级为有效。无效:临症状无改善,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活检无变化。结果:共收治65例,显效39例,显效率60%,有效18例,有效率27.69%,无效8例,无效率12.31%。

3 讨 论

3.1 慢性萎缩性胃炎大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总由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或由脾胃素虚夹外邪,导致脾胃升降失调,气机紊乱。临床全过程呈现本虚标实。有脾胃气虚,又有肝胃不和气滞,即中虚气滞,升降失调。若迁延失治,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清浊相干,运化失司,痰湿中组,胃热脾寒,也可出现寒热夹杂之证;若气郁化失,灼伤胃阴,或久病气阴两伤,胃络失养又可酿成中虚火郁,阴亏胃热。概括其病例理,其虚为本,滞湿火瘀为标,以虚为主,虚实夹杂。

3.2 健胃调中饮立方是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萎损,脾胃升清降浊功能不足,脾胃气虚的本质,随机根据体质、临床表现兼顾其标而设。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为补益脾胃中虚的主药,枳实宽中理气,与白术合用理气导滞、消补兼施,以助其升清降浊之枢机,木香温中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导滞,砂仁行气化湿、温脾止泻,黄连清热燥湿,炒白芍和中缓急、与甘草合用,调合阴阳气血,丹参养血活血为久病入络之良药。诸药合用为中虚气滞之主方。寒热夹杂者加半夏燥湿化痰,与党参合用助运湿浊以消痞结,黄连清热燥湿,干姜温中祛湿,协同起来辛开苦降,公英苦味健胃、清热和中,合奏益气健脾、和中开痞之效。阴虚胃热者改党参为太子参,太子参与甘草合用,补中益气以助脾胃之气阴,麦门冬甘寒清热、养阴益胃,桅子清泄三焦火郁,丹皮凉血清泄阴火,合而用之养阴益胃,清中消痞。运用健胃调中饮还须根据胃镜及病理检查,随机按法增减药物。

3.3 治疗期间,除药物治疗外,注意情志的调摄,规律的饮食,适寒温,避免刺激性饮食及暴饮暴食,注意劳逸结合,耐心调养和服药,也是非常重要的。

[1] 李道宽.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8):4-5.

[2] 何绍奇,李寿山.现代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88-292.

R573.32

B

1671-8194(2014)16-0299-01

猜你喜欢
皮化生胃窦胃脘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经腹胃充盈超声造影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障碍的价值探讨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胃镜下LCI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