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翠
护理管理既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何对护理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最大程度上发挥每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每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是当下每位护士长面临的重要问题。作者结合多年担任护士长的工作经验就护士长需具备的素质及管理技巧总结如下。
1.1完美诠释护士长角色 护士长的工作目标是达到患者满意、科室护士满意、医院领导满意。管理学家Mintzberg 认为护士长承担着十种角色:领导者、联系者、陪伴者、监督者、传播者、代言人、企业家、资源调配者、调停者和协调者[1]。
1.2具备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护士长自身行为是护士的模本,护士长的优秀职业道德、人格魅力、丰富学识、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护理技能等都时刻影响着护士。因此,护士长需具备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成为学习上的带头人,技术上的排头兵。
1.3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急诊科是医疗护理工作第一线的窗口,作为急诊科护士长,需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压力,对患者要有同情心。处理护理纠纷时,应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情。
1.4精湛的业务技术 在急诊急救工作中,抢救技能是首位,急诊科护士长除具备先进的急救观念和丰富的急救知识外,还应具备娴熟的心、脑、肺复苏技能,不断巩固和更新急救理论,夯实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急救医疗护理设备的操作流程以及各种急性创伤的抢救原则等,并带领全科加强护理知识学习,开展护理科学研究。
1.5具备良好的管理技能 急诊科的特点是病人呼叫的随机性强,批量突发的患者多,护士长从接到呼叫、外派车辆到院内有关科室的分诊救治,均体现了其策划和协作能力。急诊科的急救护理质量是工作中的重点,这就要求护士长具备良好的管理技能和应急能力等综合素质,始终将抢救患者生命视为重中之重。另外,要善于结合每位护士的心理做思想工作,在批评对方时要善于运用沟通技巧;在工作中还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作出准确的决策,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护理纠纷;护士长作为护患关系的代言人,要对下属以诚相待,尽量满足群众利益,还要尽可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与相关人员联系,善于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1.6良好的身体素质 急救护理工作任务重、强度大、要求高且多种救治工作在急救车上进行,使得救治工作的技术难度大。作为急诊科护士长常高负荷地处于急救工作的前线,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急救护理的领导工作。
2.1营造积极乐观的工作氛围 作为护理管理者,急诊护士应多运用商量、探讨的语气与护理人员沟通,使护士充分感受到尊重。日常工作中,对于护士工作的亮点要及时表扬,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出现工作失误时,应特别注意批评的时机和方法,尊重护士的情绪和感受;对于工作中出现的不同意见和建议要善于倾听并给予肯定,做到相互理解,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工作氛围。
2.2绩效评价,弹性排班 急诊科护理人员常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易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焦虑等反应。护士长应科学灵活地安排班次,当危重患者增多时,可适当增加夜班人员,以减轻值班护士的工作压力。当护士出现不良情绪时,可考虑给予适当休息。此外,还应建立绩效评价标准,对护士多表扬,少批评。
2.3加强业务培训 由于急诊科涉及的病种多且病情复杂,抢救设备精密,护士长需提高护士的业务培训,加强巩固护理基本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另外,通过定期对护士进行模拟训练以及急救技术配合训练,培养护士掌握扎实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如医院有条件,作为护士长可选配护士外出进修深造,便于提高科室护士的综合水平。
2.4加强心理素质培训 急诊科护士的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复杂,常处于应急状态。护士长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心理培训,注重培养护士对职业压力的承受能力,有意识地进行心理调节,培养急诊科护士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
2.5制定合理的护理工作计划 随着医院和患者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增加,护理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问题,护士长应根据护理部和科内的具体工作计划,制定出本科室的具体护理工作计划,并确保实施,从实际工作出发,可根据情况变化而稍作变动。工作计划必须提出明确的要求、方法、程序、注意事项,使得执行者按计划执行,保证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综上所述,只有提高护士长自身素质,并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才能更好地完成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建立高水平的护理队伍,才能无愧于时代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1] 赵清华. 护士长素质与护理管理技巧. 华夏医学,2013,33(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