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颅底骨折的临床应用

2014-01-24 12:18胡树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骨板高分辨率薄层

胡树坤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蚌埠一院影像中心 蚌埠 233000

颅脑外伤合并颅底骨折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危重病。由于颅底解剖结构复杂,形态各异,常规CT扫描图像重叠干扰大,而且分辨率低,易造成临床漏诊。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采用薄层、高毫安秒扫描,骨算法重建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部分容积效应,因此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细微的组织结构及细小的骨折线。我们应用薄层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对怀疑颅底骨折患者进行检查,提高了手术准确性及手术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3-02—2008-02选择120例脑外伤患者进行常规CT和螺旋CT的薄层高分辨率扫描检查。男96例,女24例;年龄10~73(30±10.2)岁。其中车祸外伤108例,高处跌落伤12例。临床表现:浅昏迷,意识不清并外耳道流血69例,同时伴有脑脊液鼻漏、耳漏48例,有视力丧失19例,嗅觉丧失11例,有6例面神经功能受损,29例面部广泛出血、肿胀。

1.2扫描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基线与听眶线外耳道孔与眼眶上缘连线平行,扫描范围从蝶骨下缘至岩骨上缘,进行螺旋扫描和常规扫描。MSCT检查使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机。在常规颅脑CT扫描的基础上,于颅底层面分别进行薄层高分辨率CT扫描。CT扫描参数选择:层厚3mm,层距3mm,FOV 20cm,标准算法重建。

1.3结果判断CT片由两位副主任医生独立阅片,各自做出诊断,并判断两种扫描方式的优劣。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对组间数据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0例患者在进行常规颅底CT扫描时,发现颅底骨折65例163处,其中线样骨折62处,粉碎性骨折101处,颅内积气25例,窦腔内积液78例,因层厚原因,线样骨折不明显时显示欠佳,特别是无错位的线样骨折。而薄层高分辨CT的扫描显示,骨折线清晰,发现颅底骨折91例,共276处,其中线样骨折99处,粉碎性骨折177处,颅内积气29例,窦腔积液78例。薄层高分辨CT分辨率高,无重叠干扰,每个病例可以多幅图像显示骨折线和相关征象。螺旋CT薄层高分辨扫描和常规CT扫描诊断颅底骨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颅脑外伤并颅底骨折是颅脑外科的常见病[1-2],25%~50%的颅底骨折患者出现外伤性脑脊液漏,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鼻腔或耳道流清亮液体,脑神经损伤及眶周损伤等,其中出现2项以上症状者常常有复杂的颅底骨折[3-5]。如果不及时处理,易并发逆行性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时明确颅底骨折的位置、范围,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尤其是对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6]。

颅底骨解剖结构复杂,骨与骨之间依靠软骨联合,这增加了颅底骨折与正常骨缝连接的鉴别难度。其中前颅窝、中颅窝更为复杂,其内有大量的血管、神经通过。外伤致颅底骨折大部分是通过临床体征、症状及CT常规检查的间接征象做出诊断,只有少部分病例CT常规检查能直接显示骨折,而大部分病例并未直接显示骨折[7]。常规CT检查的空间分辨率低,显示的骨结构较高分辨率差,容易漏诊和误诊细微的颅底骨折[8]。前颅窝主要由额骨眶部、筛骨板及蝶骨小翼构成,位于眼眶及鼻腔的上方,前与额窦相邻,后借蝶骨小翼后缘及交叉沟前缘与中颅窝分界,此窝中的骨板以筛骨板最为薄弱,其次为额骨眶部。蝶骨小翼平台骨壁很薄,暴力传导后易形成骨折,骨折多发生于此三处而引起鼻腔和眶周出血,其中,筛骨板骨折最容易导致嗅觉障碍或脑脊液鼻漏。同时可致筛窦、蝶窦及额窦内积血,本组病例中有78例显示窦腔内有积液,薄层扫描显示骨折明显优于常规CT。中颅窝主要有蝶骨体、大翼和颞骨锥体前面及颞鳞构成,蝶骨大翼构成中颅窝的大部分,骨质厚薄不均,外力直接作用后,将暴力传导至底部而易导致中颅窝底骨折[9]。中颅窝底部有很多孔和裂隙,并有颞骨体内的腔隙和骨性管及蝶骨体中的蝶窦等结构,包括视神经管、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等,它们之间有许多不规则骨板相隔小空腔,故较薄弱,易引起骨折,损伤通过的血管、神经,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如:视神经管骨折可损伤视神经及眼动脉,眶上裂骨折易损伤眼上静脉,动眼、滑车、外展等神经。

薄层高分辨CT扫描能够显示含气窦腔骨壁的骨折情况。副鼻窦及中耳乳突部,由于气体与骨质的密度差异很大,部分容积效应更加明显,细微的骨折线薄层CT扫描很难发现,而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采用的骨算法重建方式,对密度差异大的组织交界处进行锐化处理,因此,能够清晰地显示细微的骨折。

薄层高分辨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骨折线。普通薄层扫描技术由于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骨折线显示比较模糊,部分病例需有丰富经验CT医生的才能够发现。而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能够明显消除部分容积效应,对骨折线的走向、范围、宽度均能够明确显示,从而最大限度地减低颅底骨折的漏诊率。本组病例,薄层CT扫描仅发现骨折线163处,而薄层高分辨率CT扫描发现骨折线276处分辨率CT扫描技术较薄层CT扫描能够更清晰准确直观地显示颅底骨折的存在、部位、范围等,尤其是对副鼻窦、乳突等含气空腔壁的显示明显优越于薄层CT扫描。因此,能够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尤其是手术方案,提供极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对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或常规CT扫描怀疑颅底骨折者,应该在常规颅脑CT扫描的基础上,常规进行颅底薄层高分辨率CT扫描,对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1]刘金有,赵顺廷 .颅底骨折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当代医学,2009,15(19):31-32.

[2]徐华,巩若箴,王洪波 .多层螺旋CT诊断颅底骨折的应用价值 [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8(13):564-565.

[3]仪立志,陈 委,庄文燕,等 .颅底CT三维重建与颅底骨折外科治疗初步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6):3-5.

[4]许永刚,张帆,曹方军,等 .颅底骨折致口鼻出血的治疗策略[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 085-3 087.

[5]高景瑞,顿志平,马传青,等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严重鼻衄临床诊治[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4.

[6]张春泳,姜芬,初源洪 .颅脑损伤继发性出血性损伤的预测因素及结局[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 832-2 833.

[7]方勇,肖玉周 .颅脑损伤后骨折愈合加快的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l0,8(11):1 442-1 444.

[8]赵志荣,潘立峰,武爱萍,等 .高压氧加常规治疗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28):639-641.

[9]张明,马宝俊,龚翔,等 .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院前急救分析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8(5):649-650.

猜你喜欢
骨板高分辨率薄层
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解译系统
接骨板内固定参数对骨愈合过程的影响分析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DVR解剖型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基于Curvelet-Wavelet变换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降噪
高分辨率遥感相机CCD器件精密热控制
雪莲十味片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