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孝 卢利军*
(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煎药机对中药煎煮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姚文孝 卢利军*
(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对煎药机煎煮中药汤剂与传统方法煎煮中药汤剂比较研究,分析机器煎煮对汤剂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解决机器煎煮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机器煎煮仍不能完全满足中药煎煮的要求,要多部门携手共同规范煎药机煎药行为,才能保证煎煮质量。
煎药机;汤剂;影响因素;对策
中药汤剂是祖国中药使用的主要方式,多年来对发挥中医中药优势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对中医医院的有关要求,中药煎煮服务是中医医院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已被列入等级评审的项目,同时因为生活节奏快,自己煎煮繁琐,费时费力,多数患者选择由医院代煎。适应政策要求及患者需要,许多医院选择了中药煎药机,但中药的煎煮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如煎煮所用器皿、煎煮时间、加水量、特殊煎煮等。机器煎煮虽因其温度可控、高效、快捷、卫生的特点深受患者喜爱[1],但与传统煎煮方法相比,其操作方法及步骤国家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浸泡及煎煮时间、煎煮方式、煎煮次数等均因单位不同而相差甚大,而这些指标直接影响到中药的煎煮质量,进而影响到疗效,甚至患者的用药安全。本文就机器煎煮对汤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对策。
1.1 煎煮次数
传统的中药煎煮方法是加水浸泡后煎煮一定时间后浸出煎煮液,再加水煎煮1次,两次煎煮液合并后按医嘱服用。而用煎药机煎煮采用统一的“一次煎煮”。这样,当有效成分溶于水达到药材内外环境浓度平衡后,即使延长煎煮时间,其残留在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也很难再溶出,而且长时间煎煮相比传统两次水煎煮方法,煎药机煎煮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不能最大限度的煎出,影响了药材疗效的发挥。有文献报道,对煎药机1次煎煮后的药渣进行第2次煎煮,仍有60%~80%的溶出量[2]。因此,“一次煎煮”是影响煎药机煎煮汤剂质量的重要因素。
1.2 煎煮时间
煎药机煎煮中药一般设定通电加热,使压力达0.1 MPa,维持30 min,此时温度约为115~127 ℃,停止加热10 min后滤除药液包装按计量服用。虽然其煎煮时间和压力可以自由设定,但实际工作中很少去根据药材性质的不同个性化设定煎煮条件,而且煎煮压力和时间不同的药材设定为多少也没有依据,因此几乎所有的药材均采用统一的煎煮条件,而中药汤剂疗效受煎煮时间影响较大,不同的中药其煎煮时间应不同且有“文武火”之别,过高温度下持续煎煮一方面可使一些有效成分分解破坏,另一方面也可使一些有毒成分溶出,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解表药、清热药、芳香药宜在沸后慢煎约15~20 min,滋补药宜在沸后慢煎约40~60 min。党参在煎煮时间不低于120 min时方可最大限度的使有效成分析出[3];当归煎煮3 h其中阿魏酸提取量最高,煎煮4 h、5 h含量相近,但与煎者3 h相比有所下降,煎者时间超过5 h后对当归中阿魏酸的破坏较大[4]。
1.3 特殊煎煮
有些中药因其药材性质的不同需要特殊煎煮,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煎煮时处理不当亦会对临床效果产生影响。如矿物类、贝壳类、甲壳类、骨类、化石类药物的质地坚硬,这些药物的有效成分在短时间内很难煎煮出来,因此要单独先煎。花、叶类以及一些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多的药材(如霍香、薄荷、香薷等)久煮会致香气挥发,有效成分损失,故宜后下。一些细小种子类药物(如车前子、葶苈子、青葙子等)、粉末状药物(如蒲黄、海金沙、灶心土、滑石等),含有绒毛的药物(如辛夷、旋覆花、枇杷叶等)、含淀粉及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如山药)等,在煎煮过程中需包煎,否则,药材会粘锅焦化,过滤困难,而煎药机很难达到这些要求。
1.4 浸泡
根据《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的要求,待煎药物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 min。临床所用的大多数药物均为干品,如不经过浸泡而直接煎煮不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可使药物的表面湿润、变软、植物细胞膨胀,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药材组织的蛋白质在加热煎煮过程中受热固化不易溶出。如茵陈蒿汤所用的药物经用冷水浸泡后煎煮,其有效成分可析出30.98%,而在未浸泡的情况下煎煮,其有效成分析出率仅为23.74%[5]。而煎药机为中药集中煎煮,尽管有规范要求,但实际工作中很难对药物浸泡或浸泡不到位,较个体化的传统煎药方式相比,其疗效受到影响。
尽管煎药机存在诸多缺点,但其高效、卫生、易存的优点决定了煎药机发展的良好趋势,但如何提高煎煮质量,保证临床疗效是关键。代煎机构要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制定合理的煎煮流程,对需特殊煎煮的药物要建立特殊煎煮制度,详细列出特殊煎煮药物目录,配备必要的设施器具,如电磁炉、搪瓷锅等,以满足先煎要求,目前大多机构已采用一次性无纺布袋包裹药材后煎煮的方式,解决了部分特殊煎煮问题。同时,建立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对煎煮质量定期分析评估,不断改进煎煮方法。机械生产部门应投入科研力量研制出具备传统煎煮特点功能的煎药设备,改良设备结构,保证最大限度煎出有效成分而又可个体化煎煮,逐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目前已有一些企业设计生产出可自动实现二次煎煮、先煎后下、文武火煎煮功能的煎药机,但与传统方式相比许多要求仍不能达到。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煎药机煎煮汤剂的质量监管,从汤剂的外观、色泽、悬浮物、装量等方面建立可执行的汤剂质量标准,以便代煎机构对照提高煎药质量,对汤剂质量的管理提升到药品水平。
总之,只有多部门共同协作,规范煎药机煎煮行为,才能提高煎煮药物的质量,保证中药的临床疗效。
[1] 戴雪荣,梁妙莲.中药汤剂机器煎煮与传统煎煮方法的优劣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6):92-93.
[2] 姜建伟,王奇,章红燕.浅析代煎中药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4): 364-365.
[3] 冯惠应.中药煎煮时间、次数与药效关系的研究[J].药品评价,2004, 1(5):394-395.
[4] 阎雪梅.煎煮时间对当归中阿魏酸稳定性的影响[J].天津药学,2005, 17(3):21-22.
[5] 顾根网.浅谈中药煎煮方法对汤剂疗效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 2011,24(12):21-22.
R283
A
1671-8194(2014)21-0273-02
*通讯作者:E-mail:138308791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